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

从古至今,山西人的“抠门”很出名。

据说,有个山西商人到南方去做茶叶生意。在横渡黄河时,他遇见一位船夫。山西商人问道:“过岸多少钱?”船夫答:“一块钱。”

山西商人跟他讨价还价:“八毛八行不行?”船夫答:“不行!”

山西商人又商量到:“那九毛九总可以了吧?”

船夫心想:“早就听说山西商人精明会算账,今天若不给他便宜点是不行了。”

于是,船夫就无奈地答道:“真服了你了,那就少收你一分钱吧,就九毛九了。”山西商人听后欣然同意。

等船到了对岸,船夫好奇地问:“别人过河都给一块钱,为什么你非要少给一分钱?这一分钱对你来说有什么用?”山西商人笑答道:“万一哪天做生意赔了,还指着这一分钱起家啊!”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1)

自此,人们便把山西籍商人的这种“勤俭节约的品质、精打细算的习惯、严格控制成本精神”调侃为“九毛九”,作为对整个山西商人的一个泛称,彰显了山西商人独有的商业文化内涵,在调侃的语气里,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2)

在当代山西,就有这么一位晋商大佬,他打心眼儿里不接受“商人”、“老板”、“XX地的首富”等称呼,却对江湖中人赠送的“三晋第一抠”情有独钟。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走进振东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李安平,解密“三晋第一抠”背后的传奇生涯。

将“抠门”进行到底

不论工作还是生活,李安平对自己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一贯如此地“抠”,近乎苛刻地“抠”。

在外人看来,这无异于一种苦行僧式的生活,可李安平却乐此不疲。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3)

他平时穿的就是公司统一发放的工服,或者是中华立领的正装,或者是绣着国旗的运动服和文化衫。

一条皮带,他都能用上10年以上。他也很少进商店买衣服,给出的理由是:“买那么多衣服干嘛?不穿就压箱底了,不是浪费钱是什么?穿工装好啊,省心又省钱!”

他从不给自己理发专留时间,每次都是去公司开会的时候,顺带理个头,就在公司理。刷刷刷,不到5分钟,理发师傅就给他收拾好了。李安平说:“公司理发,一是快,不耽误时间;二是便宜,只需要两块钱。”

△李老抠执意要在公司理发

他在商场或摊上买东西的时候,店家摊主都认识他,笑着跟他打招呼:“呦,李总又来了?”他询问价格后,每次都要因为搞价费一番周折:“我本人就是做生意的,进货卖货我都了解,底价我也清楚,来,开个便宜价吧?”

他也因为一段视频成了“网红”。有一次在高铁站候车时,他直接猫着腰,趴在行李箱上吃桶装泡面。不知道被谁偷拍上传抖音了,点击量过亿。很多人见了他,开口会问:“这不是吃泡面的李总吗?”

△高铁站上吃泡面的李安平

高铁从不坐一等座,飞机从不坐头等舱,经济舱是李安平的最爱。用他的话讲就是:“跟普通老百姓坐在一块儿,能了解很多他们的想法,说不定哪个想法就能为公司经营提供有效信息呢!接地气儿,才能长底气儿!”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4)

他要求秘书每次出差一定要提前订票,一定要抢有折扣的票,图的就是个便宜。他自己常常是一个人拎着个布袋子,大步流星地就去坐高铁、坐飞机了。

他邀请的客人来到他家,爱人不知道要来,没有提前做上饭,正要去下厨,李安平非不让,说:“不用专门做,根本吃不了那么多,随便倒腾点儿就行,浪费粮食才可耻。”

在公司就更不用说了,很多大老板对吃都有专门的讲究,李安平却不这样。

开完会就遛着去餐厅了,一小碗面条,或者两个馍一碗菜,就打发了一顿饭。当然,他更多的时候是在哪儿开会,就在哪儿吃饭。这个时候他只要两个馒头,因为馒头可以一边嚼一边说话,不影响工作效率。

△边开会边啃馍的李安平

他开会对时间特别抠。有一次在公司内部做培训,当知道员工提前半小时就要到会场,他当即找来管事的人,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谁让员工这么早来会场的?来了就得等,耽误了大家的时间,你没有犯罪感吗?我看,应该形成一个规矩——会前三分钟到场,不能提前,也不能延迟。这就是节奏,这才叫管理!”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5)

