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收藏的8种石头(赏石界的三力三修)

人们在评论一个人成就的时候,往往会从两个方面来评价,这个人的社会贡献,这个人的德行操守,可见对于一个人来说,能力和德行一样重要。好多人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不顾德行这是被人们说不齿的。对于我们玩石头人来说,一直强调修身养性、淡泊明志,也就是说玩石头的人认为德行比名利更重要,这也是玩石头的人应该得到尊重原因。

最值得收藏的8种石头(赏石界的三力三修)(1)

精品奇石欣赏

一个有所成就的人,如果没有高尚的情操,那么他的个人形象以及他的行为被社会接纳的程度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为人说不齿。可见有所成就的人要体现最大的社会价值,必须他所做的一切要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长在培养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其高尚的德行。玩石头的人注重德行的培养这是非常值得赞许的,当然一个玩石头的人要想出类拔萃成为高手,他也一定要具备高超的奇石鉴赏哪能力。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一个玩石头的人要想有所成就要想玩好石头,他的努力方向以及能力培养与德行培养之间的关系。

最值得收藏的8种石头(赏石界的三力三修)(2)

精品奇石欣赏

我个人认为,玩石头人要想出类拔萃需要在“三力、三修、三养”上下功夫。何谓三力,赏石界的石友都知道,就是眼力、财力、魄力。眼力就是指我们的对石头的鉴赏能力;财力就是你玩石头可以调配的资金;魄力就是指你玩石头的格局和决断能力。

最值得收藏的8种石头(赏石界的三力三修)(3)

精品奇石欣赏

三修大家因该不熟悉,因为是我个人根据别人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三修”就是一个玩石头者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德行修养。好多玩石头的人注重文化修养和德行修养,就是忽视了艺术修养。对于我们玩石头的人来说,学习一些书法、绘画、色彩学、造型基础等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对我们发现奇石之美有很大的帮助,你的审美能力上不去就是你的艺术修养不够所致。

最值得收藏的8种石头(赏石界的三力三修)(4)

精品奇石欣赏

“三养”是指养气的三养,指雅气、和气、静气。这三养我觉得跟“三力”和“三修”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把它们放在一起讨论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

最值得收藏的8种石头(赏石界的三力三修)(5)

精品奇石欣赏

一个玩石头人的眼力跟他的学识和经验有关系。经验在于多玩、多看、多比较,学识就是指“三修”中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艺术修养上不去他就对美丽的东西不敏感,文化修养上不去他就无法对认为美丽的东西进行阐释。小孩子见到美丽的花朵只会用“好美呀!”来赞叹;我们一般人就会用“含苞欲放”,“娇艳欲滴”来表达花朵的美丽;而诗人就可以用“那一片的绯红叫醒了我的眼睛”来表现花朵的美丽。画家可以通过绘画的花朵来变现生命力和自己的情绪,一般的绘画者却只能把花朵画的很相像。我就是想通过比喻来说明文化与艺术的关系,以及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的关系。

最值得收藏的8种石头(赏石界的三力三修)(6)

精品奇石欣赏

玩石头的人自得其乐也就罢了,如果玩的上一定的规格就不得不谈钱。“钱是人的胆”,经济条件宽裕,我们一些玩的想法才有条件去实现,不要说花费重金去卖石头了,就是给石头配座和去参观石展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因此玩石头,财力也是一种保障。当然有的人玩石头玩的好也可以通过石头赚钱养家甚至致富,对于靠能力正当渠道致富的人,我们会好不吝啬我们的赞美,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如果利用不道德甚至违法的手段得到巨大的财富,则会受到人们的鄙视和抵制。

最值得收藏的8种石头(赏石界的三力三修)(7)

精品奇石欣赏

玩石头人的高尚道德对他的境界认知是有很大影响的,如果你悲天悯人你就会尊重生命具有爱心,如果你淡泊名利你就会对他人慷慨,你的境界也会影响你行事的魄力。“钱是人的胆”,高尚的道德和境界更是人的胆,见义勇为的勇士和国难当头大义凛然的救国英雄都是具有高尚道德的人。道德高尚的人其人格魅力总能吸引更多的人与他交往,有道德就有人气,而人气在多数时候也可以转化为财气。

最值得收藏的8种石头(赏石界的三力三修)(8)

精品奇石欣赏

综上所述,玩石头的人要想出类拔萃就要在鉴赏能力和道德行为方面就行双修,概括起来就是在“三力、三修、三养”上下功夫,因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和相互影响的。玩石头的人特别是搞奇石收藏的人更应该学习“三力、三修、三养”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精髓,才能在赏石界有所成就。我是这么认为的,各位石友你们的看法呢?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最值得收藏的8种石头(赏石界的三力三修)(9)

精品奇石欣赏

声明:图片来自网上,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