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嬴荡和秦二世胡亥(古代历代帝王二)

虽然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但老百姓并没有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为了一统天下,秦始皇四处征战,而且在兼并的过程中,还让人仿照六国的宫殿建筑,在咸阳重新建造,各国宫殿多达二三百。没多久又开始兴建豪华的始皇陵和规模宏大的阿房宫,再加上修筑长城、驰道(为了皇帝巡游而修筑的宽广大道)等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么一来,老百姓根本无暇顾及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生活受到了严重破坏,最后造成”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馈,女子纺绩不足于盖形”的局面,对此,老百姓的怨言颇多。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不仅没有收敛暴政,反而更加厉害。他信任善于玩弄权术的赵高,诛杀有功的大臣和自己的亲生兄弟,将朝廷搞得乌烟瘴气,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扶苏的死,激起了众怒。但稀里糊涂的胡亥丝毫没有察觉这些隐患,他征调了二三百万人继续修建阿房宫和始皇陵,每日寻欢作乐,《史记·六国年表》记载:“二世元年十一月,为兔园。”有一次,胡亥居然征集了五万人到咸阳,目的就是为了“令教射狗马禽兽”。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一天,胡亥觉得咸阳的城墙颜色不好看,于是说:“如果将城墙重新油漆一遍就好了。宫里的滑稽演员优旃说:“皇上的主意太好了!虽然又要花钱,但这么一来,城墙就变得好看了,而且油漆很光滑,就算来了贼寇,想必他们也爬不上去。'胡亥被他的话逗笑了,'漆城工程'总算作罢。”

秦武王嬴荡和秦二世胡亥(古代历代帝王二)(1)

但是对于老百姓,法律则特别严苛,最后居然导致“刑者相伴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的局面。《史记》中记载的死刑有戮、斩首、活埋、弃市、腰斩、车裂、溺死、夷族等等,共有十几种。至于普通的处罚更是数不胜数。比如割鼻子、断足、笞打等等,虽然答打是对一般犯人的惩罚,但被打死或打残的人也不少。在如此严酷的生活下,老百姓怎么可能安居乐业呢?

公元前209年,胡亥下令:征发一批徭役到渔阳(今北京密云县)。但是,大雨连绵不断,当这批人冒雨赶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县)时,前面的道路被洪水;中毁了,队伍无法前行,每个人都焦灼不安,因为按照规定,如果误了时间,所有的人都会被斩首。

秦武王嬴荡和秦二世胡亥(古代历代帝王二)(2)

这时,队伍中的两个屯长陈胜和吴广挺身而出。

陈胜,字涉,阳城(今河南淮阳,一说河南登封)人;吴广,宇叔,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他们二人仔细分析了大家的处境,然后说:“如今被大雨阻隔,耽误了期限,即使赶到也是死路一条,不如起来造反,干一场大事业,就算不成功,左右也不过是死。”

吴广点头称是:“没错,咱们老百姓受到的暴政实在太多,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但是,咱们以什么理由造反呢?”

陈胜说:“我听说当今皇帝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他根本没有继位的资格,因为当初立的太子是扶苏。扶苏反对父亲的暴政,结果被打发到北边去了。几个月前,始皇突然病死沙丘,赵高、李斯等人却宣布胡亥是新皇帝,然后处死了公子扶苏。虽然咱们不清楚宫闱之变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扶苏的贤明有目共睹,另外,楚国名将项燕一向为楚国人敬仰,很多人以为他逃跑了,可实际上,他早被杀了,我们不如以这两个人为名倡导天下,响应者肯定很多。”

秦武王嬴荡和秦二世胡亥(古代历代帝王二)(3)

这一番分析有理有据,吴广也认为很有道理。不过,他们俩是身份低微的奴隶,想要号令天下,很难让人信服,想到这里,二人便找到算命先生求助。

第二天,他们将写有红字的布放入鱼腹,再命属下买回来烹煮,属下割开鱼肚子一看,布上写着"陈胜王”三个大字。

晚上,士兵们又看到住处附近燃起了大火,并传来“大楚兴,陈胜王”的声占,仔细一听,好像是狐狸发出来的一样,当时的老百姓本来就很迷信,他们深信狐狸有灵性,绝对不会骗人。因此,经过这一番安排,陈胜在他们心中就是名副其实的天子了。

由于大雨一直下个不停,带领士兵的两个将尉只有喝酒解闷。这时,吴广走过来,故意说要逃跑,将尉一听果然震怒,他拿起鞭子就向吴广挥过来,吴广眼快手疾,夺过他的宝剑将其杀死,陈胜也跑过来杀死另一名将尉。

秦武王嬴荡和秦二世胡亥(古代历代帝王二)(4)

接着,他们将900个人召集起来,慷慨激昂地说:“我们遇到大雨,看样子肯定会延期,而延期是要被砍头的,你们的父母兄弟也要被杀。我们乃堂堂男子汉,既然要死,就死得壮烈些,耶些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吗?”

这番鼓动性很强的话果然收到了效果,大家振臂高呼:“领受命!”

