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

美旅图赏-世界的美好就在眼前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1)

什么是宁夏?

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

在地球之上,有一个神秘的纬度带,北纬37°

大约90%的古文明发源地、70%的古建筑遗迹都在这条线上,它被称为不可思议的“地球生命线”

而在中国的西北,它也穿过了一片神奇的土地。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2)

黄河文明从这里发源,西夏王朝从这里开始,一条黄河,一座贺兰山,三片沙漠,七十二连湖,它像西北,又似江南,既有铮铮铁汉的一面,也有铁骨柔情的一面。

它就是宁夏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3)

宁夏像一个小小的“十”字形,镶嵌在西北广袤的土地上。它是内陆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有人说,“如果开车的话,一天功夫,就可以把宁夏转一圈。”

可就在仅仅6.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山、长城、峡谷、沙漠、湿地、湖泊、高原......这里几乎可以见到所有的地貌类型,让人叹为观止。

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受中国地理大观,就得去宁夏。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4)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5)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6)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7)

01.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

-

从地图上看,长城像院墙一样,就这么将小小的宁夏围了起来。

于是,宁夏是中国唯一一个被不同历史时期的长城几乎完全包围的省区,堪称纵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长城博物馆”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8)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9)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10)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11)

从战国时期的秦国长城,到秦始皇统一后的秦代长城汉王朝时跨过黄河,绵延到贺兰山下;从北宋将帅主持挖掘的“长城壕”,到明代三边总督的“明边墙”……

无数的君王将相,无数的“一将功成万骨枯”,无数的流离失所,无数的烽火狼烟、兵戈碰撞、战马嘶吼……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12)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13)

它们最终都飘散在了时间的风里,岁月给长城打下古老的烙印。只留下了一条条黄色飘带,在黄土丘陵间蜿蜒起伏。

七百多年后的长征途中,毛主席翻越六盘山,远眺长城,留下千古名句:“不到长城非好汉”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14)

02.王朝

未被修入正史的西夏

-

宁夏,“夏地安宁也”。宁夏的名字,来自于一个未被修入正史的王朝,西夏。

历史上没有哪一个王朝像西夏那样被消灭得如此彻底,但立国189年间,却拥有了独树一帜的西夏文明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15)

短短189年,西夏拥有着自己的文字,在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抚摸到比汉字更像方块的西夏文。

短短189年,在这个尚武的国度中,存在着晶莹玉色的陶瓷文化,一片灵州的瓷片,光泽中闪耀出来,北方的粗犷与苍茫。

短短189年,将佛教文化融入唐宋建筑风格,才有如今我们所见的陵园特色。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16)

而如今,这个盛极一时的王朝,只剩坐落在贺兰山脚下的历代西夏帝王后妃的陵墓。苍茫旷野之上,巨型夯土“金字塔”,竭力地呈现着一段神秘而雄浑的往事。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17)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18)

03.沙漠

千万沙粒的磅礴

-

大诗人王维看到了宁夏荒漠的温柔,在这里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绝美诗篇。这番景象在历经无数风沙吹拂后,仍每天上演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19)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20)

宁夏三面环沙——东接毛乌素沙漠,西邻腾格里沙漠,北毗巴丹吉林沙漠。

“黄沙滚滚不见路,跟着驼铃找宁夏。”是宁夏曾经最真实的写照。那时,只要一场风沙就可以淹没村庄。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21)

而如今,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沙坡头治沙,固沙造林,漫天黄沙被草方格锁定

从此,荒漠与绿洲交织、大漠长河的豪放与塞北江南的柔情相互交融,谱写出这片土地“一半荒漠,一半江南”的传奇。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22)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23)

04.山川

银川平原的守护神

-

说宁夏,绝对绕不开贺兰山。西夏时,人们称它为“神山”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24)

