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不定都西安(听起来大气悦耳)

文·段宏刚

从空中鸟瞰,西安城墙的外形是一个长方形,东西南北的周长接近14公里,墙体总高度超过12米,每面墙体的横截面如同梯形,下宽上窄,下部底座的宽度是17米,顶部海墁和女墙的宽度为13米。整座城墙采用下宽上窄,高度小于厚度的建筑形式,目的是为了让城墙的底盘更稳,可以稳固如山地矗立在大地上,护卫长安城。

西安城墙东南西北4个正门分别是长乐门,永宁门,安定门,安远门,以及为进城出城方便而开凿的14个偏门。其中,南面城墙的城门最多,多达7个,从西至东分别是含光门、勿幕门、朱雀门、永宁门(南门)、文昌门、和平门、建国门,北面城墙有6个城门,从西到东分别是尚武门、安远门(北门)、尚德门、解放门、尚俭门、尚勤门,东边城墙开有3个城门,从北向南分别是朝阳门、中山门、长乐门(东门),西边城墙开有2个城门,由北向南分别是玉祥门、安定门(西门)。

明朝为什么不定都西安(听起来大气悦耳)(1)

每一个城门的命名,都有深刻的寓意和动人的故事,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想了解它们的读者可以从文献中查找。

长方形的西安城墙之内的城区面积大约有11.3平方公里,住着大约80万市民,老西安人喜欢把城墙之内的城区称作“城内”,把去城内办事叫作“进城”。

每次进出城门,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恐怕连我这个在西安生活了几十年的人都难以说清楚。

仅仅每次临近城门,看到古朴、庄严、厚重、雄壮,散发着历史沧桑的城墙,不免得让人肃然起敬。

明朝为什么不定都西安(听起来大气悦耳)(2)

究竟敬畏什么?无非就是古人的智慧,以及由智慧催生的对江山社稷稳固如山的渴望,那是一种深藏在骨子里的信仰。

实际上,从“长安”这个名称就完全能读懂古人的渴望。

虽然早在西周初期,周文王和周武王相继在沣河之畔,建立了“沣京”“镐京”两座颇具规模的城市,但在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里并没有发展壮大起来,相反,西邻的咸阳,由于秦始皇的悉心经营,很快发展成千古帝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后来,秦始皇的弟弟成蟜受命管理沣河之畔,他被称作“长安君”,所以,这里便有了“长安”的叫法。然而,此长安非彼长安,此时的它仍然是秦都咸阳东边一个人口较多的村落而已。

明朝为什么不定都西安(听起来大气悦耳)(3)

长安真正发展起来,成为古代中国的中心城市,跟汉高祖刘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3年多的“楚汉争霸”,最终,刘邦在公元前202年2月战胜项羽,君临天下,登基后定国号为“汉”,开启了西汉王朝的宏图伟业。

看到渭河之畔是一块风水宝地,拥有浓郁的王者之气,又是历代帝王建都的首选,于是,刘邦想也没想就把这里选定为都城,很快,一座彰显西汉王朝荣耀的新都城在渭河之畔拔地而起,为了让西汉王朝的江山社稷永远“长治久安”下去,百姓永远安居乐业下去,刘邦给新都城起名为“长安”,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前后延续1500多年,几乎象征了古代中国的所有辉煌。

明朝为什么不定都西安(听起来大气悦耳)(4)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杜甫 《丽人行》

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王维《赠吴官》

绿池新涨浴娇鸦,分锁长安富贵家。——杜牧《街西长句》

劝君多买长安酒,南陌东城占取春。——刘禹锡《戏赠崔千牛》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苏轼《蝶恋花·别酒劝君君一醉》

去年溪上牡丹时,还试长安酒。——吴文英《烛影摇红·新月侵阶》

从今后不见长安望北斗,生扭作织女牵牛!——马致远《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明朝为什么不定都西安(听起来大气悦耳)(5)

历朝历代的文豪,赞美长安的诗句数不胜数,这些诗句都是古代长安辉煌的见证,以至于每每读到它们,总让人心潮澎湃,有一种穿越到古代,领略“大唐气象”,感受这座梦想之城魅力的激动。

令人遗憾的是,“长安”这个听起来大气悦耳,代表历史财富的名称,被叫到明朝洪武年间时却戛然而止了。

成吉思汗的铁骑依靠弓箭和弯刀,让一个个对手臣服,羸弱无能的南宋王朝没有幸免。

公元1271年冬,成吉思汗之孙、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大元”后,实际上产生过定都长安的想法。毕竟,长安拥有长达1100多年的建都历史,“龙脉”深厚。

明朝为什么不定都西安(听起来大气悦耳)(6)

然而,谋士刘秉忠却告诉忽必烈,元蒙原本从北方崛起,北方才是元蒙的大本营,况且,“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

听到这句忠告,忽必烈随即放弃了定都长安城的想法,把都城选定在靠近北方的幽燕之地,名曰大都(北京)。

唯我独尊的忽必烈,选定大都作为“天子之地”后,必然要对这里进行大兴土木,同时也要削弱长安城作为汉人中心城市和精神圣地的影响。于是,在1272年夏季,忽必烈封三儿子忙哥剌为“安西王”,派去镇守长安以西的大片区域,同时,以固原市原州区为中心,建立起“安西王府”,“安西”顾名思义,就是安定西域地区。

明朝为什么不定都西安(听起来大气悦耳)(7)

后来,随着一系列争战,“安西王府”被迫撤销,长安城的名称也几经改变,曾在1279年称过“安西路”,在1312年,又被改成“奉元路”,“奉元”的寓意昭然若揭,希望长安城要奉元朝为唯一的正统。

公元1368年正月,意气风发的朱元璋从应天(南京)登基,建立明朝后,一鼓作气,把元蒙的残兵败将追赶到漠北,自此,存在98年的元蒙王朝正式消失在历史中。

建立大明王朝的第二年(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命令大将徐达进驻奉元路(长安城),觉得“奉元路”这个名称有些晦气,也觉得元朝人的格局太小,于是,就改名为“西安府”,由此,长安城又多了一个称谓。

明朝为什么不定都西安(听起来大气悦耳)(8)

朱元璋遵循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后,一边大力修葺西安城墙,一边等待时机成熟时,打算把都城迁到西安来,甚至还有把名称改回“长安”的想法,只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幸运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西安城墙,以及西安的格局,正是600多年前朱元璋留下的财富。

朱元璋把“安西”改叫“西安”,从大致意思来看差不了多少,但是,品味一番后就不难发现,后者代表了一种渴望和信仰。

“安西”是“安定西域”的简称,代表了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而“西安”却是“西域安定”的简称,代表了一个圆满的结果,是许多人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结果,记载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显得是那样厚重,因为厚重而让人敬畏。不得不说,朱元璋的格局还是很大的。

到如今,西安称作“西安”还是“长安”,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是一座见证了汉唐盛世,承载了古代中国辉煌灿烂的英雄城市,凝结在它的骨子里的历史和文化,足够世人仰望和品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