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火灾后如何避险沉着冷静果断(发生火灾如何避险)

今年2月,江西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和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分别印发方案,面向社会单位开展应急疏散实练实战行动,按照“每年开展一万场、三年受益千万人”的目标加以推进,增强公众应急避险意识,提高社会单位风险化解能力。

为做到规范、高质量、有序推进应急疏散大演练专项行动,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召开会议解读演练预案编制和实施导则,督促社会单位制定、完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推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单位按照消防工作职责,推进演练工作;强化对社会单位消防主体责任落实的监督,对不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不组织演练的社会单位依法作出处罚。

“近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疏散引导,火灾亡人事故时有发生,迫切需要我们把社会单位应急疏散演练抓起来。”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于建国表示,开展灭火技能实操实训、应急疏散实练实战行动,旨在培养一批“会报警、会灭火、会疏散”的“准消防员”。

发生火灾后如何避险沉着冷静果断(发生火灾如何避险)(1)

南昌市西湖区新力中心应急疏散演练现场

发生火灾后如何避险沉着冷静果断(发生火灾如何避险)(2)

演练救护伤员

找准切入点 破解防火难题

火灾扑救存在“黄金时间”,一旦错过,扑救难度将急剧增加。

如何把火灾消灭在初起状态,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提出“藏兵于民”的思路,即以提升群众消防安全基本技能为切入点,防止小火酿大灾。

2018年以来,该总队以岗位员工为主要对象,以“小火会用灭火器,大火会用消火栓”为主要目标,采取逐户上门、逐批施教、逐人实操的方式,4年培训“准消防员”194万余名。截至目前,“准消防员”参与或独立处置的火灾占全省火灾总警情的23.8%,打早灭小控初起效果显著。

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政治委员刘克辉说,在全省开展应急疏散演练行动,既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具体举措,也是法律法规的硬性要求,更是迫在眉睫的现实需要。

2月28日,江西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和省消防救援总队分别印发方案,决定在开展个人灭火技能实操实训行动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单位开展应急疏散实练实战行动,按照“每年开展一万场、三年受益千万人”的目标加以推进。3月10日,该总队推动江西省政府印发《2022年设区市人民政府消防工作目标任务》,把组织疏散演练一万场纳入重点任务,并向各设区市下达全年疏散演练任务量。

多方齐发力 高效有序推进

“分析这起火灾造成群死群伤的4个原因,有3个原因与应急疏散有关……”4月14日,江西省消防救援总队总工程师朱飞勇通过视频,向全省消防救援人员进行专题授课。这也是该总队在一周内组织的第二场应急疏散演练专题授课。

连日来,该总队召开会议解读演练预案编制和实施导则,督促社会单位制定、完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推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单位按照消防工作职责,推进演练工作;强化对社会单位消防主体责任落实的监督,对不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不组织演练的社会单位,依法作出处罚。

为绘好路线图、用好丈量尺、跑出加速度,该总队组织业务骨干拍摄娱乐场所、高层公共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酒店、寄宿制学校、劳动密集型企业、医院等场所的应急疏散示范片,印发《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作和演练实施指南、操作规范》,统一规范全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预案制作和疏散演练工作,并对各单位上传的演练视频进行抽查。

帮助补短板 形成良性互动

3月1日,赣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人员苗得雨、王秉杰到辖区华润万象城购物中心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同时指导该购物中心完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不同建筑、不同火灾、不同楼层,疏散方法是不同的。比如,楼梯间的电动自行车或电表箱发生火灾,一般不提倡逃生,应关好门窗等待救援。在高层建筑引导疏散顺序上,起火楼层人员优先疏散,起火楼层以上的人员次之,起火楼层以下的人员最后疏散。由此可见,预案中要体现火灾具体情况。”苗得雨指出了该购物中心预案中存在的问题。

“原以为疏散演练就是组织大家弯腰下个楼,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技巧和学问。”该购物中心安全部门负责人张彬林说,通过参加疏散演练活动,他和同事收获很大。

“5号楼长,消防控制室呼叫,请立即前往202室查看并确认火情。”3月1日,在南昌绿康国际老年城,一场应急疏散演练正在进行。

在开展演练前,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人员指导该单位完善预案、开展预案培训、细化演练流程。在演练结束后,该单位及时总结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与不足,落实改进措施,确保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人员能第一时间有序逃生。

开展应急疏散演练,不仅推动的是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也促进了社会单位与消防救援机构形成良性互动。“根据工作职责,消防救援站每周至少对辖区社会单位开展两个半天以上的‘六熟悉’演练。”南昌市东湖区渊明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姜航说,“以往有些社会单位对‘六熟悉’演练不太支持,开展应急疏散大演练专项行动后,我们把社会单位的疏散演练和‘六熟悉’演练有机结合起来,防消脱节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文/图 张娟 记者胡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