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桥的灯几点亮(桥梆灯点亮了)

在江西赣州宁都县,不同村落有不同的舞灯习俗“宁都是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桥梆灯是客家民俗文化的代表”宁都县文化馆馆长宋节明介绍桥梆灯,一块长木板上扎有多盏灯,外糊白纸或红纸,内插蜡烛,灯上贴有各种喜庆吉祥的红色剪纸梆子用木或者竹制成,有长有短,扎灯可多可少,约莫4—10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月亮桥的灯几点亮?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月亮桥的灯几点亮(桥梆灯点亮了)

月亮桥的灯几点亮

在江西赣州宁都县,不同村落有不同的舞灯习俗。“宁都是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桥梆灯是客家民俗文化的代表。”宁都县文化馆馆长宋节明介绍。桥梆灯,一块长木板上扎有多盏灯,外糊白纸或红纸,内插蜡烛,灯上贴有各种喜庆吉祥的红色剪纸。梆子用木或者竹制成,有长有短,扎灯可多可少,约莫4—10盏。

做桥梆、削天心钻、搓稻草绳、捆扎灯框、糊灯框、灯花剪纸、安插蜡烛、贴灯花……制作桥梆灯很是讲究。

石上镇曾坊村的桥梆灯,是曾氏人每年祀奉汉帝庙活动的主要内容。正月初一聚会商议,正月初七送枣贺喜,正月十一至十三迎接道贺,正月十二到十四大闹花灯,正月十四添丁户试灯,正月十五开始游灯。

元宵当晚6点起,村中第一声神铳响起,出桥梆灯的人家,将灯框内的蜡烛点着。6点半,第二次响两声铳时,添丁户将桥梆灯带到族祠中集合。7点,连响三声神铳时,开始游灯。凡是本村的田园、山岗、古迹等都要游到,最后进行追灯表演。

打头的长凳是龙首,殿后的则是龙尾,头灯奋力追逐尾灯,尾灯竭力避让躲闪,扛灯的汉子们闪转腾挪、追逐较量。一条火红的长龙便在满是禾蔸的田里盘旋翻腾,时而舒缓,时而激越。最后,头灯终于追上了尾灯,整个灯队就形成一个大圆圈,寓意团团圆圆。看完这场热闹的灯,人们才意犹未尽地回家吃一顿元宵饭。

宁都话里,“灯”与“丁”同音,寄托的是宁都人祈求血脉传承、家族繁衍的希望。“生了头胎,梆子上的首尾灯都是红色;而且在我们曾坊村,无论添的是男是女,都会为娃儿点一梆灯。”曾坊村桥梆灯理事会会长曾应华说。

曾坊村桥梆灯理事会曾于2008年添了十几盏灯,这十几年来每年都要拿出来亮相。去年和今年,由于疫情,宁都的桥梆灯表演只好按下暂停键。之前,曾坊的桥梆灯曾赴南昌、澳门等地展览。2019年春节,曾坊村更是代表江西第一次登上了春晚井冈山分会场的舞台。“从来也没有过的事情,村民们都很自豪!”组织者曾应华至今回想起来还很激动。

作者:王 丹 谢凤文

来源: 人民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