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女孩在向日葵地里微笑(向日葵的微笑)

国外女孩在向日葵地里微笑(向日葵的微笑)(1)

李凤仙

林清玄在《温一壶月光下酒》里有段关于喝酒的精绝描写。他说喝酒是有哲学的,且有上乘、中乘、下乘之分。字里行间能引起不少至爱杯中物共鸣的,我认为应是林清玄的上乘喝酒法。他侃侃而谈上乘饮酒无需菜肴也四季风趣:“春天的时候可以面对满园怒放的杜鹃细饮五加皮;夏天的时候,在满树狂花中痛饮啤酒;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共海棠俱醉;冬寒时节则面对篱笆间的忍冬花,用腊梅温一壶大曲。”记得当时读至此,似乎自己也立即由“几粒花生米一盘豆腐干”和“三五好友天南地北”的中乘喝酒人升华至“一个人独斟自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宁静致远的上乘喝酒人。

感叹林先生之超凡脱俗烂漫无边,再往下深读,不觉面前铺出一条花香四溢的人生跑道来,原来“温月光下酒”喝的是人生哲学,喝的是处世之态:生活本身就是一杯酒,但如何喝出李清照的淡;柳永的甜;东坡的烈;陶翁与太白的狂饮细品皆可的浓淡相宜,我以我凡夫的心性估摸:没有宠辱皆忘,胜之坦然败之淡然的如谷襟怀,喝酒也许只能喝杯盘狼藉作乐寻欢的格调,而对花独饮,对月自斟,甚至以诗词下酒的性灵情趣,恐怕没有“几分天分的人”是难以喝出“大江东去”与“晓风残月”的极致境界的。

宋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似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28),苏轼被贬谪黄州后三年时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有如此胸怀,岂需煮月下酒,已经无需任何下酒之物,便可气吞山河了,何况浊酒一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载:“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我想,若非其心性已达“宠辱皆忘,”心胸开阔如海,怎可体悟习习和风里举杯痛饮的喜气洋洋?此为胸怀鸿鹄志之人的大起大落人生正向歌,置身于峰谷浪尖均豪放不羁,其精气神可钦可赞。燕雀如我的活得无波无澜,日子也撒欢儿往前跑,打个盹发个呆的当儿,就双鬓染霜,眼眉覆暮。活至这份儿蓦然回首才吃透庄子的“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所幸,为时未晚也。

与跑友感慨生活中不知可有哪些天分极好的人可以把日子过得如此苦乐不执着、成败不牵挂,甘于平凡,世事浮云一笑置之,在薄凉无情的世界里依然把日子过得温暖如春,任何时候都可以和自己从容举杯。她斜睨我一眼,音量也骤然提高,仿佛嗔责我的忽略:“我们的父老乡亲啊!”

我有瞬间过电的震颤,天天与这些与世无争的父老打交道,怎可以对他们的勤劳勇敢,敦朴厚道,乐观坚韧熟视无睹?

每天像热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痴心土地的父老,的确是名副其实的上乘喝酒之人啊。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惬意的时光就是一盏温暖的灯,老伴炒几个应季的菜,一杯清酒。无关乎外界风云跌宕,无关乎朝野政事,抿一口酒,滋味深长又是一寸期望,喝一杯底儿干,温暖了五脏六腑又是一线未来的光。老百姓只爱话桑麻,只知人勤地不懒。白天的辛劳,收成的优劣,都拎得起放得下。关起门来,只对酒盅谈品种改良,谈下季如何规划。即使遭受天灾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不会沉沦悲怆,做好补救抢种,依然满怀憧憬地独自喝个脸热耳酣。一觉醒来,打开门窗,新露又在眼里闪烁,不灭的希望又在宽厚的胸腔里擂响。荷锄提锹,担水施肥,绘就一幅幅任何高水平的画家都无法创作出的生命绝唱,有生命蓬勃的激越,有沁入心脾的芳香,还有目睹生命萌发的狂热欣喜与生命终结的敬畏与参悟。

这让我想起一同事有天清晨赠我一朵向日葵花,这应该是观赏向日葵,幼孩巴掌大的脸盘,小圆镜似的萌哒,四周黄得清澈明朗的如绸花瓣,盈盈而放。插入瓶中,置于幼儿园廊外窗台,仅以清水喂喂断茎,一个星期过去了,居然还能早晚从东到西逐日而望。花盘里蝶翅尖儿般的蕊原本根根含苞,却渐渐绽放,澄澈明快的亮黄依然活泼可爱。这朵静静追踪阳光的向日葵似乎成了走廊里一个小小的驿站,过往师生都忍不住驻足凝望,有些孩子甚至忍不住亲亲那温暖的花瓣,然后心满意足地跑开,向日葵也成了孩子们的小太阳。有天踏入幼儿园大门,远望窗台,向日葵居然像一张浅笑安然的脸正迎着一身阳光的我,我不觉一怔:向日葵的微笑是那么温暖静谧却倔强有力,似乎无视于自己已无根无叶,不久即会玉殒香消。

