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婚姻方面电子书(从电子情书到网络外遇)

恋爱婚姻方面电子书(从电子情书到网络外遇)(1)

由汤姆汉克和梅格莱恩主演的《电子情书》(You've Got Mail)在世界各地的卖座都不错,“网络恋情”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为日渐普遍与受欢迎的新爱情型态。

在现实世界里,拥有一家大型连锁书店的男主角和继承一间童书小书店的女主角,原是商场上的敌人,但在网络世界里,他们化名为NY152和Shopgirl,在聊天室里相遇相知,透过电子邮件互吐心事,由寻常的友谊发展成浓郁的爱情,然后相约见面。中间虽经过一些波折,但虚拟世界里建立起来的爱情终于战胜现实世界里的嫌隙,让两人相拥而吻。

在网络里谈情说爱跟传统男女交往最大的不同点是它的“匿名性”,人人可以用一个虚拟的身分来隐藏真实的自我,不用担心对方对自己年龄、长相、财力等现实条件的评价,而让人能更自在地做情感的表白,更勇于吐露在面对面时不可能向对方吐露的心事。有人因此将网络聊天室称为“精神裸体小区”,人们在其中可以摘下平日所戴的僵硬面具,与对方做更开放、更真诚的交流,产生比现实世界更深邃、更美好的恋情。《电子情书》给我们的似乎就是这种印象,但这只是部分的故事。

网络的“匿名性”虽然让我们脱下现实世界里的僵硬面具,但同时却也戴上了另一副面具,半老徐娘化身成怀春少女、毛头小子乔装为商界大亨、丑女变帅哥、穷酸扮富婆,不仅身分虚拟、人格虚拟,连感情也是虚拟的;所以事实上,我们也很难找到比网络恋情更虚假、更浮夸的爱情型态。因为真实与虚拟的相互渗透、真诚与欺骗的各取所需,网络恋情的发展和结局其实非常多样,在真实世界里,固然有像《电子情书》那样的佳话,但也有27岁的德国男子约出网络恋人──19岁的少女,将之强暴、勒毙,并用汽油焚尸的悲剧。

也许爱情本来就有各种酸甜苦辣,网络恋情也不能免。但如果大家坚持停留在虚拟世界里,不要在现实世界里相见,把它当做柏拉图之恋或“另一种爱情”,或者是对现实世界爱情的“补偿”,那不是既安全又可丰富彼此的人生吗?先不要说“老死不相往来”的难度,“虚拟的爱情”必然会影响到“真实的爱情”,事实上,《电子情书》的男女主角在现实世界里原本都各有爱人,但在发生网络恋情后,他们现实世界里的爱情即日渐稀薄而终至消失。如果双方或一方已婚,那情况可能更复杂,佛罗里达大学的迈尔罕(B.A.Mileham)曾对参加“已婚者调情聊天室”的86位男女网友做长期追踪调查,发现在刚开始时,有80%以上的人认为这不是对婚姻的“背叛”,因为它“不过是在和电脑交谈”而已,但不到一年,有26位就和他们的网络情人见面,而除了2位外,其它都演变成传统的婚外情。

如果严守不见面的准则,而且只是纯粹的“聊天”呢?很多人认为这不算“外遇”。但如果他有所隐瞒,不想让配偶或伴侣知道,那表示他“心里有鬼”,知道这其实就是一种“欺骗”。虽然自己没有出门,但一种新型态的“外遇”却已经悄悄地发生在离配偶和儿女咫尺之遥的电脑屏幕上,“虚拟”的爱情已为他们“真实”的婚姻带来伤害。

网络带我们走进一个迷离的世界,在那里面,我们摘下面具又戴上面具,显得既真诚又虚假;和虚拟情人的肉体那样疏远,情感却如此亲近;而和真实伴侣的肉体如此亲近,情感却那样疏远。我们在网络里的寻觅,其实就是在自己欲望丛林里的寻觅;我们在网络里的装扮,是在装扮一个要满足欲望或者被欲望所毁的自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