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羊角岭村(乡村振兴齐鲁行济南市市中篇03)

乡村振兴齐鲁行济南市市中篇03

全国文明村——小庄村//陶玉山

编者按:

地名不仅是一个名称符号、一种标志,更汇集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历史,还蕴含着一种乡恋、乡爱、乡愁,连接着乡土人情、家国情怀,孕育了一种地域独特的民风民德。

2022年8月25号,国家民政部发布了“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全国试点名单,在省、市民政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指导支持下,济南市市中区成功入选。

市中区的地名试点工作,得到了市中区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市中区第一时间成立由区长任组长的乡村地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调度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将试点工作各项任务分工负责,落到实处。

区民政局作为牵头部门,坚持聚焦特色,打造亮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研制乡村地名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组织部分专家作家深入试点村发掘地名背后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完善村碑、路牌等地名标志设置,编制乡村片区地名规划和地名采词库,搭建数字村落博物馆、线上电子地图,并拓宽旅游、农产品等多渠道路径,着力提升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水平,积极探索乡村地名管理服务市中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们还邀请了省内部分专家,通过查阅资料、访古探幽,实地采风调研,走访乡贤名宿,撰写出十几篇美文。今天起系列刊发部分专家撰写的与市中区相关的文章,以更好地进行地名文化研究,助力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羊角岭村(乡村振兴齐鲁行济南市市中篇03)(1)

全国文明村——小庄村

陶玉山

基本概况

小庄村隶属于济南市市中区陡沟街道办事处,坐落在104国道以北、陡沟街道办事处以东。具体来说,村东是岳而村,村西是黄山店村,村南是党东村,村北是大庙屯村。全村总面积225亩,235户,总人口701人。2002年经市规划局批准在村内建成有居民楼10栋、442户、居住居民约1800人的青牛山小区。

现今小庄村全村耕地面积360亩(已全部流转),建设用地10亩,出租地610亩,荒地20亩;家庭农场4处,主要种植樱桃、蜜桃、猕猴桃以及中草药等。

村名的由来

据2013年“村两委”组织编纂的“小庄村志”(初稿)记载,相传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战乱频繁、瘟疫泛滥,民不聊生、流离失所。河北省曾经发生规模浩大的村民百姓大迁徙,其中绝大多数流民涌入山东省各地。当时河北省(时称直隶)枣强的郭氏家族经过不知多少日子的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受尽语不能及的千辛万苦辗转迁至历城县以南的梁家庄,短暂停留歇息。全面考察分析后,审时度势,觉得不是理想中的久留之地,就默默埋头继续行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最终到达当时历城县西南方的凤凰山(今为青年山)下的凤凰庄。郭氏先祖看到此处山青水绿,树木林立,堪称风水宝地;而且此处户少人稀,土地肥沃,于是便停留下来,在此安家落户。

经过郭氏家族世世代代不辞劳苦的勤奋努力,到了清顺治年间(1644-1662),郭氏家族已经成为拥有良田千亩,家产万贯,实力雄厚,远近闻名的名望大家族。其买卖遍布周边中大城市以及京都。相传当时从北京到南京,沿途都有郭氏家族的水井和旅店,一路食宿完全自给。由此不难想象郭氏家族的富裕显赫程度。为了扩大家族的知名度影响力,郭家家族的前辈审时度势改了村名,以其姓将“凤凰山庄”改为“郭家小庄”,后来慢慢简化称之为“小庄”至今。

小庄村村名由来的几点依据

1980年间,历城县地名委员会曾经组织有关人员前来小庄村进行地名普查。他们当面态度认真地询问了村内多位祖祖辈辈在此居住的知情的老人,并且将这些老人的口述内容归档保存。这些知情老人是:乔洪德、王振山、张芬兰、高汉英、郭万鈺、刘凤友、高荣田、商学连等。如今他们皆已谢世。

“村两委”在2013年组织相关人员编纂“村志”(初稿)期间,本着对历史、对后人负责的原则,又询问了本村老人孙士林、杨玉水、高汉卿、赵景华、高国芳等,这些老人对村名由来的说法均为认可,皆无异议。

