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从种植到收获(冬枣品种有哪些)

冬枣品种有哪些?常见冬枣品种主要有沾化冬枣、成武冬枣、薛城冬枣。沾化冬枣是目前品质最佳的稀有晚熟鲜食品种,也是当前生产推广发展的主要冬枣品种,薛城冬枣是国内特晚熟鲜食品种,但由于果实品质差、有“核外核”现象、市场前景不好,因此不宜大面积推广发展。

冬枣从种植到收获(冬枣品种有哪些)(1)

一、冬枣保鲜流程图

采前准备→采收、初分→冷库预冷,分级贮藏包装、销售包装→入库→贮藏管理→清理→出库→销售运输。

二、采前准备

主要针对有流动资金和冷藏或气调设施的专业户,在枣收获前半个月要对制冷设备、电器装置进行养护和检修。首先对库房进行清扫和消毒,然后对库房进行预冷,准备充足的采收包装用品,并对果园进行考察,确定收购地点和采收量。

库房工具或容器消毒可用0.25%次氯酸钙溶液浸泡或刷白,库房可用15-20克/m³硫磺熏蒸24-48小时,或用1-2%福尔马林、84消毒液、0.5%漂白粉等消毒剂喷洒墙面、地面。入库前1周降温至-1℃,并使其保持稳定。

冬枣从种植到收获(冬枣品种有哪些)(2)

三、采收和初分

1、品种

冬枣品种除沾化冬枣外,还包括薛城冬枣、蒙阴雪枣、长乐冬枣等几个品种,因产地和品种特性的差异,其贮藏寿命也存在差异,在采收时要注意区别,并根据具体情况掌握。一般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耐贮,抗裂果品种、小果形品种或大果形中果肉较疏松的品种耐贮。

2、适时采收

枣的成熟度按皮色、肉质变化情况可划分为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三个阶段。

白熟期的果实果皮叶绿素大量减少,果肉呈绿白色或乳白色,果实重量不再增长,可溶性固形物高达25%,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脆熟期的果实果皮由梗洼、果肩开始逐渐着色转红,此时期果实鲜艳,果肉呈绿白色或乳白色,果胶物质已由原果胶分解为果胶,使果肉质地变脆,汁液增多,此时食用品质极佳。

完熟期的果实含糖量达到最高值,果皮渐变为紫红色,果柄和果实连接的端开始转黄,果肉由原来的绿白色转变为乳白色,近核处成为黄褐色,质地从近核处开始逐渐向外变软,此时枣果已失去商品价值。

冬枣成熟期在10月5-15日前后,因此在采收时最好分期分批进行,保证入贮果实有均匀的成熟度,并在枣果脆熟期以前完成为宜,采摘工作宜在早晨或傍晚气温低时进行。

3、采收方法

采收方式最好是人工逐个带果柄采摘,采收后应轻拿轻放,放入有软衬垫的容器内。

4、初分和包装

采收的冬枣要经过初分,挑出病虫果、刺(压)伤果、无果柄果、过熟果。长期保鲜用果要按果实成熟度分级,短期周转用果可按大小分级。采摘包装可采用小果篮,运输包装要用塑料周转箱,纸箱等耐压的包装材料,为防失水可用塑料袋、塑料纸进行简易包装。

冬枣从种植到收获(冬枣品种有哪些)(3)

四、预冷分级入库

采摘的冬枣最好在24小时内降温至0℃左右,这样可以降低枣果温度,释放果实田间热,抑制枣果呼吸强度和酶的活性,防止微生物生长,起到阻止果实衰老,延长贮藏期的作用。

预冷采用在冷库中划出一个预冷间(-1℃)或直接进入小型冷库的方法进行,小冷库每次入库量控制在总库容量的20%,使库内温度幅动不致过大,箱与箱之间摆放要有空隙,保证空气流动,使果实降温均匀彻底。当枣温达到0℃时,可以用0.04毫米--0.06毫米厚的聚氯乙烯袋包装,每袋1千克,袋上扎直径5毫米的小孔8个,扎好口后冷藏。

采用气调库贮存的枣果,必须有一间专用预冷库,待枣果品温达到要求时,再放入调库内。同时要严格检验入库枣果,有腐烂和外伤者严禁带入因为气调库检查不便,一旦有腐烂果会影响整个库内果实的贮存效果。

五、贮藏期管理

1、温度

冷库温度应在0℃--2℃之间,安全温度应控制在±1℃,库温上下波动不宜超过2℃,枣果品温波动不大于0.5℃最为理想,在贮存过程中要保证库内温度均匀并且温度设置稳定。

2、湿度

贮藏冬枣适宜湿度为90%--95%,采用保鲜袋包装冬枣,袋内温度一般可达到要求。在气调库里加湿,要采用自动加湿器,保湿效果好于人工加湿。

3、气体条件

气调保鲜库贮藏冬枣较佳的气体条件是:氧气3%--5%,二氧化碳<2%。当库内枣果由青果转向半红和全红果时应开始销售,选用冷藏车或保温车运输,保证枣果在冷链中运输、销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