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非遗手工体验(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

极目新闻记者 林楚晗

摄影记者 萧颢

通讯员 袁娟

5月18日,第五届鄂湘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武汉圆满落下帷幕。

从5月12日开幕到18日闭幕,历经7天,这场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承办的文化狂欢以“融合•发展•共享”为主题,汇集了来自鄂湘赣皖四省52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千余件非遗展品,所展示的精妙绝伦的楚式漆器、湖湘风情的湘绣、赣地雅韵的景德镇瓷器、徽州文脉的笔墨纸砚等,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除了带来文化视觉享受,这场联展还带来了共计高达108万的销售盈利。

非遗人的高姿态,疫情期间勇敢逆行

在湖北展厅内,有着“中国四大药号”之称的叶开泰、传统中药制剂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而叶开泰传统中药制剂方法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叶开泰参展的产品以手工丸剂、九秘膏方、养生茶饮为主,例如九蒸九晒黑芝麻丸、雪梨膏、桑葚膏、中药手工香囊、正气茶等等。有着补肝益肾、健脑强身、填精髓、延衰老等功效的小小黑芝麻丸受到了不少市民的青睐。

“现在的人都很注重养身,叶开泰是老牌子了,我买些黑芝麻丸回去,好吃不贵还养身。”市民刘女士一口气买了许多的手工营养品回去。

而疫情期间,叶开泰传统中药制剂方法项目保护单位——健民集团免费煎制药剂,推出在线义诊服务,所制中医药在方舱医院助力康复无数患者。

“叶开泰自开号以来就有定期免费义诊、为穷苦百姓施粥、为灾区灾民捐赠药品等公益传统,直到今日我们也一直在积极从事公益事业。疫情期间,大家都很困难,但我们作为叶开泰的传承者,秉持着这一理念和传统,希望能够通过免费煎药,开通义诊服务的形式,给周边的居民筑起健康屏障,这也是我们叶开泰人的使命与担当。”健民集团负责人说道。

记者也了解到,在去年的疫情期间,不少非遗传承人勇敢逆行,挺身而出,充分彰显了非遗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道出的原来是湖北人“九死而不悔”的顽强与赤诚。

非遗变成“香饽饽”,带领脱贫也可致富

在新中式生活场景特展里,来自湖北的枣阳粗布受到了不少市民的关注,现场还架设了纺织机进行现场手纺手织,观众在参观的同时也可以自己尝试着动手,体验织布带来的不同感受。

而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枣阳粗布带领不少贫困户脱掉了“贫困帽”,一起走向致富之路。

布依族非遗手工体验(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1)

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纺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大友不仅创立了主打手工粗布产品的企业,而且扛起了传承重任。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让枣阳粗布制作技艺重获新生,走向全国,更是为非遗传承的难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题思路。

从2006年至今,刘大友等人共收集相关织布器具数十种,其中老木质织布机300台、手摇纺线车115个。在枣阳市文化馆的支持下,刘大友在枣阳、武汉等地开办了4个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习所;还与枣阳市妇联一起建立了创(就)业培训基地,面向社会免费培训3000余人;向枣阳市七方镇妇女双创培训基地、枣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以及传习所发放织布机77台,既扩大了传承群体,又解决了留守妇女就业问题,为更多家庭增加了收入来源。

布依族非遗手工体验(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2)

近年来,刘大友还以枣阳粗布为载体,与其他非遗项目合作,邀请国家级非遗项目黄梅挑花的代表性传承人石九梅、湖北省级非遗项目大冶刺绣传承人刘小红等联合创作手工作品。2020年,枣阳粗布与大悟汉绣进行“双非遗”合作,请大悟绣娘们在枣阳粗布上进行创作,为当地近1000名妇女提供就业机会。“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非遗经纪人,让非遗人抱团取暖,一起为传统文化贡献力量。”刘大友说。

其实枣阳粗布的扶贫带头作用只是非遗项目带头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在做大做强的同时也不忘初心,辐射周边群众一起创造收益共同致富。而湖北省文旅厅非遗处推进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在服务脱贫攻坚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非遗市集热闹非凡,云上直播助力联展

