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家乡乡村振兴感受(浙江苍南描绘乡俗乡情乡愁新图景)

本报记者 李佳霖“太喜欢这里的天然鹅卵石滩了,碧海蓝天、青山绿水,让此次海滨之旅很惬意”到浙江温州赤溪石塘村旅游的陈先生一家对这里愈加美丽的山水风光赞不绝口近年来,赤溪石塘村以 “绣花”功夫,修复石塘湾生态海岸780米,新建绿道560米、游步道1.7公里,绿化景观4500平方米,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2022年上半年累计游客量达10万人次,实现收入约300万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参与家乡乡村振兴感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参与家乡乡村振兴感受(浙江苍南描绘乡俗乡情乡愁新图景)

参与家乡乡村振兴感受

本报记者 李佳霖

“太喜欢这里的天然鹅卵石滩了,碧海蓝天、青山绿水,让此次海滨之旅很惬意。”到浙江温州赤溪石塘村旅游的陈先生一家对这里愈加美丽的山水风光赞不绝口。近年来,赤溪石塘村以 “绣花”功夫,修复石塘湾生态海岸780米,新建绿道560米、游步道1.7公里,绿化景观4500平方米,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2022年上半年累计游客量达10万人次,实现收入约300万元。

苍南是浙江的“南大门”,海域面积274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168.8公里,是中国东南沿海独具魅力的蓝色海湾、黄金海岸。近年来,在持续突出山海资源优势的同时,苍南深化文旅融合,通过文旅融合赋能产业发展,描绘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图景。

“微”项目“精”改造

“如今老街路面铺设了青石板,道路更加平整干净。”一位到福德湾游玩的游客说。去年以来,福德湾老街通过“微小处”整改,从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感受入手,提升景区整体品质。经过保护与提升,百年老街面貌焕然一新。

老街、古巷镌刻着城市的记忆,是苍南繁荣发展的见证,承载着数代人的记忆。近年来,苍南聚焦老项目的“微雕刻”,挖掘老街文化内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业态供给,大大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幸福感,也让游客的获得感更强。

“老街‘微’项目建设不搞一刀切,而是力求突出其原本的特色,让老街旧貌换新颜的同时更具文化味、历史感。”苍南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资源开发中心负责人陆友义介绍。桥墩矴步头老街改造后,古民居与矴步、石拱桥融为一体;霞关老街、中墩老街改造提升后,老街依山而建的错落感、渔乡的韵味更强。其中,霞关老街实践案例获评浙江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2021年度最佳案例奖。

据悉,霞关老街“文旅”“渔旅”深融合助推了产业发展,其每日游客承载量从原来的2000人次提升至8000人次,2021年度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随着游客增多,当地增加了海鲜餐饮类、民宿类等经营主体135家,其中年均达到50万元的经营主体数量增长近70%,真正让群众的口袋鼓起来。

非遗出深巷,传承发展产业旺

“老板,来一碗肉燕。”在矾山镇,肉燕摊位前的游客络绎不绝。肉燕是苍南县矾山镇特色小吃,也是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今年50多岁的朱师勤是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矾山肉燕制作技艺”传承人。为让百年工艺发扬光大,朱师勤与相关部门、学校联合成立矾都肉燕培训机构,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开展肉燕技艺培训,储备非遗传承人才,并帮扶学员就业创业。

目前,矾山肉燕注册企业和规范小作坊达36家,从业人员2000余人,催生了为唐公、矿上人家、达记、古溪等品牌,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矾山肉燕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产值规模已突破1.5亿元。

肉燕产业已不仅是非遗技艺与产品的结合,更是肉燕活态化传承与研学、旅游等的有机融合。“我们以‘非遗 产学研’融合的方式,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开拓文旅产业新模式。”苍南县相关负责人蒋久寿表示。目前,苍南县已探索形成“非遗 主题小镇”“非遗 文化街区”等新业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活力。矾山福德湾景区内原址装修重新开放的为唐公肉燕店和肉燕制作技艺体验基地,目前已经成为游客品尝肉燕和体验肉燕制作技艺的重要场所,每年接待游客不少于2000人次。

“要进一步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一批非遗主题旅游线路、非遗旅游景区,让非遗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苍南县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传力表示,苍南秉承“管用并举、传承发展”的理念,聚焦苍南文脉传承发展,使得传统文化始终成为引领苍南发展的历史根脉,让群众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

大力培育文旅产业体系

行驶在苍南168黄金海岸线上,海天一色。金沙滩、五彩岛礁,是苍南带给游客的第一印象。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浙江美丽南大门”建设推动下,苍南充分发挥山海特色资源优势,以体验乡俗、感受乡情、追忆乡愁为抓手,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新路子,目前全县创建A级景区174个,打造了一批以江南百里水乡、马站田园风情等为代表的精品乡村旅游产品,成为苍南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以马站镇渔寮片区为例,依托大渔寮景区,当地建设了240多家民宿,占苍南全县民宿的近80%,民宿业主每年可赢利8万元以上,切实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此外,当地改造了70余艘渔船用于经营休闲渔业,从业人员100多人,在夏天旅游旺季每船可实现营业额超10万元。

作为传统文化街区,藻溪老街每逢传统佳节便会开展各种民俗活动。越来越多的游客被传统文化魅力“俘获”,成为这里的回头客。“吹糖人、米塑、糖塑、布偶戏等民间技艺让老街更有亲和力。”今年中秋节,游客罗先生特意带孩子到此感受不一样的节日氛围。中秋之夜,藻溪老街上,有人盛装打扮展现汉服风采,有人挎着吉他倾情弹唱,也有人品尝佳肴赏月中秋。文化的注入让苍南的山水更柔情,而更多游客的到来也让魅力苍南更具勃勃生机。

“我们将继续秉承‘全域大景区’发展理念,不断激发文旅产业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致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样板’,同时加大文旅IP培育力度,进一步聚焦文化和旅游产业富民,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李传力说。

来源: 中国文化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