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神经通路(人体解剖学植物神经)

植物神经

人体解剖学神经通路(人体解剖学植物神经)(1)

植物神经系统(VNS)是内脏神经纤维中的传出神经、也称自律神经[1];植物神经系统掌握着性命攸关的生理功能:如心脏搏动、呼吸、消化、血压、新陈代谢等。

植物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一个控制系统,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地调节身体机能,如心率,消化,呼吸速率,瞳孔反应,排尿,性冲动。 该系统主要是控制“应激”及“应急”反应。[2]

分类

交感神经是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概括为产生应激作用,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副交感神经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虽不如交感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也有相当关系。它的纤维不分布于四肢,而肾上腺、甲状腺、子宫等具有副交感神经分布处。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维持安静时的生理需要,多数扮演休养生息的角色。其作用有3个方面:

①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

②引起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

③消化腺分泌增加、增进胃肠的活动,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膀胱收缩等反应,性器官分泌液增加。[3]

肠神经系统相比起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肠神经系统受中枢调节不多,比较独立。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一般来说起相互抵抗的作用(例外:唾液分泌)。

区别

中枢部位不同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第一胸节至第三腰节的侧角,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副交感核,脊髓第二骶结至第四骶结以及骶副交感核。

周围神经节的部位不同

交感神经由侧角发出的节前纤维随脊神经前根和脊神经一起出椎间孔后离开脊神经,到达交感干神经节。一部分在节内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离开交感干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到四肢和体壁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大部分节前纤维在交感神经干内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不再加入脊神经,而在各动脉周围形成神经丛,随动脉分布到头、颈和胸腹腔的器官和腺体。而副交感神经自中枢发出的节前纤维在副交感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到平滑肌、心肌和腺体,副交感神经节一般都在脏器附近或脏器壁内,节后纤维短。

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

交感神经兴奋时,腹腔内脏及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加强;支气管平滑肌扩张;胃肠运动和胃分泌受到抑制;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散大等。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减慢减弱;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运动加强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瞳孔缩小等。一般内脏器官都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这两种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抵抗的,但在整体内两类神经的活动是对立统一互相协调的。

交感神经的活动比较广泛,副交感神经的活动比较局限,当机体处于平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占优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能量的补充,有利于保护机体。当剧烈运动或处于不良环境时,交感神经的活动加强,调动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力提高适应能力来应付环境的急剧变化,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红色部分为交感神经,蓝色部分为副交感神经

参考资料

[1] 自律神经.百度百科 [引用日期2014-04-09]

[2] Schmidt, A; Thews, G. W. Human Physiology (2 ed.).New York:NY: Springer-Verlag,1989:333–370

[3] 王蕾.女性与内分泌失调 .实验研究,2002

人体解剖学神经通路(人体解剖学植物神经)(2)

人体解剖学神经通路(人体解剖学植物神经)(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