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植物染料七种色 植物染料五大色系

天然植物染料七种色 植物染料五大色系(1)

欢迎转载、收藏 :| 由心造物 |

中国古代将青(即蓝色)、赤、黄、白、黑称为五色,也是本色、原色。原色通过复染等方式混合得到多次色如绿、紫、粉等色,也称间色。

| 赤色(红色)系 |

赤色,我国古代将原色的红称为赤色,而称橙红色为红色。我国染赤色最初不是用植物染料而是矿物染料,就是用赤铁矿粉末,后来有用朱砂(硫化汞)。用它们染色,牢度较差。周代开始使用茜草,它的根含有茜素,以明矾为媒染剂可染出红色。汉代起,大规模种植茜草。但茜草不是正红而是暗土红色,后世逐渐发明了红花染色技术,得到了鲜艳的正红色。

天然植物染料七种色 植物染料五大色系(2)

茜草 Rubia cordifolia

人类最早使用的红色媒染染料之一,又名:破血草、红根草等,主要有东洋茜、西洋茜、印度茜三种。中国古时称茹藘、地血,早在商周的时候就已经是主要的红色染料。

茜草中含有大量茜素、茜紫素、伪茜紫素等,经加入媒染剂,提取色素,套染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后可以得到从浅红到深红等不同色调。在出土的大量的丝织品文物中,茜草染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把茜草的根磨成粉能够染出各种红色。

红花 Carthamus tinctorius

别名:红蓝花 、刺红花。红花是绘画颜料、也是染料,红花花瓣是最易提取的部分。红花所染为"真红",纤维可以直接吸收颜色,不复杂的染色过程使红花在红色染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红花的红不同于茜草的红,茜草为土红,红花则为艳红。

事实上,红花具有红黄两种色素,然而黄色无法作为染料存在,黄色素易溶于水和酸性液体;红色素会在中性或弱酸性状态下产生沉淀,色淀沉积于纤维上得到红色效果。

苏木 Caesalpinia sappan

又名苏芳 、苏方 、苏枋。苏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红色系染料,苏木的色素需要进行提取,将苏木树干中心,以明矾为媒染剂,进行色素的提取。

唐朝以来四品大官的官服都染自于苏木。并且苏木变化较为多样,与不同的媒染剂相作用产生的颜色也不尽相同。如使用二氧化铁作为媒染剂的话,就会得到偏紫的颜色。使用氧化铬为媒染剂则可染成黑色,成为苏木黑。

| 蓝色(青色)系 |

青色,主要是用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成的(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能制靛的蓝草有好多种(宋应星.《天工开物》:"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古代最初用的是菘蓝,后来逐渐发现了蓼蓝、马蓝、木蓝、苋蓝等诸种可以制靛之蓝。

天然植物染料七种色 植物染料五大色系(3)

蓝草(靛蓝)

凡可制取靛青(即靛蓝)的植物,均可统称为 " 蓝 "。蓝和蓝草均为古时叫法,现在统称为靛蓝。李时珍在《草本纲目》中将蓝草分为菘、蓼、马、木、苋五种蓝。蓝草的主要染色方法是将蓝草浸泡,捣碎,然后加入石灰制作成固体的靛状,方便搬运、保存和贩售。

黑豆也能染出蓝色。

| 黄色系 |

黄色,早期主要用栀子。栀子的果实中含有"藏花酸"的黄色素,是一种直接染料,染成的黄色微泛红光。南北朝以后,黄色染料又有地黄、槐树花、黄檗、姜黄、柘黄等。用柘黄染出的织物在月光下呈泛红光的赭黄色,在烛光下呈现赭红色,其色彩很眩人眼目,所以自隋代以来便成为皇帝的服色。宋代以后皇帝专用的黄袍,既由此演变而来。

天然植物染料七种色 植物染料五大色系(4)

栀子 Gardenia

又名水栀子、山栀子。栀子的果实是天然的黄色染料,染出的黄色色相鲜艳,在秦汉时期栀子染色就已经极为普遍,在汉代宫中御服都是运用栀子进行染色。同时栀子染色程序简易,运用煎煮法就可以提取色素,黄色色素的深浅可以利用酸性液体来控制,如:多添加醋则可以是黄色更加明艳。但由于栀子色素抗日晒较弱,后被其他黄色染料(槐花)所部分取代。

姜黄 Curcuma longa

又叫郁草、郁金、宝鼎香、黄姜,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姜黄的主要染色部位是其根部,染色方法简单,通过浸泡就可染色,染出的染色较槐花和栀子而言较为暗沉,但总体而言依旧是鲜亮的色调。如果使用媒染剂则可以得到不同的颜色,如加入灰汁和铝盐媒可以染得柠檬黄色;加入铜盐媒就可以染得绿黄色;橙黄色是通过加入铁盐媒来获得的。

天然植物染料七种色 植物染料五大色系(5)

槐花 Styphnolobium japonicum

广义的槐花指豆科植物的花及花蕾,而染料的槐花主要指槐花的蕊,槐花自身带有沁人心脾的清香,染出的黄色明亮鲜艳,在宋代深受女子的喜爱。槐花色素的提取需要媒染剂,一般会选用明矾或青矾。通过煎煮后会显出红黄色的汤液,染出色度与栀子相近,且抗日晒程度高于栀子,宋代以后部分取代了栀子染色。

| 黑色系 |

黑色,古代染黑色的植物主要用胡桃树、栎实、橡实、五倍子、柿叶、冬青叶、栗壳、莲子壳、鼠尾叶、乌桕叶等。我国自周朝开始采用,直至近代,才为硫化黑等染料所代替。掌握了染原色的方法后,再经过套染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间色。

天然植物染料七种色 植物染料五大色系(6)

乌臼 Sapium sebiferum

又名臼仔、杍树、桠臼、琼仔树等,属于大戟科植物。其染色部位为叶片,叶片是传统的黑色染料,乌臼色素的提取需要媒染剂,将其叶片和铁化合物进行媒染可以得到灰色色素,通过多次复染可以得到黑色的色相。但染物较为受限,适合棉麻类的织物染色。

天然植物染料七种色 植物染料五大色系(7)

五倍子 Rhus chinensis

又名百虫仓、百药煎、棓子,在古代称之为"无食子"、"栎五倍子",五倍子色相是与蓝草深染相似的偏蓝色的黑色,五倍子的染色同样需要铁化合物的媒染,然而不同的铁化合物会产生不同的色相和色度,与栀子相同,五倍子染色的色素深浅也由酸度控制。亚铁类的媒染会使五倍子的色相偏向于蓝色的黑色,然而利用醋酸铁作为媒染剂,则会产生不偏向任何色系的灰色色素,经过深染后会得到黑色色相。

天然植物染料七种色 植物染料五大色系(8)

由心造物

往期回顾

NEWS

常用植物染料

植物染料历史文化

24张图告诉你一件草木染是怎么做成的

你要的答案 都在这里

大理周城扎染之乡:信手拈来的幔时光

草木染作坊推荐

有关蜡染2

一片叶子,出22种蓝

由心造物:古人的染料从哪里来?

草木染 — 植物对应色调 (1)

由心造物:细述云南扎染纯手工工艺法

文章素材来自网络,由心造物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此平台致力于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欢迎转发转载分享交流,推荐更多人关注,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