李安平讨厌频繁开会,他常说:开会如果不解决问题,不如不开。一旦开会,就要把问题真正解决掉。不然就是在浪费生命。”

在抠上,李安平不只严格要求自身,他还将其延伸到家庭教育和公司文化当中。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6)

△李安平儿子结婚当天的迎亲车队

2019年,他唯一的儿子结婚大喜,新郎官迎娶新娘,没有豪车车队,只有66辆自行车,象征着勤俭节约。低碳环保式的婚礼让人们眼前一亮,自行车用完当天便捐给了社区。

在典礼婚宴,李安平还现场宣读了《李氏家训》,其中有一条就是:“自律:勤快节俭拒绝奢侈,不怕吃苦苦中有乐。”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7)

李氏家训

李安平认为,节约是一种意识,只有内心产生了节约意识,才会注重节约。因此企业要从点点滴滴培养员工的节约意识,将节约成为一种文化。由此振东提出了“约思束为,节点俭滴”的节约理念,以培养员工的节约意识。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8)

在公司,每个开关上面都印着节约理念,下面是耗电度数的标识,精确到耗费电一毛一分。

就连卫生间擦手用的纸巾也要货比三家,找出吸水性能最好、价格又最实惠的一种。

此外,李安平还在公司推出了“每日一算”模式,通过算细账,算大帐,算近账,算远账,来培养大家各种严谨的节约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抠效益,养成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支笔、一滴水、一粒粮食的好习惯。这样才能真正使成本降低,增强企业竞争力。

类似的事例多得不胜枚举。将“抠”进行到底,这是李安平的风格:不做便罢,要做就要做彻底,做第一。

把“慷慨”做到极致

李安平,虽然江湖人称“三晋第一抠”,可他着实还有截然不同的一面,让人有些无法理解——他对自己这么抠,但对有些人倒是不抠,非但不抠,还很慷慨大方。

他对生活困难的老人不抠——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9)

△冬助日老人们排队领春节慰问品

为了回报家乡,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李安平自企业创立始,就在东和村修道路、改水电、建学校、农贸市场、养老院、卫生院,为驻地学校捐赠图书、学习用品……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10)

李安平到生活困难老人家中探望

每年冬天快过年的时候,李安平还要带领振东人,为家乡东和村、集团下属各公司驻地以及其他贫困山区6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米、面、油、保暖衣物等生活必需品,让他们过个好年。后来就把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定为“敬老日”,这件事一做就是二十多年。

他对有志求学的学生不抠——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11)

△振东第23届“扶贫济困日”大会现场

家里边贫困上不起大学的孩子,来找他,他都帮,来找的人太多了,干脆设立了一个“扶贫济困日”,就在每年八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赶上开学,有交学费的钱。

每当高考新生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由长治、晋城等地的慈善总会、民政局和教育局推荐,之后再通过振东集团内部组织抽调公司员工,组成若干三人小组,经过严格地调研和评估,按家庭困难程度分别以相应的标准救助。注意,不是一次性的,只要你继续把书读下去,每年都资助你,一直资助到你博士毕业。

就这样,每年上千个穷苦孩子上大学受到他的资助,每年公司都要拿出上千万资金救助,这件事李安平已经坚持做了23年。

他对失去父母的孩子不抠——

2021年振东集团“冬助日”上,李安平在现场结识了王晨丁,这已经是他“结对”的第5个孩子了。

晨丁1岁时父亲车祸离世,母亲远嫁广西,再无音信。这些年,只剩他与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住在两孔破旧、简陋的窑洞里。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12)

△李安平提到“两个班长”开怀大笑

之后,李安平专程前往黎城县停河铺村,去看望年仅9岁的王晨丁。当听到晨丁开心地分享,“自己不仅是第一名,还是班长”后,李安平对晨丁说:“你这么小就是班长,我从小也是班长。一个小班长,一个老班长;一个孙子班长,一个爷爷班长!缘分太奇妙了!我小的时候,大家都说读书无用,那时候我也总是第一,但是却不得不中途辍学。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所以直到现在,我每天都会挤出时间学习!你也要好好学习!”

