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家族最厉害的人是谁(民国影响力堪比宋氏三姐妹的合肥)

民国时代,女权主义兴盛,从而涌现出了不少的风云女性,影响到了时局的变化。这些女性中,有些出自于同一家族甚至是同一家庭,以“姐妹花”的姿态,走上历史舞台令得世人瞩目,诸如出身实业家庭的严氏三姐妹、韩家五姐妹,军事家庭的蒋家五姐妹,其中最为知名的当属“宋氏三姐妹”。

张氏家族最厉害的人是谁(民国影响力堪比宋氏三姐妹的合肥)(1)

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大金主宋耀如的三个女儿“宋氏三姐妹”,大姐宋霭龄嫁的是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孔祥熙,二姐宋庆龄嫁的是“国父”孙中山,三妹宋美龄嫁的是蒋介石,都是近现代中国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如果说“宋氏三姐妹”是嫁入了政治圈,那么民国时期的还有一组姐妹却是嫁入了文艺圈,她们就是知名的张氏四姐妹。

张氏家族最厉害的人是谁(民国影响力堪比宋氏三姐妹的合肥)(2)

张氏四姐妹,又被叫做张氏四兰,也有人称之为合肥四姐妹,她们的曾祖父是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父亲是民国教育家、苏州乐益女子中学校长张冀牖,家庭渊源下,张氏四姐妹自然也就是成就斐然。

张元和(1907-2003)

张氏家族最厉害的人是谁(民国影响力堪比宋氏三姐妹的合肥)(3)

张元和,安徽合肥人,张家四姐妹中的老大,幼年时期接受过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后又接触到西方新式教育,可以说是对中西方文化都有着一定的了解。张元和除擅长琴棋书画外,对昆曲尤为独钟,父亲张武龄还特地为她们姐妹聘请了苏州昆班的尤彩云作为她们的昆曲教师。

张元和年仅十岁时就跟随家人移居到了苏州,她早年就读于大夏大学,曾在大学里组织过昆曲组,因为本人端庄贤淑,极有气质,被誉为“大夏皇后”。张元和这一生对昆曲念念不忘,也因此结缘,每逢周六或者是周日,她都会和女同学们去看仙霓社的戏,就此对台上唱戏的顾传玠痴迷。

张氏家族最厉害的人是谁(民国影响力堪比宋氏三姐妹的合肥)(4)

张元和后来还是和顾传玠走到了一起,当时这桩婚事在上海曾引起过轰动,被媒体报道为“张元和下嫁顾传玠”而大肆炒作。顾传玠后来也放弃了昆曲表演转而经商,曾任职了上海大东烟草公司副经理。

1949年后,张元和与丈夫顾传玠去往台湾,等到顾传玠去世后,张元和又于1972年移居到了美国。她在国外创办过曲社,宣传昆曲,还参与过义演,她也曾多次回到国内,参加各种相关活动。2003年,张元和因病去世。

张允和(1909-2002)

张氏家族最厉害的人是谁(民国影响力堪比宋氏三姐妹的合肥)(5)

张允和,安徽合肥人,张家四姐妹中你的二姐,早年就读于中国公学、上海光华大学,曾经做过高中历史老师、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编辑,她对昆曲也是极有研究,出任过北京昆曲研习社联络小组组长。

张氏家族最厉害的人是谁(民国影响力堪比宋氏三姐妹的合肥)(6)

张允和,诗词方面很有天赋,名列《中国历代才女诗歌鉴赏辞典》,他的丈夫是中国语言文字专家、汉语拼音的缔造者周有光。张允和先前在父亲创办的乐益女子中学读书时,和周有光的妹妹是同学,后来经过多次书信往来后,两人就建立起了感情。

张允和被称作是“最后的闺秀”,她自己笑称为“家庭妇女”,1933年与周有光结婚后,她艰辛地操持着家务,以抚养子女为重。抗日战争时期,张允和一家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1953年他们又受到冲击,打击很大。

张氏家族最厉害的人是谁(民国影响力堪比宋氏三姐妹的合肥)(7)

晚年时期,张允和主要专注于写作,著有《最后的闺秀》、《昆曲日记》等书。2002年,张允和因病去世。

张兆和(1910-2003)

张氏家族最厉害的人是谁(民国影响力堪比宋氏三姐妹的合肥)(8)

张兆和,安徽合肥人,张家四姐妹中的老三,早年曾在中国公学大学部外语系就读,学习期间成绩优异,生性活泼,曾夺得女子全能第一名,她后来嫁给的是自己的老师中国近代知名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沈从文。

沈从文是应胡适邀请而成为中国公学的教师,张兆和对她具有无限吸引力,给张兆和写了多封情书,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订婚后,张兆和进入了青岛大学图书馆工作,1933年张兆和与沈从文共同步入了婚姻殿堂,当时两人结婚非常简单,都没有什么仪式。

张氏家族最厉害的人是谁(民国影响力堪比宋氏三姐妹的合肥)(9)

婚后两人的感情一直都不错,张兆和之后曾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师大二附中任过职,还做过《人民文学》编辑。1941年,他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湖畔》、《从文家书》等。后来沈从文曾多次受到冲击,都是张兆和在身边尽心尽力地照顾,无怨无悔地跟着丈夫过着艰苦的日子。

1979年后,沈从文的生活得以好转,张兆和也算是有了好日子。1988年,沈从文去世后,张兆和致力于整理沈从文的文稿,她对昆曲也颇有研究,大力宣传推广昆曲。2003年,张兆和因病去世。

张充和(1914-2015)

张氏家族最厉害的人是谁(民国影响力堪比宋氏三姐妹的合肥)(10)

张充和,安徽合肥人,出生于上海,幼年时期过继给给二房的奶奶当孙女,养祖母特地聘请了名师来教导她,因而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古代典籍有着深入了解。养祖母去世后,张充和回到家里,进入父亲创办的乐益女校就读。期间,他还与三位姐姐一道创办了文学社团水社。

张充和和姐姐们在一起时,迷恋上了昆曲,四姐妹成立了幔亭曲社,自娱自乐。1933年,姐姐张兆和与沈从文结婚后,张充和就跟着姐姐姐夫居住在北京。张充和个人才华较为出众,后来在报考北大时,她虽然数学考了零分,还是被破格录取。

张充和在北大期间,因为患有肺结核,不得不休学,以致使她最终没有拿到学位,张充和之后任职了《中央日报》副刊《贡献》的编辑,开始发表作品,因而引起大众的关注。抗日战争时期,张充和跟随姐姐张兆和一家漂泊不定,曾在昆明教育部属下教科书编选委员会、重庆教育部下属礼乐馆工作过。

1947年,张充和在北大教授昆曲时,与时任北大西语系德国籍犹太人教授傅汉思相识,两人因此结缘,于1948年结为夫妻。1949年后,张充和与丈夫傅汉思移居到美国,两人后来一起在耶鲁大学任教。

张氏家族最厉害的人是谁(民国影响力堪比宋氏三姐妹的合肥)(11)

张充和在美国期间,除了在多所大学任教外,还大力宣传昆曲和书法,被誉为是“最后的才女”。2015年,张充和因病去世。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短篇不过瘾,更多精彩历史内容尽在夜狼文史工作室最新历史专栏《一个帝国的生与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