经数次查询,反复考证,小庄村村名由“凤凰庄”演变为“郭氏小庄”,简称为“小庄”的过程基本大致如此。

小庄村的地理位置

小庄村紧邻济南市主城区,现代交通便捷通畅。村庄临近郑济高铁、京沪高铁;济南市区的二环西路、二环南路以及104国道在此互通。

小庄村历史上隶属关系的变更

据清和民国时期编纂修正的《历城县志》记载,小庄村位于历城县和长清县交界处,村西、村北各两公里处设有两县的分界标志。

1940年前小庄村为第十区仙台里,办公所设在邵而;

1941年至1945年为第一区文井乡,乡公所设在后龙村;

1945年至1948年8月为第十区岳展西乡,乡公所设在魏家庄;

解放后,小庄村隶属历城县辖区。

1950年至1957年归历城县第十区魏家乡;

1958年至1961年,归属历城县仲宫公社党家管理区;

1962年至1963年划为南郊人民公社,社址在辛庄;

1964年划为邵而公社党家管理区;

1985年撤销公社改称党家庄镇;

2000年1月,划归市中区党家庄镇;

2008年4月,划归市中区陡沟街道办事处至今。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羊角岭村(乡村振兴齐鲁行济南市市中篇03)(2)

小庄村历史上的建筑古迹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作为明朝就有的村庄,小庄村历史上的建筑古迹很多很多。本着建村必建庙的传统,除了闻名遐迩的嘉庆年间的贞洁牌坊之外,过去村内还建有三处古庙。一处坐落于村北山下的名为“三义庙”。这座庙规模较大,三间北屋供奉着“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塑像。四间西屋安置香客。东墙外有小院一处,庙门高台南开。庙内松柏蔽日,烟雾缭绕,香火旺盛。一处位于村东的名为“张仙庙”;另一处则是位于村中的“土地庙”。这三处古庙始建年代不详,历史相当悠久是毫无疑义的。

尤为可恨、不可饶恕的是,1948年秋天济南解放前夕,这三处见证小庄村发展的古庙被溃败逃跑的国民党军拆除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不复存在。

除了几乎每个老村庄都有的、管辖一方地区土地的“土地庙”外,其余两座庙为何是“三义庙”和“张仙庙”,没有文字记载传下来,也没有口口相传的说法。就像这么古老的村庄,又有郭氏曾经那么富有显赫的家族,却没有一处家祠一样,成为解不开的谜团,期待后人不辞辛苦查找资料考证原由。

崔氏贞洁牌坊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过去小庄村最为知名的就是屹立于村西南方向的贞洁牌坊。

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1),当时郭氏家族人丁兴旺、富甲一方,除了经商做买卖的,郭氏家族中当朝为官者不乏其人。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清乾隆五十七年时为郭氏族谱中第五代孙、官居“骑尉”的郭邦桐。新婚不久的郭邦桐因战出征,不幸以身殉国。其妻崔氏闻之,痛不欲生,终生守寡未改嫁。嘉庆帝感其忠贞,特颁旨拨款为其在当地建造贞洁牌坊一座,以示皇恩,以效后人。

见过这座牌坊的人,无不啧啧称赞,顶礼膜拜。其基座高一米,四柱双梁,全石结构;每根石柱高约五米,石柱前后都配有雕刻高座石狮;座高约两米,石狮身上卧有幼狮,这些幼狮看上去形态各异、巧夺天工;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石狮嘴里是空的,含有可以推动的石珠一颗。石柱石梁皆为名地的独石,并且卯榫相扣,结构严谨,天衣无缝,非常坚固。八处斗角悬挂风铃,每当风过,风铃叮咚作响,那铃声清脆悦耳,令人心旷神怡,格外舒服。

这座牌坊巍然屹立于小庄村西南达200多年,如同路标一样,周围村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小庄村人引以自豪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郭氏家族的家族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不可泯灭的一个实事。可惜的是,这座不可复制的外表高大气魄、民族建筑特点突出的贞洁牌坊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被人为拆除毁掉了。目前已了无痕迹,仅存于口口相传的记忆。

