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细雨绵绵(春分时节樱花雨)

春分了,春天过了一半。从今天起,昼夜平分后便是昼长夜短的春三月。“夜来风雨声”。这一夜的风雨,冷湿了天地间。“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民谚假如准确,这半个月,没什么好天了。

想起了“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随之冒出来。去看看吧。昨天有朋友相约看花。想着前几天过于高的温度,鉴真大道的樱花,一定开了。欣然赞同!

春分细雨绵绵(春分时节樱花雨)(1)

正是樱花盛开时

顶风冒雨,两人赶到那里。宽大的“樱花大道”,封闭了。疫情,这个恨人的玩意儿。樱花在天空,构起了遮天蔽日的浓郁。阴霾的天空,淅沥的雨。想起“梨花带雨”词儿。

没机会看过大片的梨花林,樱花、桃花没少看。雨中的樱花,却没见过。虽然冷一点,也算满足了一次体验。

隔着两道栅栏看进去,整个樱花大道,没有一个游人。风过处,花瓣飘零。水泥路面,映出了花与树的影子。每一个花瓣落到地面,迅疾被沾住,一动不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放翁说的是梅花。樱花没那么香。没有人也没有车,封闭住的景观大道,落花不会被“碾作尘”,幸运吗?

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小道,走了进去。那一刻的感觉,很难说清。往年摩肩接踵的赏花人,拍照、上观景台,都要排队。今年,没有观景台,有无数好看的花。雨水溅落了一地风流,伴了花瓣的娇颜。

春分细雨绵绵(春分时节樱花雨)(2)

相看两不厌

还没到花瓣成雨的程度,只有零星的飘落。樱花属于热闹的花。花开时花团锦簇,落幕时纷纷洒洒。无论国内多处的赏樱花著名地,还是国外的樱花盛开时,与樱花同时的话题,必定是热闹。人的热闹,花的热闹。樱花绝对想不到,今年会是个冷寂的花季。

早开的樱花,单瓣,粉白。一点点微微的红,不细看看不出来。晚樱则不同,花朵儿沉甸甸压弯了枝头。樱花是中国古有的植物。晚樱是日本的国花。其实,日本樱花,是来自大唐的“遣唐使”,从中国带回去培育而成的。白居易写到:“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掘山樱满院栽,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

看兰花,看的是一朵两朵的风姿。“空谷幽兰”不能多,多了便没了怜惜的情绪。樱花盛开的繁盛,绝非兰花可比。满枝、满树、满眼望去,全是樱花。枝条一串串的花,不像樱桃花紧贴树枝。樱花的每一朵,可以分辨出来。花与枝之间,有垂枝。

春分细雨绵绵(春分时节樱花雨)(3)

樱花带雨

早樱也结果,像樱桃果大小。假如好奇心爆棚摘一粒尝尝的话,好极了。酸涩的爽,让你半天开不了口。鸟儿这方面绝对比人聪明。它们可以将樱桃树的果实吃得一粒不剩,也可以任凭樱花的果,挂满枝头。

不止是樱花,连我这样并不喜欢拥挤热闹的人,对今年的樱花,居然生出了怜悯的情。林妹妹的“葬花吟”,是不是就是这样的情景:“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当人流涌动时,总有怜香惜玉的人去感叹花开花谢。像今年这样冷清的樱花季,没人去慨叹了。

终于,又看到有人进来了。两口子,其中一人撑了一把红伞。冷寂的空气,因为这把红雨伞,多了些温度。从街那头走到这头,恰好有一块石头。本是点缀,是块故意放置路边,造出点自然感觉的石头。

这块石头,正好在隔断边。登上石头看向鉴真大道。千年前的高僧,在风雨中安稳如山地端坐。微闭的双眼,不受花开花落的影响。肩头几片花瓣,是花的眷恋还是雨的馈赠?只要心中“放下”,世间再无负担。吃肉不吃肉,沾花不沾花,算什么?

春分细雨绵绵(春分时节樱花雨)(4)

鉴真大师与樱花

从那个角度看过去,本来在鉴真大师两边的樱花,仿佛紧靠在他身后。或者说,他背负了鉴真大道上樱花的层层叠叠。鉴真大道因他而起,樱花因他而开。他是樱花的使者与见证吗?无所谓。

“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白居易的这两句诗,让我想起《红楼梦》的海棠诗社。白老师的园中,只有一棵樱花树,便让诗人诗兴大发,写下千古流传的名句。那便是少而精的妙处吧。倘若在“居大不易”的地方,有像今天我看到的琳琅满目的花,大概“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句子,不会写于钱塘,而是樱花林中。

在春分的今天,应该不会再有寒冷了。可是今天的冷,缓了好久才过来。人尚且如此。花情何以堪?倒不如“也无风雨也无晴”,便是“也无花开也无谢”了。

这样的寒冷,古人也经历过。苏轼在《癸丑春分后雪》中这样写:“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春分细雨绵绵(春分时节樱花雨)(5)

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到家,穿上羽绒服作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