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赣南苏区(今朝更好看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巡礼)

编者按: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开启了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新纪元十年逐梦振兴,十年追赶跨越赣南老区发展翻开了历史新篇章,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经济发展量质齐升,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老区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为大力营造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我们特开设【今朝更好看——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巡礼】专栏,敬请关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大力发展赣南苏区?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力发展赣南苏区(今朝更好看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巡礼)

大力发展赣南苏区

编者按: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开启了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新纪元。十年逐梦振兴,十年追赶跨越。赣南老区发展翻开了历史新篇章,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经济发展量质齐升,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老区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为大力营造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我们特开设【今朝更好看——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十周年巡礼】专栏,敬请关注。

今天刊发第五篇:《江西赣州,满目风光满目新》

六月的赣南大地,满目苍翠,山欢水笑,高楼林立,道路纵横,公园锦绣……江西赣州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处处回响赣南人民逐梦发展、踏歌前行的铿锵足音。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赣州抢抓机遇,感恩奋进,持续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建设。如今,赣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住有所居托起群众“安居梦”

“我做梦都想不到,能住进宽敞明亮、舒适温暖的砖瓦房。”走进宁都县小布镇大土楼新村,绿树掩映下一栋栋农村新房格外悦目,村民吴传寿正在打扫家里卫生。谈及住房变化,吴传寿难掩欢喜。他说,过去居住的土坯房下雨天漏水、大冬天透风,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政策实施后,他家住上了安全宽敞的新房子,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住在赣州市南康区新市民公租房小区里的罗玉英高兴地说,公租房不仅租金低、保障多,而且区位优、功能全、环境好。

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在国家部委的鼎力支持下,累计下达赣州农村危房改造指标45.2万户,安排补助资金56.02亿元,赣南老区69.52万户、近300万农村贫困人群告别了危旧土坯房;新建城市保障性住房,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21万户,让广大群众住上“放心房”。十年间,赣州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30平方米提高到约50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平方米,高于小康的标准,基本实现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历史性转变。

随着赣州城乡住房条件不断改善,让居民住房实现由住房紧缺到“居者有其屋”再到“住有所居,住有所乐”的华丽蜕变。

四通八达铺就发展“腾飞路”

“自从文明大道、迎宾大道快速路通车后,我上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少了很多,路也更好走了,每天上下班,心情都更舒畅。”市民吕女士家住赣州老城区,在赣州经开区上班。快速路开通以来,她开车上下班时间比原来缩减了一个多小时。

《若干意见》出台十年来,赣南铁路建设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2015年12月,赣瑞龙复线建成通车,赣南从此迈入动车时代;

2019年12月26日,昌赣高铁开通,赣南正式迎来高铁时代;

2021年9月30日,兴泉铁路开通运营,宁都、石城两县结束了“地无寸铁”的历史;

2021年12月10日,赣深高铁通车,赣南革命老区有了直达粤港澳大湾区的高速铁路。

近年来,随着铁路里程的不断延伸,赣州已成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节点枢纽之一,“两纵三横两放射”铁路网布局正加快形成。

与此同时,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全面推进,大广、厦蓉、兴赣等8条高速公路相继通车,目前通车里程达1559公里、占江西全省四分之一;新(改、扩)国省道近1800公里,国省干线基本实现县县双通;赣州黄金机场升为国际空港,旅客吞吐量突破208万人次,瑞金机场正在加紧建设,预计明年通航,赣州将迈入“双机场”时代。

十年振兴路,交通迎巨变。如今,一个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立体延伸、通达全国、覆盖城乡、高效便捷的全国性综合交通运输网已基本形成。老区人民“出门通路、抬脚上车、日行千里”的梦想成为现实。

美丽蝶变提升群众获得感

“我是当塘村人,见证着蓉江新区的高速发展。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片荒芜,如今成了景观精致、环境舒适的公园。”漫步在赣州蓉江新区滨江公园的健康步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满园的风景,家住蓉江新区福园小区的林大爷感概万千。

“以前我们村十分破旧,门前屋后到处乱糟糟的。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成了旅游风景区。”会昌县洞头畲族村村民蓝玉萍笑着点赞村里所经历的美丽蝶变。

十年来,赣州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创建。目前,南康家居小镇、安远三百山小镇、石城大畲温泉小镇、崇义君子谷小镇……一大批特色小镇、旅游小镇应运而生,化茧成蝶,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盈满。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赣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推进“美丽赣州”建设。据统计,目前完成500多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赣州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以上,并投入130.87亿元实施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赣州先后摘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金字招牌”,良好的生态成为老区人民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

十年弹指一挥间,赣南大地焕新颜。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空气更清新了,一幅幅城乡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在赣南大地徐徐铺展,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赣南老区正焕发出新的魅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