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解析

杜甫的七律《登高》一诗全文如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杜甫登高解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杜甫登高解析

杜甫登高解析

杜甫的七律《登高》一诗全文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悲哀地啼鸣,江面水清,江洲沙白,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面对秋景触景伤情,感慨万里漂泊常年异乡为客,如今身多疾病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双鬓已经花白,穷困潦倒又暂停了饮酒。

【解析】

此诗是杜甫于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猿啸。视线再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飞翔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首联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颔联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面对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落叶,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诗人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独登台”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

尾联对结,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