当询问到“孩子妈妈会回来看望吗?”,奶奶刚回答“从来没有回来过”,晨丁就控制不住地哽咽了起来……李安平当即表示,自己会承担晨丁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并鼓励晨丁坚强勇敢面对生活,好好学习,将苦难的经历当成自己学习的动力。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13)

△振东第21届“冬助日”大会现场

每年“冬至”这一天,振东都会召开“冬助日”帮扶大会,向孤儿、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家庭等弱势群体送温暖、献爱心,发放救助金,并挨家挨户送去米、面、油、衣物等过冬所需物品。

看到那些受助对象,他们生活的无助,李安平于心不忍,便跟其中的一些受助孤儿结成对子,亲自帮扶他们;振东的管理干部深受李安平的感召,也很想更多地帮到受助对象,纷纷与受助孤儿或老人“一帮一”结对子,进行长期帮扶。截至目前,振东集团“冬助日”已举办21届。

他对大病患者白衣天使不抠——

2014年,年仅7岁的小赫轩发现患有Caroli病,小小年纪便经历了肝移植手术。

2019年8月,小赫轩在复查时发现肝脏功能失代偿、肾衰竭,需再一次进行肝脏-肾脏联合移植手术。多年不断的求医看病,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走投无路的小赫轩给李安平写了一封求助信,希望李总可以帮助他们一家度过难关,让他重回校园。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14)

之后,20万的爱心救助款项通过中华仁爱天使基金第一时间送到医院。

通过及时的救助及后续治疗,小赫轩终于康复。

2020年07月30号中午,一对母子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来到振东集团,这对母子正是振东集团曾帮助过的许赫轩母子,今天,她们特意包了“感恩饺”来报答这位“李叔叔”。

△这段视频特别感人,建议保存

李安平详细询问了小赫轩的身体状况及生活情况,边吃饺子边流下感动的泪水,对小赫轩说道“这是我吃到的最香的饺子”。

振东在2006年注册7000万元成立了“仁爱天使基金”,专门帮助全国特困、大病患者及灾情、疫情中受到伤害的医护工作者。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15)

△李安平到医院探望大病患者

目前已救助了全国贫困患者5500余人,共计3900万元。

2020年新冠疫情中,仁爱天使基金特设新冠肺炎专项,对在抗击疫情中因公殉职的医护人员家庭给予10万元抚慰金,目前已向因公殉职的医护家属捐赠了抚恤金80万元;如家中有小孩或老人的,同时每月向其家庭援资助2000元生活费。

他对中药材种植农户不抠——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16)

振东中药材多品种试验示范基地

振东转型进入制药后,为从源头确保中药质量,李安平带领工作团队,经过认真调研、测算、评估,决定在平顺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行业,立志以中药材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将平顺县打造成“中国中药材第一县”。

在他的主导下,先后探索出“高管包片、中层包村、员工包户”的帮扶模式,“政府 公司 专业合作社 农户=基地”的运营模式,“流转模式、预付模式、订单模式、订单和临时增工相结合”的操作模式,帮助农户成立了486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派技术员因地制宜指导农户。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17)

在36名高管、160名经理、980名员工对平顺78个村的精准帮扶下,平顺县已于2020年脱贫摘帽。

目前,振东已在全国6个省和山西省19个县推广种植中药材,基地面积达82万亩,带动22万贫困户稳定增收,人均增收2000-3000元。

由于成绩突出事迹典型,2019年李安平荣获了国务院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他对各地受灾百姓不抠——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18)

汶川地震后,李安平赶赴救灾前线

每当国家有难的时候,振东集团都在第一时间迎难而上。

2008年5月12号下午,李安平在确认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立刻飞向成都,赶往抗震救灾最前线,组织人员参与到紧张的救援当中,在得知灾区紧缺抗炎药品后,立刻安排加班加点的生产,包专机,将价值1000余万的药品第一时间送往灾区,并号召员工积极献血和捐款。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后,振东捐药508万元,捐款91.6万元。

2013年芦山地震,振东捐药525万元,捐款202万元。

新冠疫情中,振东向全国876家医院和卫生医疗机构捐赠疫情防治药品和用品共计5480万元。

截至目前,李安平和他的公司振东集团在公益慈善事业上累计投入7.23亿元。或许你心里会纳闷:“他既然那么抠,又干嘛做这么多慈善?捐这么多钱?扶那么多贫?这不是矛盾吗?”别急,往下看,你就会了然。

让“人生”回归本心

在名和利的面前,很多人会变“飘”,脱离了原本扎在大地的根。

△李安平谈自己对“助人为乐”的理解

李安平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相信,我的父母是天底下最好的父母。”