村内的古迹和老建筑

村北的凤凰山上,明清两代均有石刻碑文记载,两座雕龙碑原来立于“三义庙”内,解放前夕,被驻守于此的国民党军破坏。

村北一公里处有郭氏家族的一块墓地,名为“郭家林”,立碑两座,碑下有石龟驮着。据“郭氏族谱”记载,郭氏家族第五代孙郭邦俊、郭邦秀、郭邦桐三兄弟均安葬于此。

村内现有保存较好的郭氏老宅一座。此座房屋建筑特点鲜明,门窗雕花细致精美,古香古韵突出,是小庄村历史悠久的最好见证之一。

村北部凤凰山南现存老学校遗址一处,共有典型鲁中建筑风貌的建筑两座。

村北部目前保留有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设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农场一处,其中包括老厂房、各式老农机机械设备等,均保存良好。

红色基因,代代相承

小庄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村庄。仁义礼智信是祖辈传下来的道德礼仪,每一个小庄人都铭刻在心,不敢忘却,更不敢违背。当祖国民族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践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是所有小庄人义不容辞的义务责任。由此,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小庄村涌现出了好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事迹。

卢化雨,原籍历城县仲宫镇大门牙村,于1940年落户小庄村,以扛活为生。1944年3月,经党组织引导参加八路军,成为泰安八路军支队鲁中十二团二营六连的一名战士。卢化雨参军后,经历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斗,英勇善战,立下不少战功。1947年春天在莱芜马家庙战斗中负伤,伤愈后转入兵工厂工作。全国解放后,被评为三等甲级荣残军人,安排在地方工作。1960年底返乡,1990年因病辞世。享年66岁。

高汉三,小庄村老户。于1938年由我党地下工作者引介参加渤海抗日游击队,历任班长、排长,曾在战斗中负伤,评为二等甲级伤残。1948年秋天,济南解放后转业到历城县,先后任财粮主任和税务所长。于1983年因病去世,享年70岁。

1949年春夏,随着渡江战役打响,江南各个省解放,我党曾经组织大批干部南下,这其中就有小庄村的两个优秀青年:葛金声和郭善保。他们在位于济南飞机场的干部培训班集中培训学习后,于1949年7月被派往南京市公安部门工作。葛金声后来转业至山西太原钢铁公司工作,到了年龄退休后选择返乡安度晚年。郭善保后任南京市公安局办公室主任,退休后在南京安居乐业。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全面爆发,以不可一世的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气势汹汹地一路北上,战火很快波及我们新生的共和国的边境——鸭绿江边,许多刚刚过上平稳日子的无辜平民百姓伤亡,更有更多的人失去了家园,严重危害了我们国家的安全。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号召下,我们国家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潮,“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

和全国各地一样,当时小庄村也立即行动起来。村领导连夜召开村民大会,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朴实无华,感人肺腑的话,动员年轻人积极参军,保护我们来之不易的安逸幸福生活。当时,商逢春、贾春兴、胡连杰、赵景荣四名热血进步青年如愿应征入伍。几十户人家的小庄村竟有四名青年参军入朝,颇有“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气概,这在当时成为热点新闻,轰动一时,影响甚远,传为佳话。小庄村也被评为“动参”先进单位。

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只要祖国需要,小庄村人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红色基因,代代相承,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慰列祖列宗,给后人树立了榜样,在村志上书写了永不泯灭的灿烂篇章。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羊角岭村(乡村振兴齐鲁行济南市市中篇03)(3)

由弱变强,由小到大的历程

一、引以为豪的五十年代早中期

解放前,小庄村的土地基本被以张凤林、张凤义、张凤亭三兄弟为首的张氏家族,以及孙甲三、张允恒、孙树森等地主所占有。绝大多数村民都是靠租种这些地主家的土地养家糊口过日子。其生活艰难困苦不难想象。

民国时期,郭氏家族逐渐败落式微,以原籍西渴马村的崔延厚为代表的崔氏家族一跃兴起,全权买断了郭氏的田产;后来,崔氏又将其拥有的田产转让给祖籍小庄村的张氏家族。张氏家族不仅是小庄的第一富户,占有小庄村的大部分土地,他们还在济南府有大买卖,赫赫有名的“智祥楼”就是张氏家族的家产。

