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手工缝制鱼笼(民国东北有一种鱼皮衣)

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有一支人数不多的族群——赫哲族,他们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其中“鱼皮文化”最令人感到惊奇,因为他们可以用鱼皮制作各种东西,比如衣服。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衣服有三大好处,因此也让它风靡一时……究竟鱼皮衣服有什么好处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古法手工缝制鱼笼(民国东北有一种鱼皮衣)(1)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衣食住行”挂在嘴边,我们通过这排序也能发现,衣服或许比“食住行”更重要。考古研究表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各种衣服,比如最早的树叶就是衣服的雏形,因此衣服起源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御寒保暖,二是人的羞耻心。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衣服也承载着一定的区域文化或民俗文化,通过衣服我们能知道一个人的生活背景,甚至是洞悉一个人的心理。

古法手工缝制鱼笼(民国东北有一种鱼皮衣)(2)

从古至今,社会生活会的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因此制作衣服的材料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从最早的麻绳,到后来的粗布,再到棉花和丝绸等等。另外,在人们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也出现很多奇怪的衣服,比如兽皮衣服,有虎皮,狼皮和貂皮,甚至还有各种鱼皮。

鱼皮衣服是赫哲族的独特服饰,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专家们表示,赫哲族生活在黑龙江的饶河县和抚远县等地,他们也一直沿江而居以捕鱼为也的古老民族。对赫哲族人来说鱼就是生活的一切,不仅可以用来吃,烹饪出各种不同的美食,还会用鱼制作生活器具,比如鱼刺可以做缝衣针,鱼骨可以做装饰品,最厉害的还是鱼皮做衣服。

古法手工缝制鱼笼(民国东北有一种鱼皮衣)(3)

赫哲族人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找到了一些适合做衣服的鱼皮,如胖头鱼,鲟鱼,大马哈鱼和草根鱼等等。制作鱼皮衣服的第一步就是捕鱼,根据要做什么样的衣服,捕捉大小合适的鱼。第二步就正式进入制作过程,首先把鱼皮完整地剥下来,注意千万不能弄烂,然后放在阴凉处晾晒到半干半湿的状态即可,接着再用木棒槌反复地捶打,直到鱼皮柔软丝滑,摸起来就像布匹一样,此时就算是得到了“鱼皮布”。第三步就是裁剪衣服样子,既可以做上衣,也可以做裤子,甚至是内衣也可以。第四就是缝合,用鱼皮线将衣服样子缝合即可,此时可以搭配不同的鱼皮形成美丽的图案,让衣服显得更华丽。

古法手工缝制鱼笼(民国东北有一种鱼皮衣)(4)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表示鱼皮有腥臭味,制作鱼皮衣服怎么穿呢?其实,这一点对赫哲族人来说完全不用担心,因为他们根本不觉得鱼腥味难闻,或许是早已经适应了这种气味,反而还是一种天然的香味。虽然制作鱼皮衣服耗时耗力,但是赫哲族人还是依然乐此不疲,因为穿过雨皮衣服的人都知道鱼皮衣有三个优点:

古法手工缝制鱼笼(民国东北有一种鱼皮衣)(5)

优点一:冬天不板结。黑龙江地区气候寒冷,一到冬天气温都低至零下二三十度,因此很多兽皮衣服都容易板结,比如牛皮,鹿皮和猪皮等等,一旦板结穿在身上就会很不舒服,而且还活动不开,但鱼皮衣服不会板结,气温再低也依然很柔软,而且还很挡风。

优点二:鱼皮衣服防水。不管是虎皮,还是貂皮,所有哺乳动物的皮毛上都有毛孔,因此它们不防水,而鱼皮没有毛孔,因此鱼皮也是制作雨衣的好材料。最关键的是,鱼皮没有毛孔不吸收水分,因此也特别好晾干,甚至放在外面让风一吹就干了,用起来方便。

古法手工缝制鱼笼(民国东北有一种鱼皮衣)(6)

优点三:鱼皮衣服容易清洗。鱼皮衣服也需要定期保养,有条件的人家可以涂抹油脂上光,如果没有油脂也可以用温水擦拭,祛除鱼皮衣服上的污垢,然后晾晒一会即可。如果是其他的兽皮衣服,清理起来可就麻烦了,不仅有的污渍洗不干净,晾晒几天都不干。

进入新时代之后,赫哲族人已经不穿鱼皮衣服了,但是这些技艺却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起来,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去认识和学习鱼皮衣服,让它能够永远的流传下去。

参考资料: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集》作者:冯骥才,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