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就是接受自己的好与不好(其实就是对自身缺点的一种改变行为)

成长就是接受自己的好与不好(其实就是对自身缺点的一种改变行为)(1)

我曾经在书上看到一句话:每个人都拥有超出自己想象十倍以上的力量。

这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很容易低估自己的能力,却又时常埋没自己的能力。这个能力是隐性的,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很难看出来。

然而,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潜在的力量就会被激发出来。

好像在五年前,有个毕业生刚进入目前我这家公司工作的时候,她还不懂得操作视频处理这些图像软件。

在她看来,自己以后不需要学习这些软件,毕竟我们聘请她,是因为她的专业是新闻传播,工作就是给我们公司出新闻稿。

但是,因为这家公司那时处于业务发展比较艰难的时期,人手短缺,很多时候一个人要包办几件事。既要写文稿,又要主动挖掘客户,接回来的生意还要自己处理。当我们其他同事无暇兼顾,而这位女同学又有空的时候,那么这些工作,自然就要落到她手上了。

于是,她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学习。

她不是请教我们同事,就是自己买了几本这些影视图像软件的书籍回来学习,一章一章地对照练习。下班回到家,还一直跟电脑打交道。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她最终慢慢摸索出门道,学会了软件的应用原理。

那时她还打趣地说:“千万不要让朋友知道我进入这家公司,否则什么工作都要自己去做。”

而现在,这位女同学已经去了广州省台担任某节目的后期编导了。

有时候,你不逼迫一下自己,你都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去到哪里。而逼迫后的心得体会,就是从自我反省这里来的。

事实上,反省是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的最佳途径。

一个人只有不断反省自我的不足,才能够在问题中不断进步。透过困难的磨砺,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如果你懂得自我反省,你就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缺陷,从而学会有效地扬长避短,将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同时,不断变化的社会也需要我们不断完善自身,我们必须要时刻都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

成长就是接受自己的好与不好(其实就是对自身缺点的一种改变行为)(2)

你的方向是什么?

美国哈佛大学曾经对一群刚刚毕业的学生,做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

调查的结果是这样的: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却是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且长远的目标。

25年之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回访调查。

结果是这样: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断努力,大多都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改变,但总算成为了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

60%的人,他们工作生活比较稳定,没什么出彩的成绩;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世界不给他们机会。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通常不太去留意促成事业获得成功的因素,不是简单地把影响自己进步的原因,归结于这个社会,就是归结于他人。

然而,他们却从未反思过自己,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

我看到很多刚接触社会的学生,他们有时候对于自己的期望有点不切实际,以至于在工作中达不到一定的标准时,就垂头丧气,感到受挫,致使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打击。

这个世界有时真的有点残酷,而且不讲人情。但既然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这些挑战都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事情。

与其怨天尤人,倒不如反省一下自己,想一想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和想法,让自己成熟到可以拥有应付这个残酷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呢?

人总要生活的,靠自己永远是不变的真理。无论如何,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害怕,尝试去适应一下当下的困难。

成长就是接受自己的好与不好(其实就是对自身缺点的一种改变行为)(3)

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用快乐、自信、乐观、坚定和努力来充实自己的心灵,我们就会更好的应对工作,应对人际关系上的困难。

而这一切,统统都要靠你自己根据客观的情况去自我反省。而自我反省的前提,就是你不要再找借口。

找借口并不是一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我们只会变得越来越退缩,越来越胆小。

借口虽然会让我们得到一种舒适的心理安慰,但同时也会给予我们一种暗示,就是我们做不来这些事情是有原因的,而这种原因,会让我们不再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哪怕是一些只需要我们做出一点点改变的事情。

不要只停留在发现问题和为问题找借口的阶段上,而是要学会主动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技巧。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不要推卸,要勇敢地去面对挑战,然后积极寻求补救的方法。

毕竟一个人想要获得进步,获得成长,就要学会在失败和错误中积累经验,自我反省,这才是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有的样子。

成长就是接受自己的好与不好(其实就是对自身缺点的一种改变行为)(4)

不要自己妨碍自己进步

当然,很多人不是不想改变自己,而是自己限制自己改变。

美国心理学家berglas和jones提出一个观点,那些无法前进的人,都有一种“自我妨碍”的心理。

所谓“自我妨碍”,就是个体为了回避或者降低表现不佳带来的负面影响,于是主动采取一些能够避免失败的行为。

也就是说,他们的不去行动,是因为担心行动之后,跟没有行动时会得到一样的结果,既然如此,倒不如不行动了。

最终,就算他们心里再渴望自己变得更好,也很难换来实质的改变。

那怎么办呢?

