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苦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留守儿童最大的心声)

左手生活,右手孩子,很多经济条件差的爸妈,也是左右为难。他们一边搬砖,一边带娃,仍然把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迫不得已,一些爸妈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全力以赴地拼命赚钱。

这些爸妈最大的期盼就是,跟孩子朝夕相伴,每天都能见证孩子的成长。一家人在一起生活,这是何等大的幸福!

留守儿童的苦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留守儿童最大的心声)(1)

可惜,为了生活,不得不放弃陪伴孩子,不得不选择让孩子寄住在老人家里。可怜的孩子就这样,成了别人眼里的“留守儿童”。

2013年,全国妇联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中国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全国不满16周岁,父母均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就高达902万人。

留守儿童最大的心声:想念爸妈,希望爸妈能多回来一次!

例子:5岁的乐乐很懂事,他知道爸妈出去打工,都是为了给他赚钱。乐乐留在农村,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虽然他很想念爸妈,但他从来不喊着要爸爸、要妈妈。

乐乐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听见爸妈打过来电话了。只要电话铃一响,乐乐就会特别兴奋,时常跟爸妈聊很久,仍然捧着电话不想挂断。爸妈勉强挂断后,乐乐就不停掉眼泪。

留守儿童的苦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留守儿童最大的心声)(2)

有一回,爸爸回家乡补办证件,只能借机会待一晚上。乐乐就跟“过年”一样,特别喜悦。爸爸陪着乐乐在家里玩,一会儿玩捉迷藏,一会儿玩跳格子,这一整天里,乐乐实在太开心,比平时一年笑得还要多!

晚上时,爸爸哄着乐乐睡觉。乐乐却担心爸爸很快离开,睡觉的时候,也要抱着爸爸的胳膊。爷爷看了后,直掉眼泪。老人总觉得,这个贫穷的家庭,实在是对不起孩子!

天亮了爸爸想趁着儿子没醒,赶紧起身离开,避免儿子很难过

可是,掰了好几次儿子的手,仍然没掰开,儿子连睡觉都死死地拽着爸爸的胳膊。终于,爸爸忍不住哭了出声,狠下心甩开儿子的手,背起包就出门打工去了。

每个留守儿童的爸妈,都有说不出的辛酸。但好在,这种难言之隐,同样是打工族的成年人都能体谅。

留守儿童的苦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留守儿童最大的心声)(3)

可惜的是,孩子们却不同。孩子们年龄太小,有些不懂事的孩子,看见有同伴“没爸妈”在身边陪伴,可能不会同情,甚至还会去嘲讽。

留守儿童被人嘲讽,内心很煎熬!

7岁男孩被人嘲讽是个“野孩子”,男孩质问爸妈:为何生我?

小桐7岁了,他从记事开始,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小桐住的地方是山区,路一点都不好走,小桐连上学都要走上半里地,风吹雨淋,吃尽了苦头。

有一天,小桐冒着大雨去上学,路上摔了一跤,到学校的时候,他的样子很落魄。班里最调皮的那个男同学,就笑话小桐说:“你看你,跟个落汤鸡一样,果然是没爹娘的野孩子。”

一听这话,小桐受不了了,路上的委屈全都冒出来了。小桐扔掉书包,不管不顾地就把那个男同学给揍了。

留守儿童的苦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留守儿童最大的心声)(4)

班主任老师见状,赶紧分开了两个孩子。然后,帮小桐擦干了眼泪。小桐眼泪哗哗落,求老师借给他电话用用。

小桐拿出了纸条,打通了爸爸的电话,声嘶力竭地质问爸爸:“你不陪我,为什么要生我?”

三年前,小桐还见过爸妈一次。可最近几年里,爸妈只打来电话,托人拿回来7万元钱,人根本没回过家。小桐很想爸妈,却连爸妈的样子都想不起来了。要不是今天这回事,小桐根本就发泄不出不满,只会在梦里哭泣。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陪我落黄昏。”一句诗词,用在留守儿童身上,也很合时宜。

爸妈没能力陪伴孩子,错过了孩子最重要的成长期,留守儿童的内心备受伤害。生活里,留守儿童的身上,也会存在诸多的问题。

留守儿童的苦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留守儿童最大的心声)(5)

留守儿童的伤痛,可能会伴随一生,呼吁爸妈“尽力陪伴”

留守儿童,可能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唯有爸妈用自己的方式,“尽力陪伴”孩子,才能够解决这些根本问题。

1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好,不爱学习

部分留守儿童,跟随爷爷奶奶等老人生活。老人管教孩子的方式,通常都是“散养”,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抓得不严格。有的留守儿童十分不爱学习,再加上没人督促,很早就不上学了,留在家里帮忙做农活。

解决方法:如果爸妈不在孩子身边,仍可以通过视频、电话的方式,督促孩子好好学习。或者,爸妈可以给孩子制定奖惩措施,如果孩子成绩考得好,爸妈可以提前回家看望孩子,增加孩子的学习能动性。

留守儿童的苦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留守儿童最大的心声)(6)

2留守儿童很孤独,容易性格孤僻

爸妈把孩子留在老人身边,让孩子很小就几乎“失去”爸妈的关怀,这种痛苦对孩子来说,真的很大很折磨人。

有的孩子为此养成了孤僻的个性,一生都难以逃脱掉。

解决方法:爸妈一定要抽出时间,多跟孩子沟通交流,必要时要回家看望孩子。另外,如果爸妈真的没条件这样做,也要尽力用特殊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长。

比如说,帮孩子发展兴趣爱好,假设孩子爱上画画,把爸妈照片放在一边陪伴自己,孩子也会觉得很欣慰,不会孤独至极。

关爱留守儿童,从“一抹微笑”做起!

生而为人,本该良善。

倘若留守儿童的爸妈,确实为了生活奔波劳碌,没空理会孩子。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该尽一己之力,去帮助这些孩子们。

留守儿童的苦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留守儿童最大的心声)(7)

社区李大姐是个心善的人,每年都会组织一些有爱心的人,主动去农村看望留守儿童。陪孩子读读书,聊聊心事。

爱的力量积少成多,我们在这里,呼吁大众的力量,呼吁在留守儿童周围的人,尽可能对他们多份体谅,送一点点温暖的陪伴给需要的孩子。

也许,大家的一抹微笑,一次善心的陪伴,就会让孩子的童年多一份彩色,过得更愉快!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