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租赁型保障房(惠州住房保障机制有了进展)

进入2019年,随着商品房市场交易的升温,惠州住房保障机制也得到快速发展。

14日,记者从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继去年国有租赁企业挂牌和相关政策制度完善后,该局计划纳入租赁住房建设的两宗地块已通过市用地小组会议审定。据市自然资源局最新信息,划定的两宗地块完善相关手续后将尽快挂牌,推动住房供应渠道的多元化发展。

作为惠州首家住房租赁企业,市城投住房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覃向阳介绍,该公司当前已结合两宗地做好了建设规划,供应租赁房源数量将达到600套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租赁住房市场的不断发展,该项工作能否带来居住市场的切实改变也引起各界关注。

相关专家提出,在搭建多渠道、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的同时,市民的住房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结合自身收入和支付能力选择购买商品房、租赁住房,或申请保障房等不同方式实现安居。

惠州租赁型保障房(惠州住房保障机制有了进展)(1)

租赁住房机制初步建立

近年来,为不断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市场定位,惠州楼市调控不断深化发展。伴随多次调控举措的出台,以及不断完善的市场巡查机制,惠州房地产市场稳步恢复平稳。这也让市民对于住房长效机制工作的推进多了期盼。

2018年初,在惠州房地产业座谈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胡志威在强调楼市调控长效性的同时,提出将大力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构建多渠道供应的住房体系,逐步建立起惠州住房市场的长效机制。

随后,该项工作也得到迅速发展。在政府指导下,惠州市城投集团组建的惠州首家国有住房租赁企业——市城投住房租赁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计划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实施住房租赁投资、建设和运营工作,增加市场供给,稳定市场租金。而市住建局联合市公安、教育、发改、税务、国土等部门则搭建起城市住房租赁监管服务平台。

具体到住房租赁制度体系,由市住建部门牵头编制的《关于惠州市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也于去年底审批通过实施。针对城市的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目标和任务提出要求,同时对于市民最关心的租房权益也予确认,明确教育入学等实现“租售同权”。

“运营机制和制度逐步完善是基础,但最直观和关键的要素则还是表现在房源供给上,只有切实推出来租赁房源才真正意味着市场住房供给的多元化。”惠州房地产领域资深专家、世联行粤东公司副总经理胡光宇认为,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要改变单一的购买商品房安居方式,理顺市场机制后还有很多路要走。“比如说房源哪里来,怎么让市场企业加入其中等,都需要关注。”他说。

惠州租赁型保障房(惠州住房保障机制有了进展)(2)

两宗租赁住房地块预计上半年挂牌

《意见》要求,到明年底,惠州培育和发展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数量超过10家,有效供给租赁房源达到8000套,将逐步形成多元供应主体、租赁关系稳定的住房租赁市场。

当前进展如何?市住建局产权科副科长黄敏介绍,结合租赁市场的发展要求,该局针对租赁市场构建起租赁备案机制,不断完善信息和确保租赁业主的相关权益实现。

记者同时注意到,深度融入惠州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建设银行住房租赁平台“建融家园”也为租赁市场带来了有效供给,先后在大亚湾“金湾花园”和博罗“龙城一号”公寓等小区落户,集中筹措了大量市场空闲房源。

“对比既有的房屋租赁市场,当前随着租赁平台的搭建和备案机制的完善,市场得到规范的同时也筹集了部分房源,但要搭建多元住房供应体系,加快推进新建租赁房源仍是必由之路。”胡光宇坦言,从一名市民的角度来看,是否有优质的房源供给,对于市民选择租赁住房安居,转变住房意识尤为关键。

覃向阳告诉记者,当前惠州已经明确划定了两宗土地作为租赁住房建设用地,分别在金山湖岛内和江北三新,都是最核心的中心城区。

他介绍,该公司作为租赁住房开发企业,当前针对这两宗地块已经做好相应的建设规划,所需的资金也基本筹措到位,等两宗土地挂牌入市摘牌就将快速开发建设。

覃向阳介绍,通过这两宗地块的开发建设,供给租赁住房房源在5万平方米左右,按照现有的房源面积规划,将提供房源数量在600套左右。

具体到两宗地将何时推出,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直言该局正在加快推进该项工作,预计上半年就将挂牌出让。该负责人介绍,两宗地块作为租赁住房供地已经明确,但由于征地进展和相关手续问题导致没那么快,该局正在大力度地推进。

市民住房观念需与时俱进

“随着楼市调控措施的不断完善,市场乱象从根源上得到了根治和改善,长效机制的探索将成为今年的一大目标。”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构建多渠道和多元化住房供给体系将是发展方向。

结合市场机制的规范和租赁住房用地供给的划定,胡光宇直言当前已有了构建长效机制的基础。尽管新建的租赁住房还没那么快推出,但是通过城投带动试水,也能够有效带动租赁市场的破局。“开发租赁住房小区在现有市场是没有经验借鉴的,企业也需要一个适应和接受的周期,才能逐步介入发展。”

一位要求匿名的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从过往两年里不断出现的扎堆抢购商品房的情形,租赁住房推向市场是否就能改变这一局面?针对这一问题不能太过乐观。

该观察人士直言,市民的住房观念没有变革性的改变,租赁住房也将很可能是白忙一场。

值得注意的是,惠州市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去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保障市民安居时也指出,市民的住房观念应该与时俱进,并不是一定要自己买房才是有房住,通过租住舒心的房源同样也能实现安居。

“除了要搭建多渠道、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还需构建起多层次、多维度的市民住房需求体系。”胡光宇认为,类似于不同区域房价也各有差异,每个市民也都应该结合自身的收入和支付能力选择安居方式,或通过购买商品房,或通过租住租赁住房,或者申请政府建设的保障房,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胡光宇直言同样的理论也适用于市民购买不同区域不同价格的商品房。“市民根据自身的支付能力选择不同地段价格房源,避免扎堆集中于某个片区或某个单一楼盘,从而造成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出现。”胡光宇介绍。

来源 南方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