高三一轮复习文科地理知识点(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3)

高三一轮复习文科地理知识点(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3)(1)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2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模拟练 真题练)

高三一轮复习文科地理知识点(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3)(2)

(2022·北京·中关村中学三模)吉木乃县(47°26'N ,85°53'E)地处拉斯特河谷。过去十几年该县一直对河谷附近的大面积草原进行封育保护,严禁放牧。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新举措,在青草萌发之前的1个月,投放上千头牛吃掉积累的枯草和落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吉木乃县( )

A.地处西藏自治区 B.沙丘连绵 C.属于非季风气候区 D.冬季均温低于-30℃

2.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的新举措可能( )

A.降低植被覆盖率 B.降低火灾风险 C.扩大畜牧业规模 D.加剧土地沙化

【答案】1.C 2.B

1.根据吉木乃县(47°26'N ,85°53'E)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县没有在西藏自治区,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A错误;材料信息表明,该县所处的河谷附近有大面积草原,表明当地出现沙丘连绵的可能性小,B错误;吉木乃县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不受夏季风影响,属于非季风气候区,C正确;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气候,冬季比较寒冷,但地处于中纬度地带,冬季均温不可能低于-30℃,D错误。故选C。

2.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新举措,在青草萌发之前的1个月,投放上千头牛吃掉积累的枯草和落叶,枯草和落叶在干燥环境下易燃,容易引发火灾,因此当地政府采取的新举措可能降低火灾风险,B符合题意;新举措中上千头牛吃掉积累的枯草和落叶,因此不会降低植被覆盖率,排除A;投放的牛也是当地牧民本来就拥有的,因此新举措并不会扩大畜牧业规模,排除C;新举措中吃掉的枯草和落叶是在青草萌发之前1个月,因此不太可能加剧土地沙化,排除D。故选B。

(2022·江苏·模拟预测)2021年7月底8月初,欧洲东南部及地中海沿岸遭遇了严重的“热浪”袭击,多地出现45℃以上的极端高温。在强风和高温的作用下,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纷纷遭受火灾。土耳其数万民众紧急撤离,许多人被滞留在临时安置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助长此次地中海沿岸地区火灾形势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

A.东南信风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极地东风带

4.下列场所适宜作为火灾临时安置点的是( )

①商场、超市②学校、体育场 ③居民家中 ④空旷广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3.C 4.C

3.由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东南部及地中海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7—8月地中海沿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气流下沉,天气炎热干燥,助长火灾的发生,C正确。地中海沿岸位于30ºN-40ºN大陆西岸,不会受到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的东南信风、赤道地区的赤道低气压、极地地区的极地东风带影响,ABD错误。故选C。

4.疏散到临时安置点的人员较多,临时安置点需要选择在公共设施较齐全、空地面积较大、易燃物较少的开阔地带,学校、体育场和空旷广场等比较合适, ②④正确;商场、超市的空地面积较小,且所经营商品主要是居民生活用品,设成临时安置点会影响人们购买生活必需品,①错误;居民家中空间比较小,能够安置的灾民数量有限,③错误。故选C。

(2022·全国·模拟预测)国庆节期间,湖北某校研学小组到学校周边的山地进行考查,在出发前他们专门学习了夏季去山区旅游的相关安全知识,并设计了登山线路。在山顶上他们领略了优美的湖光山色,当地人告诉他们,雨季M湖湖水经常外泄。下图示意他们绘制的该山等高线地形图和登山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一轮复习文科地理知识点(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3)(3)

5.M湖湖水上涨外泄处的海拔可能是( )

A.1280米 B.1520米 C.1480米 D.1620米

6.当研学小组到达②处时,如果突遇湖水大量外泄,最佳的逃生方向是( )

A.东北 B.正北 C.东南 D.正南

7.登山线路上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5.B 6.C 7.D

5.据图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0米,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图中显示,山顶湖盆北边有一个鞍部缺口,其海拔高度1500~1600米之间,当湖水水位达到这一高度时,湖水就会从该缺口外泄。由此判断,B正确。1280米、1480米海拔过低,胡水不会外泄,AC错误。1620米海岸过高,湖水未到此高度就已外泄,D错误。故选B。

6.据图可知,②位于河谷地带,如果研学小组在②处突遇湖水外泄时,应向与河谷垂直的两侧高处逃生。结合图图中指向标可知,湖水从南向北外泄,研学小组应向东南或西南方向逃生。故选C。

7.据材料可知,时间为十月一日左右,太阳在东南方向日出,结合图示,注意指向标,④地东南方向无障碍,因此最早看到日出,D正确;①②③地东南方向有山顶或山脊阻挡视线,因此看到日出较晚,ABC错误。故选D。