解放后,小庄村的村民在共产党组织的农会领导下,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土地改革运动,将张氏家族以及其他地主家的大部分土地按照人口分配给全体贫下中农。由此,小庄村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人人有土地,家家有房住的可喜景象。翻身的广大村民欢天喜地,安居乐业。这些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村民深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更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种庄稼来不得丝毫虚假。他们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土地,在希望的田野上用辛勤劳动的汗水浇灌脚下属于自己的土地。全身心投入,精耕细作,用多打粮食回报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厚爱。正是由于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并且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群策群力争上游,这为小庄村连年超卖爱国粮,被评为“模范村”打下了雄厚坚实基础。据《历城县志》等文字记载,单是1953年,不到百户的小庄村的爱国粮就高达28万斤。那时候从小庄村到邵而粮所五公里的道路上,送粮车队连绵不绝,非常壮观感人。一直到了互助组、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时期,小庄村不甘人后,处处走在前面,不断被上级树为典型模范村,获得了数不胜数的荣誉,慕名前来学习取经的络绎不绝,成为当地别致的一景。

二、不堪回首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年代,小庄村也和全国其他村庄一样深受“极左”的浮夸风、共产风的影响。全民大炼钢铁,村民砸锅卖铁,建集体食堂等“向共产主义迈进”的荒唐怪诞的不可思议的事层出叠见。这一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本来是一个大丰收的年景,结果却是人为造成丰年未丰收,甚至粮食烂在地里,颗粒未归仓,令人惋惜唏嘘,哀叹不已。

天作孽,犹可救;人作孽,不可活。随后的三年,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接踵而至。小麦颗粒无收,其他农作物严重歉收,村民的生活到了无以为继的绝境地步。树上的叶子、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很多村民患上了水肿病,而且有饿死人的悲剧发生,外出逃荒的不在少数……似乎一夜之间,小庄村由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一下子变成了贫穷落后的村庄。村里男青年光棍成排,外村的姑娘娶不进村里,而村里的姑娘纷纷外嫁……

三、奋发图强的六七十年代

在残酷无情的现实面前,小庄人痛定思痛。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庄稼人的职责就是种庄稼,多打粮食,其他都是浮云。生存方法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随着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制定了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以生产队为基础,三级所有制及人七老三的分配原则,即“六十条”的颁布实施,小庄村人在村领导的正确带领下,认真学习执行,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代替豪言壮语,把前几年损失的时间补回来。他们根据自己村庄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即使以后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也基本上没有冲击影响正常生产。正所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吃尽苦头的小庄村人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过好日子的目标稳步前进。

四、好钢用在刀刃上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小庄村历史上的农业生产就是靠天吃饭。虽然随着1958年卧虎山水库的建成,小庄深挖砌筑了大水沟,按上了195柴油机抽水泵,但没有解决庄稼地缺水的根本问题,粮食产量无明显增加。由此,彻底解决浇水灌溉这个问题成了小庄村的当务之急。

就像人之行善,天必佑之。1976年,小庄村东的部分土地当地驻军占用,给予了补款。好钢用在刀刃上,花钱花在根节儿上。小庄人用这些补款和其他借款在村南打成了村庄历史上的第一口深水井,使得这些村庄最好的上百亩良田实现了水利灌溉。与此同时,再接再厉,又实施了自来水管道进村的便民利民工程,使得全村村民告别了在水井打水吃的历史,家家户户用上了一拧水龙头就哗哗流的自来水。

此后几年,小庄人抓住了因铁路施工占用土地的机遇获得了部分资金,同时又通过各种渠道筹备了一些资金,用这些资金一鼓作气打了八眼深水井,让村里的所有田地都得以灌溉,从根本上彻底结束了靠天吃饭的历史,这为以后小庄村粮食产量猛增到每亩吨粮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肥料是农作物的食粮

