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熟读300遍:论语易读1320

#论语#【原文】

13.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tì)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kēng)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shāo)之人,何足算也?” 【译文】

子贡问:“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行事有羞耻之心,出使外国,能完成君主的使命,就可以叫做‘士’了。” 子贡问:“请问次一等的。”孔子说:“家族都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里都称赞他尊敬长者。” 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孔子说:“说话必守信不移,做事必坚持到底,这是不知变通的小人呀,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子贡又问:“现在执政的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嗨!这些心胸狭小的家伙又算得了什么?!” 【注释】

(1)《大义》:“行己有耻,志有所不为,体也;不辱君命,材足以有为,用也。体用全,乃可谓之士。”

(2)《朱注》:“果,必行也。硁,小石之坚确者。小人,言其识量之浅狭也。此其本末皆无足观,然亦不害其为自守也,故圣人犹有取焉,下此则市井之人,不复可为士矣。今之从政者,盖如鲁三家之属。斗,量名,容十升。筲,竹器,容斗二升。斗筲之人,言鄙细也。”

(3)刘强《论语新识》:“夫子答子贡,似乎隐含着对于‘士’的次第高下之认知,即安邦定国者为‘上士’,孝悌忠信者为‘中士’,言信行果者为‘下士’。”

【解读】

本章子贡问士,犹如其他各章子贡之问,总能激发孔子的谈兴,致使妙语不断,屡生波澜。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行己有耻”四字,此将士之品格一下子凸显出来。《中庸》曰:“知耻近乎勇。”《礼记·哀公问》曰:“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都讲的是知耻的重要性。而《周易·系辞下》则云“小人不耻不仁”,就是说小人不以不仁为耻,故其为小人也。其次则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之说,此或有人疑之。然孟子亦云:“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又《周易》恒卦六五云:“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其中“妇人”即小人也,“夫子”即君子即士也。潘雨廷曾释之曰:“恒以一德而贞之,悟用六之永焉,庶无二三其德之羞。然于用九之无首,犹有一间。夫大人者,明其义,言不必信;得其义,行不必果。或恒其信而未明义,如尾生之守而死;或恒其果而未得义,如白公之让而绝:岂夫子之所为?”(《黼爻》)此将小人与君子之别阐述甚明。最后则是孔子以“斗筲之人”评价当时的执政者,此圣者之豪放气象,又岂后世腐儒所能比哉?


《论语易解》作者,孙福万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哲学、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研究及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的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哲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教育学等课程教学。著有《远程教育哲学导论》、《敝帚集》,《远程教育百词辨析》、《远程教育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论语熟读300遍:论语易读1320(1)

孙·教授的《论语易解》是他潜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读《#论语#》,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以《易》解《语》,以《语》证《易》的学术性著作。书中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论语》的解读部分,书中大量汇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学术性参考资料。同时,对《周易》和《论语》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好,我就说到这,隆重向您推荐孙福万教授的《论语易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