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和巡抚是什么时期的编制(总督巡抚提督)

在中国古典小说和古装影视剧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官职名称,它们有的名称虽然很相似,但职权、品级则是千差万别。举例来说,我国古代有着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等高级官职,那么,他们中谁的官职更大呢?

我们先来说说总督,这是在明朝时中央派驻到地方的高级官员,他的主要任务是总领当地军政大权。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年),朝廷派出十五万大军征讨麓川(今云南省陇川县西南一带),兵部尚书王骥总督出征事务,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总督”职务。

此后,朝廷又多次任命重臣为总督,但都是临时设置,负责处置短期地方军政大事,等到任务完成后,总督职务也就被撤销了。直到成化五年(1469),明宪宗朱见深廷设置两广总督后,总督逐渐从临时性官职变为了固定官职。

总督和巡抚是什么时期的编制(总督巡抚提督)(1)

到了清朝,总督成为了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官居从一品、正二品。乾隆年间,朝廷设置了固定的八大总督,即直隶 、两江、陕甘、闽浙、两湖、两广、四川、云贵。因为总督在地方上拥有绝对权力,所以又称呼他们为“封疆大吏”。除了地方总督之外,清朝还设立了掌管水道事务的漕运总督、东河、南河总督。在光绪年间,还设立了东三省总督。

提到总督,就不得不提巡抚,二者职能类似,都是代表中央前往地方统筹管辖事务,被合称为“督抚”。巡抚产生于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首任巡抚则是朱元璋钦定并着重培养的太子朱标。永乐年间,明成祖派出二十六位巡抚,对应二十六省,在各地巡查安抚

明宣宗宣德年间,巡抚逐渐成为各省的常设官员,其职能偏重于主管地方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生问题。在边关地区,巡抚还有军事上的管理和指挥权。到了清朝,巡抚仍是一省的最高长官,官居从二品,比总督稍低。

“将军”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官职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将军”的称谓,随后逐渐成为了正式的官职。至于将军级别的高与低,则要根据他的前缀来决定。比如,战国时期的“上将军”便是一国的最高统帅,代表人物有白起、乐毅等。

到了汉朝,高祖刘邦册封韩信为“大将军”,也是最高的军事统帅。汉武帝时,封名将卫青为大将军,“位在公上,卿以下皆拜。”汉朝时的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地位仅仅低于丞相,是高级别的官员。三国时期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人就被称为“五虎上将”。

明朝时,把戍边的将领称为将军。当遇上战事,朝廷就会设置临时大将军等官职,班师回朝后,将军之职也就随之撤销。清朝在军事重镇设置有将军,如伊犁将军、乌利雅苏台将军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负责驻防。在清朝,还有用“将军”名号来封赏官员的现象,受封人员的最高待遇可以达到正一品。

“都统”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前秦。当时把三万多青年骑兵的统领叫做都统。此后历代,这个称谓没有推行开来。到了清朝,把八旗军每一旗的长官叫做都统,享受从一品待遇。清朝末年,都统成为了陆军军官名称,级别为正二品。

总督和巡抚是什么时期的编制(总督巡抚提督)(2)

宋朝出现了提督一词,但一直不是序列官职。它正式成为官名,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事情。清朝建立后,在各地建立 “绿营”,作为地方常备武装力量,绿营的长官便被称作提督,官居从一品。但提督要受到总督、巡抚的监督管理。此外,还有掌管京城防卫的“九门提督”,掌管水军的“水师提督”等。

“总兵”一职出现在明太祖洪武年间。总兵最先的职责是负责地方军队的操练和指挥,没有品级。而对边关地区的总兵大多挂将军印,可以领兵作战。当爆发大规模战事,朝廷就会另外任命总兵,暂时领受将军印,统兵作战。

后来,为了防止地方上的总兵拥兵自重,朝廷派出巡抚,负责监督总兵。明朝末年,总兵作为军事首领,权力和地位达到了鼎盛。清朝时,对总兵制度进行了改革,他成为了绿营将领,官居从二品,位在提督之下。

在上述高级官职中,将军最高可以达到正一品。其中,地位最高的将军可能成为国家的最高统帅。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最高可达从一品,是固定官职中权力比较大的一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