俗话说得好:“种上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即使有了深水井灌溉,田地缺少肥料也不会有效增产。当时上级分配到村庄的化肥数量有限,村庄的农家肥和猪栏圈的肥料也满足不了田地所需。求真务实的村里大队领导深深地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们大张旗鼓地发动全体村民想方设法大造绿肥。大队拿出资金购置了20辆小推车,大小干部身先士卒,带头向地里拉送绿肥。与此同时,双管齐下,组织委派不怕吃苦受累的村民每天半夜或天不亮去济南市区公厕挖大粪造肥……只要态度端正,思想重视,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惜一切、不遗余力地广积肥源。功夫不负有心人。从此,小庄村的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村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六、发展农业机械化,解放生产力

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将村民从繁重的、效果不高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扩展生产经营,为创收多收提供条件。小庄村的领导很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并且千方百计落到实处。

1974年,小庄村购置了“洛阳40”拖拉机一台,1977年-1979年,先后添置两台“泰山50”拖拉机,一台“铁牛55”拖拉机,一台“泰山12”拖拉机,一台“泰山25”拖拉机。另外,还购置了推土机,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脱垂机,播种机,小麦联合收割机,深耕犁,扬场机,旋耕犁等农业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这为村庄的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便利和实惠。农业初级机械化的实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使得小庄的劳动力得到解放。

村里成立了副业队,农闲时节,这些拖拉机也不闲置,而是从事副业运输,为村里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七、大办村办企业,增加村民收入

据不完全统计,自1984年建立年年盈利不菲的龙头企业砖厂伊始,小庄村先后建立了五金加工厂,蓄电池厂,种鸡场,石料厂,农场等大大小小几十家。这些村办集体企业经济收入最多时达到每年50多万元。绝大多数村民进入了村办企业上班,月月发工资,让周边许多村里羡慕不已。

八、要想富,先修路

为方便村民日常出行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经营,提高村貌的整体合一和美观,村里充分借助利用政府在村北建造横跨铁路大桥给予的补偿款,将村子至北皇上岭2公里的路面水泥硬化为双车道;相继将村南东西街230米、宽8米,村南南北路350米、宽8米的路面水泥硬化。与此同时,将村内街道、大小胡同,直至家家户户门前全部路面水泥硬化,净化了村内环境,改善了整体面貌。走进村庄,环境整洁,秩序井然,呈现出一派非常怡人宜居的和谐有序的舒适景象。

目前,小庄村民都住上了楼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庄周边居民小区楼房林立,教学楼、幼儿园,养老院、文化大院等鳞次栉比,交相辉映;200多亩的果园硕果累累。从2004年始,向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补助金,而且年年增加,是当地发放老年补助金最多的村庄,在减轻年轻一代经济负担、促进家庭和谐融洽的同时,为忙碌大半辈子的老人安享晚年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小庄村已经大见成效,让人啧啧称赞,流连忘返。有心长作小庄人成为大家油然而生的愿景……

小庄村获得的荣誉

回头看看所走的路程,每一步都算数,真得是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常言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多年来,小庄村的历任领导干部,把“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生活宽裕、管理民主”作为自己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个总目标,以身作则,要求村民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充分起到了先锋模范表率作用,时时处处走在前面,带领勤劳、忠厚、淳朴的小庄村人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美化村民居住环境,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埋头苦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出业绩,使得小庄村逐步由弱变强、由小到大。这些年,小庄先后获得了“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妇联基层建设示范村”、“全国文明村”,以及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山东省先进基层组织”,“济南市出彩人家示范村”、“示范户”、市级“五星级党组织”、市级“出彩型”好团队等诸多荣誉称号。现任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商俭2021年被授予“济南市劳动模范”……这些荣誉称号的获得,就是对小庄村人代代传承文明、居安思危、勇于进取的最好的肯定褒奖。也是小庄村继续不断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羊角岭村(乡村振兴齐鲁行济南市市中篇03)(4)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羊角岭村(乡村振兴齐鲁行济南市市中篇03)(5)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羊角岭村(乡村振兴齐鲁行济南市市中篇03)(6)

图书出版、文学、论文专著、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征稿进行中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羊角岭村(乡村振兴齐鲁行济南市市中篇03)(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