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乡镇篮球联赛(村BA在东莞底蕴篇)

广东乡镇篮球联赛(村BA在东莞底蕴篇)(1)

“还有球打吗?”9月的一个傍晚,东莞常平镇人周吉柱去接孙子放学,几个数十年前一起打球的球友见了面,又侃起当年在木棉树下打球的日子。

泥地球场、木头篮球架、铁环篮筐、挤满人的露天球场,都不用裁判,一场“村BA”随时就能开打。已经年逾七十的周吉柱还记得,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时,为了霸一个看“村BA”的好位置要有多拼——下午5时比赛,1时就有人用烂麻袋和砖头去占位;有人爬上自行车,爬上大棵的木棉树,甚至爬上屋顶……

细察东莞“村BA”的历史,不难发现,其生于文化土壤,起于不断探索。

广东乡镇篮球联赛(村BA在东莞底蕴篇)(2)

20世纪70年代,常平镇一场篮球比赛上有人爬上树观看。

“丰收杯”凯旋大振东莞“村BA”威名

“我对篮球是从骨子里喜欢的。”回忆起过往,周吉柱总是先想到那年关于篮球的大事,然后才能想起具体年份——从初中开始学篮球,后入选惠阳地区男子篮球队,1983年回到常平,先后担任镇篮球队教练、体育馆经理、体委主任,现在又做起篮协秘书长。在常平镇体育馆里,他一待就是36年。

周吉柱见证的,是东莞“村BA”一路发展的历史。1956年,东莞县体委成立。1958年,县农民篮球队成立,农民队员被招入县机电厂成为临时工,集中在工人文化宫训练和住宿。1982年,全县篮球协会成立,全县乡镇(公社)篮球锦标赛恢复,东莞承办了全国五省女子篮球邀请赛、广东省第二届农民篮球赛,全省、全县球迷大饱眼福。

广东乡镇篮球联赛(村BA在东莞底蕴篇)(3)

1984年,常平农民篮球队勇夺第一届全国农民丰收杯冠军。

1983年,周吉柱在常平参与了镇农民男子篮球队的前期组队。次年,这支仅以常平农民组成的男篮队伍,先后获县、地、省三级冠军,独自代表广东省远征湖北、河南,大战全国第一届“丰收杯”农民篮球赛,冠军凯旋。

1985年,周吉柱接下冠军之棒,担任教练组建第二届“丰收杯”参赛队伍。“我们当时迈进了一大步。”那几年里,周吉柱和同事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外地引进球员,经过无数个集中训练的日与夜,终于在1988年捧回第二届“丰收杯”亚军奖杯。

两届“丰收杯”后,东莞、广东男篮声威大震,“村BA”热潮在东莞四起,如今广为称赞的迎春篮球赛便是在那时开始成为东莞春节传统。

广东乡镇篮球联赛(村BA在东莞底蕴篇)(4)

大朗镇举办的迎春篮球赛。

迎春篮球赛时,灯光球场张灯结彩,爆竹的红色碎屑散落一地,场边挤满了身着红衣服的村民,一片“红红火火”。有未返乡的工人结队看球,有人家放着年夜饭没收拾就去看球,说是“万人空巷”也不为过。难怪有东莞人说——“过年过节,看村赛和看春晚是同等重要的大事”“打着球就把年过了”……

篮球文化与经济发展齐飞

九十年代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了东莞镇村经济发展,也推动农村篮球运动阔步走上新台阶。“打工潮”给东莞镇村带来了更多参与篮球运动的年轻人,在政府经费和企业赞助的支持之下,更多优质篮球人才被引入进东莞镇村,农村赛事蓬勃发展,春节篮球赛开始升格为春节篮球联赛,各村也开始办起村级联赛。

广东乡镇篮球联赛(村BA在东莞底蕴篇)(5)

20世纪80年代寮步镇男子篮球队合照。

当时还是学生的刘伟昌至今还记得,为了看一场本村和其他村的篮球赛,很多人踩几十公里的自行车,有时村里也会开动仅有的校巴,一次次往返接送,“就是想看,一车一车拉满了人。”

2003年,在许多镇街球员表示没有更大平台打球之际,原东莞市体育局开始组织东莞市篮球锦标赛(后改名为东莞市篮球联赛),首届便要求全部镇街参与。而这场被视为东莞“草根CBA”的民间联赛,也因此开始了对东莞“村BA”长达20年的影响。

广东乡镇篮球联赛(村BA在东莞底蕴篇)(6)

2022东莞市篮球联赛(甲级)揭幕战。

“我们当时步子迈很大。”这句和周吉柱同样的话,这次出自东莞市篮球锦标赛的发起人——广东省篮球协会副会长、东莞市篮球协会名誉会长方伟民之口。

这两个朝前大迈的步伐,推动了东莞以宏远为代表的职业篮球之外的业余篮球发展,让“村BA”得以延续、壮大。正因如此,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将“全国篮球城市”称号颁给东莞,截至目前,全国仅有15个城市获得此荣誉。

【统筹】靳延明 顾晨白

【撰文】龚名扬 马新杰 龚菊 何绮莹

【图片】龚名扬 东莞市文广旅体局

【作者】 龚名扬;马新杰;龚菊;何绮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