(2022·天津河西·一模)海滩离岸流,也叫回卷流,是一股垂直于海岸流向外海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多发于沙质海滩的横向沙坝、沟槽等地形区域。认为,某个时刻,在风、波浪、潮流等作用下,冲向海滩的海水因某种扰动聚集起来,最终大量的海水从较低的缺口冲出形成离岸流,强劲的水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在此区域活动的人群拖到外海,造成溺水事件。离岸流在岸边高地容易判断:在平行于岸线的条带状白色浪花中,颜色偏黄的平静水域,即为海滩离岸流分布区。下图为我国某海域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一轮复习文科地理知识点(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3)(4)

8.图示海滩最容易发生离岸流的海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离岸流海域的颜色偏黄的原因可能是( )

A.海水携带了大量泥沙 B.海域的藻类物质丰富

C.海水较深且流速较慢 D.与外海洋流发生搅拌

10.在海滩不幸遇到离岸流,最科学的自救方法是( )

A.尽全力逆流游回岸边 B.呼叫或挥手寻求救援

C.平行于海岸向两边游 D.下潜到水底走回岸边

【答案】8.C 9.A 10.C

8.本题需要运用材料知识,并结合图中信息综合分析。据材料的原理分析,大量海水在风、波浪、潮流等作用下,从沙岛两侧流入海湾聚集起来,图中由于丙处海底为较深的沟槽,最终大量的海水从图中沙岛中部较低的地方冲出,形成海滩离岸流,C项符合题意;由于海滩离岸流,多发于沙质海滩的横向沙坝、沟槽等地形区域,图中甲、乙、丁都不具备上述两个条件,据此可排除ABD三项。故本题选C。

9.据材料可知,海滩离岸流是狭窄而强劲的水流,说明其流速极快,会冲刷海底泥沙,让海水携带了大量泥沙,导致离岸流海域的颜色偏黄,A正确,C错;海域的藻类物质一般不会使海水颜色呈黄色,B错;海滩离岸流出现于近岸海域,与外海洋流发生搅拌,对近岸海域的海水颜色影响不大,D错。故本题选A。

10.据材料,海滩离岸流是一股垂直于海岸流向外海狭窄而强劲的水流,所以,在海滩不幸遇到离岸流,最科学的自救方法是平行于海岸向两边游,以避开急流区,C正确;海滩离岸流速度快,水流较强劲,“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在此区域活动的人群拖到外海,造成溺水事件”,溺水时间短,呼叫或挥手寻求救援、尽全力逆流游回岸边、下潜到水底走回岸边均是不可能的,ABD错。故本题选C。

(2021·新疆昌吉·三模)草原蝗灾是新疆草原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草原蝗虫属气候型害虫,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生长。下图示意新疆1986~2006年4月均温距平(距平指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载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与蝗虫发生面积的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高三一轮复习文科地理知识点(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3)(5)

11.新疆多蝗灾的根本原因是( )

A.风力较大 B.降水稀少 C.低洼湿地多 D.冬季气温低

12.图示时间新疆的蝗灾面积呈扩大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草原面积增多 B.地下水位上升

C.气候趋于冷湿 D.气候趋于暖干

13.下列关于新疆减轻蝗灾损失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A.修鸟巢留候鸟 B.喷洒高毒农药

C.放火焚烧蝗虫 D.人工增雨降温

【答案】11.B 12.D 13.A

11.由材料可知,草原蝗虫属气候型害虫,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生长。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利于蝗虫繁殖,B正确;新疆风力较大与蝗灾多发关系不大,蝗灾主要与气温和降水有关,A错误;新疆降水稀少,低洼湿地少,C错误;新疆冬季气温低不利于蝗虫繁殖,D错误。故选B。

12.由图可知,草原蝗虫发生面积与气候密切相关,高温干旱的天气利于草原蝗虫的繁殖,全球气候变暖,尤其冬季温度的上升,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含水量下降,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为第二年蝗灾的爆发提供“虫卵”,排除BC,D正确;草原面积的变化不会直接影响蝗虫数量变化,A错误。故选D。

13.修鸟巢,留住候鸟,候鸟可啄食蝗虫,能有效控制蝗虫对草原的破坏,使草原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平衡,A正确;喷洒高毒农药可杀死蝗虫,但对环境破坏大,B错误;放火焚烧蝗虫效果小,且易引发火灾,C正确;人工增雨降温成本过高,且效果差,D正确。故选A。

14.(2020·北京昌平·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9年,世界多地发生森林大火。自9月澳大利亚进入林火季以来,多处发生大火,并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历时210天才被扑灭。澳大利亚是全球森林面积第七大国,国内天然林面积占98%,森林茂密。桉树在天然林面积中占比超过70%,其体内富含油脂。下左图是此次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发生范围图,下右图是澳大利亚1980——2019年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统计图。

高三一轮复习文科地理知识点(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3)(6)

  1. 推断此次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历时长的自然原因。(6分)

2020年2月,连续暴雨终于浇灭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森林大火。雨水携带着森林大火形成的大量灰烬顺流而下,给流经地区带来巨大危害。连续暴雨是一把带来威胁的“双刃剑”!

