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修的都是什么)

一说起修行,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有个误解,觉得好像只有在寺庙里念经才是修行。

其实不然,真正的修行,其实是不分在哪里的,真正的修行是心的修行。

延佛禅师曾对修行有过这样的禅道,他说,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博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热闹场中作道场,只要自己息下妄缘,抛开杂念,那里便是净土!如果自己妄想不除,就算住在深山古寺,一样无法修持,智者重视“当下”,何必明天呢?

“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即此之谓也。

他的这段话,明确说出了关于修行的真谛。

参禅不用山水地,心凉了,即使是火也感觉不出它的热度。

反应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要我们修一颗宠辱不惊的强大的内心。

消除对世间一切妄想,放下一切不切实际的期待。

活在当下,用一颗充满善意的心对待身边的有缘众生,诚实而友爱,随缘而自在。

做到了这点,官员可以是菩萨,职员也可以是菩萨,工人可以是菩萨,农民也可以是菩萨。。

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菩提心,就有无处不在的修行道场。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都有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回到我自己,其实是很多年之前就信佛了。

曾经也有过出家的念头,特别是在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后,更是向往寺庙中的清净。也曾一度对于国内一些佛教圣地心生向往。

但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亲情,总是觉得难以割舍。

正是看到了延佛大师的这番话,我才知道了修行的意义所在。

人之初,性本善。所有人,其实都是有佛心的,只不过随着欲望的增多心也跟着乱了起来。而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把你最初的佛心展现出来,尽量减少对于一些虚荣事物的追求和欲望。

在寺庙中修行,虽然减少的更彻底些,但对于我们这样上有老下有小,责任在肩的成年人来说,抛下这些责任出家也不免有逃避的罪恶感,也有违佛法的初衷,所以在家修行,在现实生活中修心,似乎更具意义。

也自从信佛后,我的生活慢慢地发生了很多改变。以前很执迷的一些事情和感情渐渐看淡了,而这种看淡却从另一方面给了我很大的解脱和复得。看似不公平的待遇,却从生活的另一些方面给了我很大的补偿。正应了那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

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其实,要说的还有很多,但篇幅所限也不能写太多,浅阅读时代,能看完这篇文理解这篇文的,也算属于真爱了。。

最后,用加措活佛的一段话结尾吧。——

凡事不可能都一帆风顺,总有些烦恼和忧愁困扰我们,还是随缘好!

随缘,不是放弃追求,而是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如果想到没有事事如意的人生,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你就会有一份随缘的心了。

你就会发现,天空中无论是阴霾还是晴朗;生活的道路上无论是坎坷还是畅达;

心中,总是会有一份平静和恬淡!

(修行修的都是什么)(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