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为何被称为千古第一 重温沁园春.雪的背景历史

闲暇之余喜欢背诵诗词,自然少不了背诵几篇毛主席的著名诗篇了。其中的《沁园春.雪》尤为喜欢,有时独自一人在路上行走时也会随口吟诵。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再次背诵《沁园春.雪》,依然被伟人那诗词中所透出的豪迈气概、民族品格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震撼。

沁园春雪为何被称为千古第一 重温沁园春.雪的背景历史(1)

(一)审时度势,写就《沁园春.雪》,展现共产党人的豪迈气概

据党史记载,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那时候工农红军刚刚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当时仅有1.3万余人会聚陕北,中国革命正处在低潮。此时,日寇的铁蹄正在蹂躏着中国的东北地区,全国各界的抗日呼声正如潮水般汹涌。在这种情况下,在那个寒风刺骨、冰天雪地的陕北大地,毛主席决定率领部队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奔赴抗日前线。但同时,党内也存在着另一种悲观情绪,认为红军队伍刚刚经历了长征的大疲劳,从江西走过来的红军减员严重,元气大伤,亟需修整。加之陕甘宁边区物资匮乏,一旦渡河东征,可能会再次遇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使红军再次陷入无根据地、孤立无援的境地。

沁园春雪为何被称为千古第一 重温沁园春.雪的背景历史(2)

但毛主席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的高瞻远瞩和坚定自信。毛主席坚信,红军虽然身处陕北寒瘠之地,虽然力量微薄,但却承担着民族革命和国家振兴的历史使命,责无旁贷。长征之后中央红军虽然只剩下几千人。但这几千人经历了磨难,富有高昂的英雄大无畏精神和坚强的革命斗志,还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打不烂、拖不跨的顽强意志。毛主席认为,这支工农红军队伍拥有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品质,代表了民族发展的方向,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步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支革命队伍必须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关头,勇敢站到历史发展的最前列。

沁园春雪为何被称为千古第一 重温沁园春.雪的背景历史(3)

实际上,毛主席率领着工农红军到达陕北,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这从他这个时期的一些著作文章中都可以略窥一二。毛主席正是透过陕北这苍凉地域而感受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和巨大压力,他对生命意识的孤独和自由领悟得更深切,对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思考得更深远。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精神因素,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正是怀着这样一种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当毛主席在东征途中看到北方那群山环抱、沟壑纵横、千里冰封,不禁豪情满怀,挥笔写下了这一千古名篇。

沁园春雪为何被称为千古第一 重温沁园春.雪的背景历史(4)

(二)明表心迹,书赠《沁园春.雪》,展现共产党人的雄心壮志

但这首词当时并没有公开发表。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并签署《双十协定》之后,是年11月14日,在重庆《新民报·晚刊》首次公开面世,立即在举国上下引起极大轰动。

沁园春雪为何被称为千古第一 重温沁园春.雪的背景历史(5)

1945年8月,毛主席从延安飞抵重庆参加国共谈判。在此期间他与民主人士、以往好友柳亚子先生重逢。故友见面,分外激动,柳亚子多次向毛主席呈送诗词,同时也向毛主席索要诗句以作留念。于是,毛主席便将这幅《沁园春·雪》题写给了柳亚子先生。随即,毛主席的这首词就开始在重庆民间传抄起来,并且越传越广。后来终于公开发表之后,可谓“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首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的诗词迅速轰动山城,传遍全国各地,使世人知道毛主席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伟大的诗人。

当然,毛主席这首词一发表,马上激起蒋介石及其国民党的激烈反对。蒋介石一面安排组织御用文人抓紧写诗词以盖过毛主席的风头,一面策划针对《沁园春·雪》的全力围剿,相继抛出一批文章来恣意曲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封建帝王思想,诬蔑人民武装是“草莽英雄”,解放区是“封建割据”。

沁园春雪为何被称为千古第一 重温沁园春.雪的背景历史(6)

那这场围剿是怎么结束的呢?1946年5月23日,《新华日报》发表了一段“编者按”指出:“毛泽东同志咏雪一词刊出后,一时唱和甚多,然而也不乏好事之徒,任意曲解丑诋,强作解人,不惜颠倒黑白,诬为封建帝王思想。虽‘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段按语字数不长,却击中要害,从此这一场反革命围剿就偃旗息鼓了。

(三)再读历史,吟诵《沁园春.雪》,领悟伟人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实践证明,历史是人民写就的,不是几个跳梁小丑可以阻挡得了的。毛主席不仅写出了这样一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著名诗词,而且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蒋家王朝的统治,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对于这首词,戏剧家吴祖光曾写道:“从风格上的涵浑奔放来看,颇近苏、辛词派,但是遍找苏、辛词亦找不出任何一首这样大气磅礴的词作。真可谓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倚傍,自铸伟词。当听说这首词出自毛主席的手笔之时,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只有这一个人才能写出这一首词。’”。

沁园春雪为何被称为千古第一 重温沁园春.雪的背景历史(7)

诵读《沁园春·雪》,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那种自信和气魄,也能深刻领会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始终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根植人民,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为民情怀和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的伟大抱负。

沁园春雪为何被称为千古第一 重温沁园春.雪的背景历史(8)

对于《沁园春·雪》这首词,只有在清楚了这两段历史背景之后,才会理解其伟大与豪迈。这首词也收入到高中语文课本中,在教授学生学习这首词时,一定不能忽略这段历史背景,一定要让学生带着这样一种历史观去吟诵、去学习。只有这样,年轻的学生们才会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真正涵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