我端坐案头,清凉的风把孩子们入园时的声声问好送进了静悄悄的活动室,随后天籁般的童音便四处回荡。我忽然心里前所未有地亮堂起来,其实,已经有很多“向日葵”开放在我的身边:稚嫩的无忧无虑快乐成长;成熟的尽管颠沛奔忙也像蜜蜂一样不负时光。也不乏一群生活中的勇士,无惧岁月中的任何突然变故,用“温月光下酒”的境界,让自己开放成一朵朵微笑的向日葵。

我一同学,准确地说是同桌,去年罹患泌尿系统中度恶性肿瘤,切除一肾。两个孩子均在读大学,不到五十的年龄,自身身心遭受的巨大打击与治病给家庭带来的重创,两个正在求学的孩子的学费,这些山一样的压力,会不会压垮这个曾经家中经济顶梁柱的同窗?几位前往医院看望的同学都忧心忡忡。

可是,到了病房,这个一直在上海外滩从事装璜工作的同学却出乎我们意料,不仅精神抖擞,案头还摆放着几本书。寒暄一阵后,他和平时一样谈笑风生,还风趣地说,平时光一门心思挣钱,书都抛荒了,正好现在有大把时间读读书填填词(同学少年时酷爱古诗词)。我差点泪奔,他一定是撑给家人亲朋看的,内心里肯定恐惧、悲观不一定像外表这样坚强。

后来,我们都佩服又释怀,同学不仅严遵医嘱科学饮食规律运动。康复后,尽管无法重操旧业(他也只有木工技艺),但一直没有颓废,积极锻炼,现一边帮替在服装厂打工的妻子做好一日三餐,接下厂里剪线头等技术要求不高的活。常在他朋友圈里看到他拍的花草树木,仿佛一枝一叶里都是生活的激情与抗争的力量。偶尔还有他的幽默风趣的打油诗与填词,似乎每个字每个词饱含着灿烂的阳光,都是清风明月的恬淡。常想,这是看透红尘而不是看破红尘的彻悟啊!

曾听一医界甚有权威医术非常精湛的神经科医生和老父聊天,大体意思为:其实大部分病人是自己把自己吓死了,医生治病一靠手艺,再靠运气,最幸运的靠病人意志。许多病人病愈出院了,家属都对医生千恩万谢,我常说不谢我,要谢谢你自己,是你自己战胜了病魔。父亲不同意:不能如此说,没有医生准确判断,无误拿药,哪会自己好呢?医生在开药的空隙里不遮不拦地说:“我一直认为对病人是三分治七分养,这个养专指意志力与心态。所谓,做自己的太阳,哪儿都是温暖与光明,有些人生鸡汤也不是没有道理。人不能讳疾忌医,但也不可患得患失,甚至杞人忧天。不少人一点小问题便疑神疑鬼搞得鸡犬不宁,然后求医问神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搞得鸡飞狗跳,最后东折腾西折腾导致鸡飞蛋打。其实,他是没病找病,精气神垮了,自己把自己折腾死了。”他的办公室再苦大愁深的面孔都忍不住笑出轻松来。

医生也不尽是一张白外套样的脸,呵呵!

父亲朗声大笑,仿佛不是来咨询病情,而是探讨人生心态。他深有同感地与大家分享了一个精气神战胜病魔的故事,话说病房里曾有两个病人生了同样的病,一个是某局局长,一个是农民。每天两人都有亲友探望,局长的亲友都会安慰:安心养病,家里事不用担心,领导下属也宽心:安心治疗,工作有我们。农民家里人来的不多,大体都说:可一定好起来,那么多田地,两个孩子学费呢。老婆一静下来就要问啥种子该种下了,什么庄稼该打药施肥了。结果是,出院后不久,局长因“不用担心”去世,而农民因操不尽的心依然耕田种地。不管故事是真是假,但道理却与上面医生的话异曲同工:人的精神气非常重要,心的动力十足自然疾病少登门,病人如此,健康人更不能不能让精气神跑偏甚至逃亡,心中开满向日葵,自然活得轻松自在有滋有味。

突然很庆幸自己,小小的欣喜都让自己感觉处处向日葵开正旺旺地开出亮眼的花:一片草地的萌发;一朵花的盛开;一只蜻蜓从我发髻掠过;一篇小文变成铅字;学一支新舞;每天呼吸干净的空气晨跑;与闺蜜喝一杯咖啡……

有人问我,你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怎么还能做到快乐地健身,安静地读书,写出精美的文字,还欲偷学人家上乘喝酒之人“对花喝酒”?是的,到我单位去过的人都知道,我的工作时间安排是以分计算的,但是,已经看不到我会手忙脚乱气急败坏,我的确在收放自如里觉得生命无限美好,日日都有向日葵的微笑,所以,闺蜜趣说我“人家皱纹是岁月刻出来的,你的皱纹是笑出来的”并不是完全笑谈。

向日葵生命力旺盛,不娇气好养活,热爱阳光,勇于追赶,日久天长,自己也成了别人活色生香的太阳。不仅向日葵如此,人亦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