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官在古代(趣谈古时的新郎官)

国考报名如火如荼,据数据统计,截至29日9时,已经有635113人通过了报名审核,平均竞争为44:1,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一直以来,国考都凭借它的特殊性质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更是有人戏称国考就是今天的科举,而小书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国学知识,就和古代的科举有关

新郎官在古代(趣谈古时的新郎官)(1)

众所周知,“新郎官”一词如今与“新娘”相对,被用来泛指那些新婚的男子,新娘和新郎官合起来就被称为“新人”。然而少有人知的是,“新郎官”在古代原意指的新科进士,即有点类似于现在成功国考上岸的“公务员”

就让我们从意义丰富的“郎”字说起。

在古代,“郎”是对一般男子的尊称,诗仙李白就曾在他的著名诗篇《长干行》中写道“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诗中的“郎”,指代的便是男子。

新郎官在古代(趣谈古时的新郎官)(2)

同时“郎”“郎官”,也是一种官名。

《后汉书·桓帝纪》中记载,郎官,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也。

从战国时期开始,人们把负责护卫陪从、随时建议的帝王的侍从统称为“郎”“郎官”,这种称谓甚至一直沿用到清朝,而从汉朝开始,“郎”便成了一般官员的代名词

古时官贵民贱,世家权贵和寻常百姓之间,横亘着一条难以逾越的天堑,一直到了隋朝出现了科举制,寻常百姓才有了改变出身的机会。

新郎官在古代(趣谈古时的新郎官)(3)

科举选官制度从隋朝开始,到唐代愈发完善,而那些考中科举的人,也就有了做官的资格。

唐代时期,六品以下的官员都被统称为“郎”,而那些新被录取的进士,也多被分配到朝廷中担任校书郎、秘书郎等“郎”职,所以,人们就把那些新考中进士的人称为“新郎官”了。

俗话说,“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在封建社会里,“成家”和“立业”几乎是并称的两件大事,男子娶妻,也就和考中进士一样荣耀。

新郎官在古代(趣谈古时的新郎官)(4)

在人们心中,“入仕为官”和“成为丈夫”都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考中科举是“登科”,那么娶妻就是“小登科”,因此,娶妻的男子也就沿用了“新郎官”的称呼。

《明史·舆服志》甚至还有记载,“庶人婚,许假九品服。”意思就是说,在明朝的时候,普通的男性百姓也可以在结婚当天穿上朝廷九品官员的“官服”。

新郎官在古代(趣谈古时的新郎官)(5)

一个司空见惯的“新郎官”,却浓缩着华夏上千年的历史文化、民俗习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人叹为观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