如果你真的希望改变自己,让自己获得进步,以下这些做法,希望你能够付诸行动。

成长就是接受自己的好与不好(其实就是对自身缺点的一种改变行为)(5)

第一,当你心理萌生想要改变的这种冲动时,首先你得要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

这是自我反思的第一步,也是找出问题的重要举措。

例如你是一个自卑内向,沉默寡言,觉得自己没什么能力,这点你非常清楚,对此有强烈的改变念头。

那有了这个清楚的认识之后,你就要开始通过不同的渠道找资料,找知识,找方法,或者买书,看杂志,请教别人,利用各种渠道寻找造成你这些问题的答案。

你要了解到,是什么原因导致你自卑和一无是处的?

原来是因为自己自卑,导致自己缺乏能力应付生活的问题。那为什么没有能力呢?原来是没有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

也就是说,当你找到一个核心价值的事情,把它培养成你的能力,你的自卑就会变成自信。

知道了背后的原因,你就要开始着手改变。

第二,你要知道你想要变成的样子。

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之后,你就要设定一个目标,就是“自己渴望成为的样子”。

你是希望自己拥有大方、开朗、幽默、成熟等特质,还是希望自己掌握某些能力,如写作,演讲,辩论等能力呢?

有了想法后,你就开始进入第二步,寻找怎么做的答案。

你要知道,大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呢?开朗的态度怎么培养呢?幽默又如何提高呢?说话厉害的人一般都怎么做的?不断寻找这方面的知识,试着去了解、学习。

成长就是接受自己的好与不好(其实就是对自身缺点的一种改变行为)(6)

第三,你要从生活中寻找实践的机会。

以前我读书的时候,在学校参加演讲、辩论、话剧这些社团活动,只要有又机会,能够跟我的目标契合,我就会去做,甚至在街上跟路人义卖这类活动,我都经常参与。

所以,你一定要懂得去挑战自己,在生活中我不断寻找能够锻炼自己的场合。

反思的结果,就是用新的想法去行动改变自己。

只有通过一定程度的实践,你能够把学到的东西融会贯通,消化在自己的脑海当中。没有实践,就没有反馈。

第四,懂得反馈实践后的情况。

我们跟别人接触,不可能每次都留下美好的感觉。

有时候结果肯定不尽人意。这个时候,就要想想,到底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别人的问题。

要是别人的问题,我们就没必要太在意,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但要是确实是自己问题,你就要反省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而我们要怎么改正,才能避免下一次出现同样的情况。

学会这种反思的反馈,我们才能针对性获得进步。

成长就是接受自己的好与不好(其实就是对自身缺点的一种改变行为)(7)

这样做,自己的能力才能从中慢慢得到加强和提高。

一个什么都不去做的人,他所谓的“没用的,只是浪费时间”这些措辞,只是一种情商低的借口,是被动的选择。因为就算让他做一些有用的事情,他这种心态也未必能够把事情做好。

正如我公司之前来了两个实习生,他们也是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只懂得埋头电脑苦干,有些工作交到他们手上,往往最后还是需要我们老员工善后。

因为有些工作需要他们出去抛头露面,跟商家、甲方倾谈工作的细节,他们却往往会反过来咨询我。一次两次还好,如果每次都没有主见,那倒不如我连他们的工作都一块干了?

然而之后又有三个大学毕业生来到我们公司实习,他们不但工作能力好,而且还能很好地融入我们公司的圈子。

甚至安排工作给他们,他们也处理得很好,自己都懂得跟商家谈判,怎样才能把任务做好,具备很好的沟通能力。

对比之下,前面两个实习生,只好被公司辞退了。

成长就是接受自己的好与不好(其实就是对自身缺点的一种改变行为)(8)

最后

有时候成长,就是对自身缺点的一种改变行为。只有把那些阻碍自己进步的因素剔除掉,我们才能够拥抱更广阔的天空。

这个因为自我反思而主动改变的过程,就是让我们进步的泉源。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就需要让自己具备各种解决问题的武器,包括掌握一些看上去对自己没用,甚至不喜欢学习的技能。

毕竟,这是成长必不可少的一种历练。

如果我们不主动让自己改变,获得进步,相信我,终有一天生活会用更凌厉的方法,威迫你做出让步。

没有人能够帮助你改变,但你自己可以

学会自我反思,把它变成你的习惯,你每天才会获得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