  1. (2)说出连续暴雨给新南威尔士州可能带来的威胁。(8分)

澳大利亚火灾频发,因此需要的消防队伍也十分庞大。澳大利亚除了城市有专职消防人员以外,全国绝大部分的消防人员都是志愿者,由澳大利亚政府在森林周边有居民居住的地区,志愿招募当地民众而成。澳大利亚森林消防站设置密集,平均保护范围行车时间为7—13分钟,抵御火灾非常高效。

  1. (3)简述澳大利亚消防队伍大量使用志愿者的合理性。(8分)

【答案】

(1)气候异常干旱、炎热;森林面积大而茂密;桉树含油脂高,易燃,难于扑灭;风速较大,火点蔓延多。

(2)诱发山洪;引发滑坡、泥石流;污染水源;危害水生生物。

(3)森林面积广大;地广人稀;火灾频繁;森林周边的居民做消防方便及时救火,设置专业消防局需要的人力、资源投放大。

【解析】

(1)影响山火的主要因素有气温、降水、光照、风力、植被等。澳大利亚在南半球,与我国季节相反,9月份为当地春季,气温比较高,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据材料“澳大利亚是全球森林面积第七大国,国内天然林面积占98%,森林茂密。桉树在天然林面积中占比超过70%”可知澳大利亚的植被覆盖率高,富含油脂,可燃物质较多,同时澳大利亚春季多大风,森林大火蔓延速度快。

(2)暴雨是短时间内的强降雨,暴雨会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据图可知,新南威尔士州临近大分水岭,地势起伏大,连续暴雨容易引发山洪,流水的侵蚀作用强,容易导致滑坡和泥石流,导致水体浑浊,危害水生生物。

(3)由材料可知,大火蔓延范围广,而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专业消防人员不足,力量使用志愿者可以密度消防人员不足的缺陷;根据材料“平均保护范围行车时间为7—13分钟,抵御火灾非常高效”可知并且志愿者为当地民众组成,距离火灾地点较近,能够及时快速的参与消防灭火。

15.(2022·山东德州·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发生火山猛烈喷发,被称为“30年来规模最大的火山喷发”,喷出的火山灰高达25千米以上,形成直径近500公里的伞形云团(下图)。有科学家认为汤加火山的喷发,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1月19日,汤加政府收到第一批援助这些物资和资金来自中国。汤加国王图普六世表示:“在汤加国家危难之际,中国政府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汤政府和人民被中方义举深深感动,对此深表感谢。”中国救灾物资陆续运抵汤加后,汤加首相索瓦莱尼禁不住感叹,“中国提供给我们的援助,不仅仅直接用于救灾,还包括重建工作所需物资,既解决燃眉之急,也助力灾后重建。”

高三一轮复习文科地理知识点(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3)(7)

高三一轮复习文科地理知识点(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3)(8)

(1)说明此次汤加火山喷发可能导致全球气温下降的成因。(4分)

(2)结合材料推测此次中国援助的救灾物资的种类及用途。(6分)

【答案】

(1)火山喷发会产生的大量火山灰进入平流层,随大气环流扩散,不易沉降;火山灰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

(2)净水器、应急食品:当地居民生活保障;移动板房、拖拉机、发电机、水泵:灾后重建;医疗防疫器材:疫情防控。

【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喷出的火山灰高达25千米以上,形成直径近500公里的伞形云团”可知,火山喷发会产生大量的火山灰,火山灰喷发的高度较高,会进入平流层,产生大量的气溶胶,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不易沉降;平流层大量的的火山灰,会反射大量的太阳辐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导致全球气温降低。

(2)根据材料信息“不仅仅直接用于救灾,还包括重建工作所需物资,既解决燃眉之急,也助力灾后重建。”可知,中国中国援助的救灾物资主要有用于灾后疫情防控的医疗防疫设备,应急食品、纯净水、净水设备等居民生活保障物资,以及板房、帐篷、发电机、基建设备等灾后重建设备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