从地理上看,贺兰山的存在,阻止了腾格里的滚滚黄沙,削弱了南下的西伯利亚冷气流。贺兰山仿佛一个父亲的胸膛,温暖着宁夏这片土地。

从沙场狼烟到塞外田园,从漫漫丝路到阡陌良田,可以说,它不仅是塞上江南的造就者,更是银川平原的守护者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25)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26)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置身贺兰山岩画景区,这八个字对人灵魂的触碰是很清晰的。它们距今已有3000~10000年历史,被誉为“石头上的史诗”、“史前人类艺术长廊”

这些刻在石头上的痕迹,有一种毫无修饰的野性之美,就像从古老部族走来的人对你低语,那些发生在千万年前的事情仿佛就在眼前,生动且真实。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27)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28)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29)

05.黄河

天下黄河唯富一套

-

如果说贺兰山代表了宁夏地理中的阻碍作用,那么黄河所起的作用就是沟通

多数人的惯性思维中,大西北都是缺水的。然而,银川平原绝非如此。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30)

得益于黄河,银川人均湿地面积达到250平方米,一直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18年,银川等六个中国城市入选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银川可是“水灵”得很。

银川平原的富饶,为农耕民族在此落地生根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农牧交错,成为宁夏千百年来的文化底色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31)

俗语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展开来说,黄河在下游形成地上河,而且因泥沙量大而经常淤塞改道,流经青海、甘肃等地,河道周围地势高,取水不易。

反观银川平原,黄河在这里的河道基本与农田持平,简单挖开河道就可以灌溉。这里引黄灌溉的水利史已有两千多年,古渠系统之发达堪比都江堰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32)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33)

06.商旅

丝绸之路重镇

-

早在公元前2世纪,以张骞凿空西域为伊始,一张途经宁夏的伟大道路网横贯欧亚大陆。这张路网上的商品,以丝绸为大宗,因此后世称之为“丝绸之路”

固原占据的北道,稳定平坦,路过的商旅马队,也能暂时停留下修整买卖。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34)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35)

天时地利人和,让固原成了“一枚钉在胡服和汉裳纽结处的纽扣,而一支支载着茶叶、丝绸或西域珍宝的驼队,便在金戈和弓角的缝隙中穿针引线。”20多个民族在这个小城中,接连出现无数的文明交汇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36)

固原的石窟,也如城市本身同样低调。都说石窟,能冻结传说、镌刻风霜。

而站在固原的须弥山石窟前、大佛楼下,看着各朝造像,是在读一本关于“造像审美”的科普书:北魏的清癯,北周的秀丽圆润、隋唐的丰满富丽,大唐的曲线优美……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37)

07.夜晚

星星的故乡

-

沙漠,对于宁夏来说,不是虎视眈眈的生态入侵者,而是可以滑沙、冲沙,感受大漠驼铃的人间乐土,同时,这里天高云淡,被当地人称为“星星的故乡”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38)

干燥的气候,赋予了宁夏清朗的天空。一年365天,大部分都是到宁夏观星的好天气,每年5月-10月璀璨星河更是抬头可见。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39)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40)

从贺兰山到六盘山,宁夏的土地上有着众多观星宝地。

沙坡头,可以感受大漠苍茫与星辰辽阔的遥相呼应。到了镇北堡西部影城,月亮门背后的星空又染上了些许爱情的浪漫。沙湖一半湖水一半沙漠,在星光照耀下显出塞上江南最神奇的面孔。夜空下的西夏陵,最有苍凉雄健的气息,是观星爱好者无法错过的美妙景致。

脚踩大漠,仰望星空,这是感受神奇宁夏的另一种浪漫方式。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41)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42)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43)

宁夏真的不大,开车转自治区一天就能走完;宁夏真的很大,上下5000年,都说不尽这里的中国故事……

这就是宁夏,一片不能被遗忘的土地。

大漠星河、宁夏故事,等你亲启~

宁夏塞上与江南的交融(一边塞上江南一边大漠无垠)(4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