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得过且过的成语故事(成语削足适履的知识)

成语: 削(xuē) 足(zú) 适(shì) 履(lǚ),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关于得过且过的成语故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得过且过的成语故事(成语削足适履的知识)

关于得过且过的成语故事

成语: 削(xuē) 足(zú) 适(shì) 履(lǚ)

释义:指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知识内容:

《淮南子》,相传是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其归入"杂家", 《四库全书总目》归入"杂家",属于子部。在书中记载了两个故事:

一个故事是:春秋时,有一次楚灵王亲自率领战车千乘,雄兵10万,征伐蔡国。这次出征非常顺利。楚灵王看大功告成,便派自己的弟弟留守蔡国,全权处理那里的军政要务,然后点齐10万大军继续推进,准备一举灭掉徐国。楚灵王的这个弟弟,不但品质不端,而且野心极大,不甘心仅仅充当蔡国这个小小地方的首脑,常常为此而闷闷不乐。他手下有个叫朝吴的谋士,这个人非常工于心计,这一天,他试探道:"如今灵王率军出征在外,国内一定空虚,你不妨在此时引兵回国,杀掉灵王的儿子,另立新君,然后由你裁决朝政,将来当上国君还成什么问题吗?"

他听了朝吴的话,引兵返回楚国,杀死灵王的儿子,立哥哥的另一个儿子子午为国君。楚灵王在征讨途中闻知国内有变,儿子被弟弟杀死,顿时心寒,想想活在世上没有意思,就上吊自杀了。在国内的弟弟知道楚灵王死了,马上威逼子午自杀,自立为王,他就是臭名昭著的楚平王。

另一个故事是:晋献公宠爱骊姬,对她的话真是言听计从。骊姬提出要将自己所生的幼子奚齐立为太子,晋献公满口答应,并将原来的太子,自己亲生的儿子申生杀害了。骊姬将这两件事做完了,但心中还是深感不踏实,因为晋献公还有重耳和夷吾两个儿子。此时,这两个儿子也都已经成人,骊姬觉得这对奚齐将来继承王位都是极大的威胁,便建议杀了重耳和夷吾兄弟俩,晋献公竟欣然同意。但他们的密谋被一位正直的大臣探听到,立即转告了重耳和夷吾,二人听说后,立即分头跑到国外避难去了。

《淮南子》的作者刘安评论这两件事说:"听信坏人的话,使父子、兄弟自相残杀就像砍去脚指头去适应鞋的大小一样,太不明智了。",安徒生笔下的王子依据落下的水晶鞋寻找灰姑娘时,就有爱慕虚荣的女孩为了证明自己适合穿鞋子而把脚削小去适应水晶鞋的大小。如果为求合乎要求,而牵强临时修正自己,结果不但事与愿违,而且还会得不偿失。鞋子的码数大小,总有配对大小的脚。如果是生就一双大脚的,而摆在面前的只有挤不下的小鞋子,也可另选一双大码的鞋子,大可不必在自己的脚上动刀。凡事不可强求,迁就要合理,要顾及相关具体情况。

好了,以上就是成语“削足适履”的知识,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收藏,以方便大家学习以往更多有趣的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