就这样,陈胜、吴广以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人民起义,他自封为将军,吴广为都尉。由于项燕是楚国大将,大泽乡是他当初活动的地方,大部分士兵又都是楚国人,因此为了顺应民心,他们打出“大楚”的旗号。

这支不足干人的队伍虽然缺少足够的粮食和兵器,但他们的目标明确-就是“诛暴秦”,而且组织严密、战斗力强,因此一路上所向披靡,迅速攻下大泽乡。首战告捷后,军队更加壮大,接着又攻克了蕲县(今安徽宿县南),当他们来到陈城(今河南淮阳)时,已经拥有几万步兵、几千名骑兵、车马六七百辆。

当大泽乡起义的烽火迅速成为燎原之势时,原先战败的六国贵族也开始蠢蠢欲动了。这些人被降为普通人后非常不甘心,但如果他们要造反,作为原先的剥削阶层,老百姓们不可能支持他们,因此,他们顶多是搞一些暗杀。当农民的革命如火如茶时,他们便怀着不同的动机投奔了陈胜。

秦武王嬴荡和秦二世胡亥(古代历代帝王二)(5)

至于各地出现的小规模农民起义,则更是数不胜数,《汉书·严安传》中记载:“及秦皇帝崩,天下大叛。陈胜、吴广举陈,武臣、张耳举赵,项梁举吴,田儋举齐,景驹举郢,周市举魏,韩广举燕,穿山通谷豪士并起,不可胜载也。然皆非公侯之后,非长官之吏也。无尺寸之势,起间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埌长地进,至于霸王,时教使然也。”

起义军进入陈城后,陈胜便召集当地的三老豪杰商量下一步行动。三老豪杰纷纷说:“将军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我们愿拥立将军。”

但是,魏同名十陈余和张耳不赞成陈胜立即称王,他们提出:应从六国贵族中选人,否则他们必定不服。陈胜没有听他们的话,最终自立为“楚王”,国号“张楚”-暗含着张大楚国之意,同时任命吴广为假王。

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后,地方官员派人来到成阳,将这个消息如实禀报给胡亥。二世居然不肯相信,他勃然大怒,免去使者的官职,并将其关进大牢。

当另一个使者再次带来同样的消息时,胡亥才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

大臣们议论说:“既然农民造反,应该立刻发兵镇压。”

听了这句话,胡亥很不高兴。叔孙通见龙颜不悦,深知皇帝不想承认有人造反的事实,于是他说:“你们都说错了,现在国家太平,哪有什么人敢造反呢?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之徒,只要地方官员下令,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区区小事怎么还要劳烦皇上亲自过问呢?”

胡亥听他说是强盗,果然心花怒放,这时,他又问大臣:“到底是造反还是强盗?”有的说是“造反”,有的说是“强盗”。最后,胡亥将所有说“造反”的大臣免去职位,关人大牢,并赐叔孙通20匹帛,升为博士。

秦武王嬴荡和秦二世胡亥(古代历代帝王二)(6)

谁知叔孙通早已看出他的残暴无能,一出宫殿,同僚不解地问他:“先生一向仗义执言,今天怎么拍起马屁来了?”

叔孙通说:“如果不这么说,我恐十白会送掉性命。”没几天,他便投奔了义军。

不过,正当各地农民起义进行得如火如茶时,原先投奔陈胜的一些豪杰、名士却纷纷拥兵自重、割地称雄。陈胜称“楚王”后还没到三个月,先后有人自立为赵、燕、齐、魏等王,到了公元前208年,项梁(项燕的弟弟)又封韩成为韩王。自此,六国全部复辟,这些人为了争夺城池而相互残杀,从而给了秦军喘息的机会。

在陈城站稳脚跟后,陈胜派周文向西攻打咸阳,一路上,周文的队伍不断扩大,到达函谷关时已有几十万人马。但是,南于义军缺乏战斗经验,最后败北,周文自杀。

周文的主力军覆灭之后,吴广镇守的荥阳便完全暴露在秦军面前,在这种危急关头,必须改变作战策略才能出奇制胜,但是,吴广的部下田臧却采用了一个卑鄙的手段。

他假造陈胜之命将吴广暗杀,同时捏造了一个罪名证明吴广该死,然后将吴广的首级献给陈胜过目,就这样,大泽乡起义的领袖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毁于自己人的屠刀之下。

秦武王嬴荡和秦二世胡亥(古代历代帝王二)(7)

对于田臧这种擅自杀害主将夺权的行为,本来应该重责,但陈胜担心现在大敌当前,再杀掉田臧会涣散军心,因此他反而封田臧为上将,出兵迎战秦军。

不过,田臧这个人要阴谋诡计很在行,带兵打仗却一塌糊涂。刚和秦军一对阵,田臧就被杀死了,剩下的士兵惊慌失措、四处逃窜,这一仗下来,义军死伤过半,损失惨重。

尤独有偶,吴广死后,陈胜也遭遇了和他同样的下场。自立为王后,陈胜逐渐有些傲慢轻敌起来,对于有过者不罚,有功者不赏,至于那些和自己有私怨的人,往往任意报复。

公元前208年,秦军攻下荥阳后,便向义军的首府-陈城攻来,而这时,由于义军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城的兵力已严重不足。

陈胜坚守了一个多月,眼看就进入了寒冬腊月,城内粮草不继,外面的救兵又没有音信,无奈之下,陈胜只好退守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

没想到,他还未在下城父站稳脚跟,就被最信任的车夫庄贾所杀害了,接着,庄贾将下城父拱手献给了秦军。

秦武王嬴荡和秦二世胡亥(古代历代帝王二)(8)

虽然陈胜的部将吕臣很快就收复陈城,处死庄贾,但陈胜和吴广建立的张楚政权已不复存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就被消灭了,不过,其他的起义军依然前赴后继,抗击胡亥的暴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