除了湖北美术馆的展示,“非遗市集”也在繁华的楚河汉街开市,在为期三天的非遗市集展示中,市集参展项目共计84个,展销品类约400种,市集销售总额为32.4万元。其中湖北就占到了24万,其他各省,湖南3万、安徽2.4万、江西3万。湖北长盛川青砖茶、湖南永丰辣酱、江西景德镇瓷器、安徽笔墨纸砚等84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市集上一一亮相。

布依族非遗手工体验(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3)

记者观察到,展览的非遗产品一改之前给人以“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印象,增强了产品的生活化、实用性……改良加工后的非遗产品受到了大家的追捧,供不应求,在销售榜上位居榜首,除了现场销售,还出现了许多预付款订单销售,达到了7.8万。在三天的时间里,集市上热闹非凡,在逛街的同时又能把心仪的非遗产品带回家,何乐而不为呢?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的非遗产品走到百姓身边,也让更多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布依族非遗手工体验(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4)

除了线下,线上的展示也有众多网友关注着,非遗联展上的直播也是首次湖北省非遗最大规模的云上直播。展览开幕式、市集、小主播话非遗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央视移动网、新华社现场云客户端等网站及媒体平台同步直播。非遗直播覆盖人群过亿,让全国喜爱非遗的观众能足不出户云逛展厅、共享展会丰硕成果。

12日开幕式当天探访鄂湘赣皖非遗联展视频就登上抖音同城榜第6名播放量高达260.4W,而本届联展联合抖音、新浪微博进行话题互动,更是激发了更多人拍摄和分享自己与非遗联展的视频或图片故事,参与抖音互动话题。联展期间,抖音发布话题#湖北看非遗#共计630个视频,4167.4万次播放。

布依族非遗手工体验(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5)

此外,近千幅“非遗童画”也助力本届非遗联展。众多非遗绘画作品在孩子们的笔下熠熠生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植入孩子心中,活动引导和激发了更多的少儿和家庭关注非遗、了解非遗、走进非遗、传播非遗。上百名非遗小使者现场云直播非遗联展。2天4场的“童眼看非遗”云直播精彩纷呈,小记者们通过现场采访非遗传承人,让优秀的非遗基因,以多元化的形态在少儿心中扎根发芽,增进下一代的文化情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既能融入生活,更能服务发展

湖北省与湖南、江西、安徽三省山水相依、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连。从2013年开始,四省决定每2年举办一次非遗联展, “四省联展”已成为全国非遗展览与传播的亮丽品牌。而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荆楚先民不仅创造了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而且还创造了炉火纯青的青铜冶铸、精彩绝伦的丝织刺绣、巧夺天工的竹木髹漆技艺等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依族非遗手工体验(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6)

此次四省联展值得一提的是首创了“新中式生活场景特展”,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聚焦“融合·发展·共享”主题,这也是前四届联展中没有出现过的全新模式,将湖北的漆艺生活、湖南的木雕、江西的客家服饰和安徽的文房四宝等非遗项目融入生活场景,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非遗体验,在被非遗包围的场景中体验到匠心古韵与现代审美交融的独特意蕴。此外,在这次非遗联展上,还首次加入了推介非遗研学旅游线路,湖北精选了武当山、襄阳、恩施、宜昌、荆州等5条非遗研学旅游线路与湖南的桑植民歌非遗研学实践、江西的非遗旅游地图、安徽的宣纸宣笔非遗研学之旅,共同奏响文旅融合交响曲。

布依族非遗手工体验(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7)

人民的非遗人民保护,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如今,非遗早已不再是曾经大众眼中的小众文化,实实在在成为了接地气、深入人心的大众文化,非遗正在以崭新的面貌融入百姓的生活,乃至服务国家战略。

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既能赏心悦目,也能变现成金,更能服务发展,这是当代非遗所要展示并呈现的新面貌。

布依族非遗手工体验(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8)

本届非遗联展,不光展示了近年来鄂湘赣晥四省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进展,也多元化、多样态、多角度地呈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为广大群众奉献出一场汇聚四省非遗的文化盛宴,更让湖北武汉成为展现非遗文化的“聚焦点”。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布依族非遗手工体验(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9)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