他的父母是朴实的农民出身,是村里的大好人,在他小的时候,家里每天都会来很多人。聪明伶俐的他喜欢跟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因为帮助别人让他感到无比的快乐,因为农村是他的根,那片热土上的父老乡亲永远系着他的心。

在他那里,有件事对他的心灵触动很大。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19)

跟农民打交道是李安平最开心的一件事

对于工作起来不知疲倦的李安平来说,每周末到山里边去扶贫就等于是放松了。村书记招待时,总是想着先到自家坐一坐。他却总是一口回绝:“带我到村里面最穷的那户人家去!”

走进屋子,眼前的一切就把大家给惊讶到了——床上瘫坐着三个老头,一个老婆婆正在做饭,客房的地面连水泥地都不是,是天然的土地,屋子里更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真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三个老头是三兄弟,身体都不太好,不是患病就是残疾;老婆婆是其中一个老头的媳妇,另外两个老头因为穷都打了光棍,家里面也没有年轻人。老婆婆虽已经年迈,却还要每天照顾自己和其他三个人的生活起居,做饭、家务、种种,可以想象他们每天的生活有多么艰苦。

李安平被这一幕惊呆了。有些事情你可以想象得到,但远没有你亲眼所见来得震撼。“怎么还有这么穷苦的人家?”

那天中午,他们留在老婆婆家吃饭。老人们热情朴实的招待更是感动了大家。

走的时候他们给老人们留下了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李安平更是把一沓钱放在老婆婆手上:“这是两万块钱,老人家,您买些药什么的,要保管好啊!”

让李安平感到意外的是,老婆婆反应很激烈。她用农村人惯有的方式一把推开:“我们怎么能要你们的钱!我们虽然穷,但是我们知道,就是因为有你们振东,我们村里好多人家的生活才能过下去,没有你们振东,那户人家的孩子怎么去念大学,还有那些被重病压着的家庭,都是有你们的救济生活才能过下去!”

老婆婆正说着,三个老头听到也赶快走到跟前了,说什么也不要,他们大声嚷嚷着,好像要吵架一般,他们扯高了嗓门,散发着农村人身上才有的质朴,阳光和简单。

“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农民身上的伟大的朴素感。两万块啊,在那个时候是一户人家两年的工资,够他们好好过几年。这位老太太却分文不要,什么人才可以做到?我的境界真的不如他们!”那一刻,李安平难过的心情再也忍不住了,他的泪珠已经到了眼角,但他还是憋住了。

等到了车上,没有人看到他,李安平哭得像个孩子。他说,那天他特别恨自己,恨自己不能改变天底下这些善良却又贫苦的人的生活。过去虽说也在尽心尽力地帮助别人,但是他觉得做的还远远不够。

那天晚上回到家以后,李安平彻夜难眠。他想了很多很多东西,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他的所想,那就是,他从那一天起真正感觉到同穷苦人民的心连到了一起,与他们共呼吸,天气变冷的时候,他甚至能感受到老婆婆冬天用冷水洗衣服的冰凉感。

△李安平接受采访时吐露心声

此后,李安平像变了个人似的,总是念叨着要算一笔账:“这笔钱我不花,多攒几笔就是多少;这笔钱我省省,多省几笔又是多少;我省个四五百,一个老人他这个月生活就能过得好一些;我省个四五千,一个穷孩子,他上大学今年就有学费了。”

怎么让穷苦受难的人们生活得更好一些,帮助他们更多一些,这逐渐成为李安平内心最朴素的一个想法,这也是为什么他变成了一个李老抠的原因。

李安平的抠不是真的抠,实际上他是在跟自己较劲:“李安平啊李安平!明明你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他知道,他在做的这件事非常有意义,他不管别人怎么说他,他甚至享受这个称号,因为“三晋第一抠”的背后是“三晋第一善”,抠到极致,那便是对至善的一种追求。他知道,别人越叫他“三晋第一抠”,说明自己做的离他对自己要求的更近了一些。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20)

就像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主人公说的那样:“我可以救出更多人的,我本可以救出更多的。我不知道,如果试试,我可以救出更多。”(郭大超)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21)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22)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23)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24)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25)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26)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27)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28)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29)

谁见过这么抠的男人(还有这么多人喜欢他)(3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