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精解,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精解,道德经第二十八章(1)

【译文】明白什么是刚强,却安于雌柔,甘心处在天下的溪谷。甘守溪谷,永恒的道德就不会远离,从而回归到赤子的天真无邪之态。明白什么是明亮,却安于冥暗,甘心成为天下的模式。甘守这种模式,永恒的道德就不会出差错,从而回归到无始终的无极之态。​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精解,道德经第二十八章(2)

{解读}本章说明大道归于淳朴、归于一的道理。

大道柔软深沉,如雌门溪谷,所以不争强,雌柔守之,以回归到赤子天真之态;

大道幽暗不明,所以守黑暗,以回归到无极之态;

大道谦卑,所以谦卑自守,能忍辱负重,以回归到淳朴自然之态。

而淳朴混沌之态,正是道的状态,它化生并主宰万物。圣人体认并利用此道,治理天下。

2.道的淳朴混沌之态,即“一”的状态。所以治国之道,要坚持各项制度归于一体,坚守道之一体,不可分割。否则,就是背道而驰,必然解体灭亡。

​3.一切合乎道的行为,似乎都不是锋利刚强的,不是张扬炫耀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清晰明白的。

所以我们人的行为,应该低调退让、谦卑自守、忍辱守分,不争高争先,这样,就会接近于最天真、最原始、最淳朴的状态,也是最安全无忧的状态。

因为它接近于道。明白什么是荣耀,却安于卑辱,甘心处于天下的低谷。

甘守低谷,永恒的道德就会充足,从而回归到混沌淳朴之态。混沌淳朴之态(即道)化生万物,圣人利用它,成为统治者。所以,完善的制度是一个体系,不可分割。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精解,道德经第二十八章(3)

凭良心做事,用德行天下,不损人利己,不破坏自然规律,不违反人伦道德。这就是道的理。知理行道,天下无为而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