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灭六国地图演变讲解(六国合纵看起来天衣无缝)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迅速富强,东方的六国感到鸭梨山大。昔日的晋国一分为三,变法后的秦国,已经是“一览众山小”了。

就在秦国做大,六国感到威胁越来越大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叫苏秦的人。

这个人尽管早年落魄,但才气过人的他还是拿下了六国相印,提出了一个我们后人看来要生存下去的最好办法。其它六国的地理位置,从地图上看,就像从南到北一条竖线,所以六国的联合,就叫“合纵”。

合纵声势浩大,秦国整整15年不敢兵出函谷关,直到有一个叫张仪的男人到来。

看起来坚不可摧的“合纵”,在“连横”面前是多么地可笑?所谓的六国联盟,简直就是一句笑话。秦国位于西边,撬墙角和一国联合,就像连成了一条横线。他不断地挖撬各诸侯,合纵很快土崩瓦解。

秦国灭六国地图演变讲解(六国合纵看起来天衣无缝)(1)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六国的利益不一致。

他们有着共同抗秦的目标,却很难保持他们长期的利益一致。六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基本上都是你打我,我打你,说好的不内讧呢?

更何况六国的君王,大多都看不透合纵的利害。只知道这是一个口号,是他们用来压制秦国的,而这时秦国的威胁也没有后期那么大。所以诸侯之间闹了矛盾,该打还是会打,不太可能会长时间抑制自己的愤怒。

短期的联盟能团结一心,但长期下来就貌合神离,“连横”的策略一到,合纵就成了笑话。

秦国灭六国地图演变讲解(六国合纵看起来天衣无缝)(2)


​还有一个就是地理位置的不同。

韩、赵、魏是直接面对秦国的,他们和秦国的冲突也就最多。楚国虽然也和秦国接壤,但地形复杂,秦楚之间开战毕竟要少于三晋。燕、齐则远离秦国,他们中间隔着三晋。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不好的结果,盟友被打得半死不活,远离硝烟的诸侯却在隔岸观火。

道理很简单,反正三晋和楚国挡在前面,秦国的战火压根就烧不到咱这,与其自己上去打,还不如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当初信誓旦旦、歃血为盟的话,其实都不过是一些屁话。

秦国啊,也是注定了要统一中原的国家,面对zhu一样的对手们,想不赢都难啊。苏秦和张仪,也真是一对欢喜冤家,求学的时候就在较量(师出同门),入仕的时候更是对手。

大概苏秦也不会想到,他亲自送到秦国去的老同学张仪,会摆脱他计划中的设想,会轻而易举就瓦解他苦心顿悟下的策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