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理思维(运用融思维破解)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协同治理思维?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协同治理思维(运用融思维破解)

协同治理思维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

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环境不断优化,配套措施支持到位,广大教师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应着力解决“融”的问题,理性、智慧地运用“融”的思维,找准专业知识教学和思政教育的关键点,在课程体系中系统融入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实施思政教育。

要将价值引领融入课程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价值引领是课程育人的本质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结合课程育人目标,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应结合各类课程的知识特征、能力属性、教育功能,系统挖掘思政元素,形成思政资源体系,并将价值引领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并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

要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融入不是简单的叠加、黏合,而是要找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和衔接线,有效融入课程教学中,使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渗透、融为一体,使思政教育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浸润学生。例如,在我校的“园林计算机辅助制图”课上,教师结合乡村景观及农业规划优秀案例等教学内容,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工匠精神、生态环境保护等思政元素融通到课程教学中,实现了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

要将立德树人融入课程评价。课程思政实施的成效必须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检验标准。课程思政效果评价要注重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围绕社会需求、用人单位要求、专业定位、课程标准、学生发展等维度,聚焦爱国情怀、责任意识、职业素养、团队精神、学习态度和自信心等要素,开展课程思政效果评价,推动教师投身课程思政建设,更好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课程思政建设的“融”,要努力做到严谨贴切、润物无声。广大教师应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效提升育人水平,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作者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28日 05 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