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写好珠江沿岸发展大文章

珠江,从古至今是广州的母亲河,沿岸的变迁是城市经久不衰的有力见证。

日前,广州提出要全力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以“绣花”功夫突出抓好珠江沿岸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和品质塑造、区域有机更新和功能提升、创新引领和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优化、历史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打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写好珠江沿岸发展大文章(1)

推进包括前航道、后航道、西航道在内的更大范围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优化生活、生态、生产空间,更是为广州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提供支撑。

最近这段时间,广州各区陆续召开区委全会,也相继发布了“十四五”规划纲要。按照全市部署,结合区情谋划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各区如何携手做好这篇珠江上的“大文章”?

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写好珠江沿岸发展大文章(2)

布下“大棋局”

打造国际一流沿江经济带

夜幕降临,透过灯火辉煌之处,可看到一座城市的经济活力所在。

在珠江畔,最引人注目的是珠江新城。作为天河区乃至广州市的经济引擎,天河中央商务区2020年GDP已经突破3000亿元、达3066亿元,占广州市的1/8,占天河区的3/5。

天河中央商务区的崛起,离不开过去几年广州推进珠江前航道一江两岸地区提升工作,要在更大范围推动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显然需要在发挥此前积累的经验的同时,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治理。

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写好珠江沿岸发展大文章(3)

对此,天河提出“十四五”期间将构筑“两轴两带多片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其中,两轴指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轴、现代服务经济发展轴,两带指临江高端经济带、中部科技创新带,多片区指天河中央商务区、广州国际金融城、天河智慧城(含天河高新区)、天河路商圈、沙河片区。

无论是构筑临江高端经济带,还是促进沿江高质量发展的相关举措,天河的新布局都是从进一步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出发,以平台能级提升,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示范。

前航道上,依托天河中央商务区等发展高端商贸、创新金融等产业值得期待,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最大的“潜力股”则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简称“广州试验区”),其目标是成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全球优选地。

其中,琶洲核心片区已经初显锋芒。目前,仅琶洲西区就引入了腾讯、阿里巴巴、唯品会等28家领军企业,落户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达867亿元。最近,海珠提出着力加快琶洲试验区建设,发展会展经济和总部经济,提升产业链创新链,培育消费增长点,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写好珠江沿岸发展大文章(4)

继续顺着珠江向东,如今鱼珠片区已获国家批复创建“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

为进一步做好“水文章”,黄埔也提出统筹划定黄埔临港经济区(包含长洲岛、洪圣沙、大吉沙、大蚝沙等江心岛屿)片区、生物岛片区、穗港智造合作区片区三大重点片区,以广州东部滨江高端商务休闲发展轴联动江、港、岛、岸、城深度融合发展,推动珠江黄埔段形成“一轴三片区多组团”的新空间格局。

将目光从前航道移到后航道,近期番禺首次提出以创新引领为核心打造沿江经济带,结合此前番禺提出的建设南大干线经济带,沿江经济带是番禺提出的新概念,建设南大干线经济带是番禺今年的八大中心工作之首,“双带”将带来哪些新变化令人期待。

“双带”其实是殊途同归,其目的是将珠江沿岸的广州南站地区、万博长隆片区、大石先进制造和科技创新园区、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广州大学城、番禺汽车城、东部莲花湾等重大平台串点成线,融入到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的“大棋局”中,拥抱更加靠近广州中心城区的珠江沿岸地区。

西航道同样呈现出拥抱珠江的趋势。白云区提出,依托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广州西岸等重点平台,结合白云区西部科技走廊建设,全力将西航道沿岸打造成产城融合、产研一体的高质量发展典范。几个月前,华为研发中心最终选择了广州西岸的罗冲围,为西航道沿岸发展注入新动能。

瞄准国际一流沿江经济带,广州各区都拿出最优质的“家底”,激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留住岭南乡愁

彰显千年商都历史底蕴

广州“因水兴城,依水而建”,一条珠江穿城而过,带来发展机遇,也积淀形成了独具风情的岭南文化。

历史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也是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永庆坊让岭南乡愁走向世界,其实类似的过程也在坐落于白鹅潭沿江经济带的沙面上演,2019年历经更新改造后,照明系统点亮了夜色,让褪去经济价值高地光环的沙面变成一座夜间博物馆,完成功能转变,成为彰显历史人文的魅力舞台。

