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四种编制区别(用一句话诠释事业编制)

公考,其实从一种宽泛的意义上来讲,应该叫「编考」—— 编制考试。也就是体制内的一个编制,不仅能有稳定的收入和工作,还能为自己带来稳定可持续的收益,所以这也被叫做“皇粮”岗。

而“皇粮”岗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说的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也经常被人称为“体制内工作。虽然两者都有编制,但是也有一些差别。

事业单位四种编制区别(用一句话诠释事业编制)(1)

从薪资待遇上看,公务员的工资待遇由财政负担,所以相对稳定均衡。而事业单位主要有参公、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几种方式,收入相对公务员来说不够稳定。

虽然事业单位是事业编制,但是也有岗位和身份等级区别,用一句“一种编制,两种身份,三种岗位”就可以很好的诠释事业单位的社会地位。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来为大家解释一下。

事业单位四种编制区别(用一句话诠释事业编制)(2)

一种编制

一种编制就是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的「行政编制」大家容易混淆,所以一定要多加注意区分。

而参公编制本质上是参照公务员法来实施管理的事业编制,所以薪资待遇都与公务员相同。

事业单位四种编制区别(用一句话诠释事业编制)(3)

两种身份

指的是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虽然国家已经取消了对这两种身份的区别对待,但是这张脸中身份在事业编里还是经常遇到。

比如说在提拔的时候,干部身份的人会优先被提拔,但是工人身份的人却很难被提拔。一般来说,工人身份在事业编里面并不好混,收入也不会太高。(提示:一般应届毕业生,本科以上文凭面试的都是干部身份)

事业单位四种编制区别(用一句话诠释事业编制)(4)

三种岗位

三种岗位指的是: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大部分考生面试的岗位都是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

管理人员基本上走行政序列,从科员到副科到正科、副处逐一晋升。专业技术人员走职称序列,从初级职称到中级职称到高级职称。而工勤人员走工人等级,最低是普通工,然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最高到高级技师。

事业单位四种编制区别(用一句话诠释事业编制)(5)

虽然事业编的薪资待遇不一定有公务员好,但是事业编也有很多优势的。比如:工作自由、竞争压力小、上岸几率大、工作压力小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舍弃考公而选事业编的原因。毕竟都是致力于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选择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都是一样的。

如果近期有报考的同学请加油考试,预祝你早日上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