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方丈临死说的话(少林寺方丈的诗与我们的看法与认知)

最近一段时间,北方部分地区正值大雪肆虐,地处中原的嵩山少林寺也白雪披山,古刹素颜。也许是灵感大发,在头条上拥有48万粉丝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师父发出一首咏雪的诗,没想到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褒贬不一。这首诗写道:忽出门外一片白,红叶未落雪相迎。大地为我坐禅衣,零落千里漫追风。

少林方丈临死说的话(少林寺方丈的诗与我们的看法与认知)(1)

这首诗怎么了

不难读出,少林方丈通过这首诗想表达的是这样一种情感和意境:猛然间到了室外,发现一片白雪茫茫,火红的枫叶还没有凋落就迎来了雪。大地是我坐禅的素色禅服,我在世间飘零千里,凌风茫然(抑或雪花千里飘零,追随着风弥漫)。

这种触景生情感怀人生的创作脉络没有任何问题,可惜的是艺术表现上的确还是有不少瑕疵。从整体句式和起句前两个用字来看,貌似要依七绝平起的格律。但整首诗平仄混乱,特别是首句和第三句尾字应该用仄声字而皆未用,因而导致整首诗读起来毫无章法和韵律。再就是第一句过于大白话了,毫无意境和诗趣,以至于很多网友戏称为“张宗昌体”。这个张宗昌就是民国时期爱写打油诗的那位山东籍的三不知将军,曾写过“大炮开兮轰他娘”、“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等“名句”。

第二句红叶未落雪相迎的“迎”字用的也值得商榷,主要是词不达意,我觉得改成“逢”会更好。第三句写出了方丈大师的胸襟和气势,但还是过于直白。有的网友对此句也有不同解读,认为“坐”是白字,应该改为“做”。作者到底是想准确表达什么意思,只能大师本人解读了。第四句的问题是意境混乱,零落千里的主体指向不明,与上句呼应不够紧凑。

少林方丈临死说的话(少林寺方丈的诗与我们的看法与认知)(2)

大师发布的其他诗是什么情况

看了一下释永信方丈的头条号,他发布的内容主要还是以劝善、开示为主的问答,非常有价值,值得用心品读,诗词内容却是极少极少的。

单就诗词来看,在永信方丈近期的头条号中,发布咏雪诗的同一天还发布了“雪花片片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两句诗,相比之下更有读头,写出了雪天里的空凉心境。但这两句与宋代诗人释道璨的名句“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雷同,不能算是原创了。

至于他在随后一天发布的“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定太平”也并非原创,而是转发的一首著名的佛门禅诗,作者同样是宋代的性空妙普禅师。这首诗的后两句对全诗进行了主题升华,表达了渴望和平,不愿见到刀兵纷争的良善本心。诗中的六贼系指“贪、嗔、痴、慢、疑、恶见”等佛教所指的六种根本烦恼。学道犹如守禁城这句更是被号称民国三虚的高僧虚云法师经常在讲经布道时引用。

少林方丈临死说的话(少林寺方丈的诗与我们的看法与认知)(3)

怎么写好雪这首诗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辈看诗也要有这种认知,更要有宽广的胸怀。对一些感兴趣的作品或者作者可以交流和商榷,但没必要贬损。对释永信方丈的咏雪诗,从文学交流的角度看,可以通过改写让其更有艺术表现力,当然是否能写好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想先在这里抛块破砖,期待引出条友们的金镶玉来,欢迎多多发表自己的改写高见。

雪临山寺如云落,红叶栖枝似有情。山野听禅衣缟素,追风万里各飘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