面向“十四五”,荔湾区将统筹推进“一带两区”建设,进一步高标准打造广州西翼CBD(中央商务区)、千年商都RBD(休闲商务区)、岭南生活CLD(中央生活区)。荔湾将在调结构、促转型方面加快步伐。

沿着珠江看去,更多彰显千年古城文化底蕴的滨江空间正在被激活。

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写好珠江沿岸发展大文章(5)

一个多月前,广州华侨博物馆开启内部试运行,百年建筑完成了从发电厂到博物馆的华丽转变。不只是博物馆,如今,灯光秀已经成为博物馆所在的海珠广场的常备节目,2019年海珠广场片区升级改造后,这里成为红色文化活力广场、粤港澳美丽湾区“城市客厅”。无独有偶,博物馆旁便是全国知名的广州民间金融街,这里不仅是历史上的“十里洋场”,过去10年更实现了成为“全国民间金融知名品牌示范区”的跃升。

点线面全覆盖的活力蝶变将更多地发生在珠江沿岸。越秀明确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全力推进沿江“一区三品牌”建设,聚力打造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

通过深度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同一条珠江可以切换为不同主题的文化形态。除了岭南文化,沿江沿岸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黄埔军校文化公园等红色文化地标,彰显着广州红色文化精神,而十三行、南海神庙、黄埔古港古村等展现了海丝文化当代价值和千年商都的魅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滨江天际线也有序地崛起,带来了彰显时代特色的创新文化。最具代表的文化地标之一是广州塔,而接下来,海珠区将按照优于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打造广州塔景区品牌,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级滨水城市客厅。

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写好珠江沿岸发展大文章(6)

未来,珠江两岸的岭南城市风貌将愈发凸显,沙面、海珠广场、琶洲、国际金融城、鱼珠等将串珠成链,既表达广州从哪里来,也展示广州将往哪里去。

还水于民

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如今说起广州人气最高的“打卡点”,就不得不提海心桥。6月26日向公众开放后,每日3万余名游客到此打卡,每个时段海心桥平均要接待2000余人。

海心桥高人气的背后,是市民群众对于滨水空间的渴望。此前,普通市民群众少有机会切身感知珠江这条母亲河,海心桥作为广州首座珠江步行桥,践行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每一个细节都展现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让珠江在心理距离上不再遥远。

推动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还水于民,引导城市生活回归水岸,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不久前,洲头咀公园经过升级改造、重新向市民开放。焕然一新的公园“变身”智慧公园,智慧跑道、智慧储物柜、智能坐凳等5G智慧应用设备契合了群众的需求,成为周边群众的热门“打卡点”,让滨江空间成为市民乐园。

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写好珠江沿岸发展大文章(7)

作为“岛区”的海珠被珠水环绕。为此,海珠以谋划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为契机,推动城区建设迈上新台阶,具体措施就包括实现42.2公里环岛路全线贯通、增强滨江一线道路慢行功能等,在功能设施上补短板。其中,珠江旁的阅江路碧道已全线建成开放,漫步道、慢跑道、骑行道、有轨电车道、珠江水道五条颜色各异的通道全线贯通,成为广州推进“碧道 海绵城市”深度融合一体化建设的体现。

作为历史上以“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闻名的山水城市,早在宋代,广州开挖的六条大水渠成为广州城的主要水系网络,被称为“六脉渠”。自2019年以来,广州于今年6月底已建成人水和谐的美丽碧道609公里,以碧道为纽带,打造了城市的“新六脉”。

提升滨江生态空间魅力的理念,也拓展到珠江水系。增城区提出,要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高水平编制东江北岸(增城段)、增江“一江两岸”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临江大道建设,深化生态文明共建,在服务推动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增城高质量发展。从化区提出,要对标对表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以打造流溪河全流域生态价值创新带为抓手,全方位、全过程,高水平、高站位谋划推动,努力打造山水相依、城水相融、人水相亲、国际一流的流溪河“百里画廊”,共同构建广州现代化大都市高质量绿色发展格局……

人因水而聚,城因水而兴,水与人的关系是相融共生的。

通过谋划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将自然、社会和城市重新连接起来,其本质是在高速城市化开发建设过程中,保护至关重要的河流生态环境,关注河流沿岸的社会效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生活重回滨水地带。

相关阅读:

观点|以人为本,高质量打造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

重大动向!广州巨变,或从珠江沿岸75公里开始

【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傅鹏 周甫琦

【统筹】朱伟良

【作者】 傅鹏;周甫琦;朱伟良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