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女儿寻找春天特有的香椿(这6种树上的嫩芽)

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很多树木都萌发了新芽,逐渐披上季节的盛装,装扮着美丽的春天。这其中有很多树木萌发的新芽可以食用,不仅味道鲜美,还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春天这种枝头上季节性很强的美味,充满了春天的味道,不容错过。阳春三月,到了春天吃野菜尝鲜季节,以下这6种树上的嫩芽,充满了春天的味道不容错过。

带着女儿寻找春天特有的香椿(这6种树上的嫩芽)(1)

1、香椿芽

说到品尝春天的味道,香椿芽肯定不容错过。这种嫩芽不仅味道鲜美,具有独特的芳香味,而且食用价值很高。所以,这种枝头上的嫩芽,是众多人喜欢的一种美味。鲜嫩的香椿芽的从树上采摘下来后,吃法也是多样化,可凉拌、烹炒、油炸、干制、腌渍等。

但是吃香椿芽的时候应注意!俗话说:“香椿吃嫩不吃老,吃芽不吃叶”!这是因为越嫩的香椿芽含有的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越少,老叶片中这种有害物质含量越大。所以,吃香椿芽的时候,为了减少这种有害物质,即便是嫩香椿芽,人们通常也会经过焯沸水,减少这种有害物质后,做美食吃更安全放心。

带着女儿寻找春天特有的香椿(这6种树上的嫩芽)(2)

2、花椒芽

说起花椒芽,就让人想起它那具有独特风味,麻香宜人,开胃爽口,是春天芽菜中的珍品。以前只能在春天树木发芽的时候才能吃到,时令性很强。据说在旧时曾被列为宫廷贡品,供宫廷贵族享用,可见花椒芽的食用价值不一般。

花椒芽含有多种维生素,有益于人体健康。最特别的是,花椒芽具有花椒独特的麻香味,不仅开胃且解毒又活血,所以花椒芽这种春天的珍味,越来越受大家喜爱。采摘花椒芽需要注意的是“吃嫩不吃老”,老的花椒叶失去了鲜食的价值。

每到春天花椒树发芽的时候,想吃就要及时采摘食用,可凉拌可裹蛋清油炸,风味独特,不容错过。

带着女儿寻找春天特有的香椿(这6种树上的嫩芽)(3)

3、榆钱

当春天的春风吹来第一缕绿色,榆树上的榆钱就一串串地缀满了枝头。因榆钱外形圆薄如钱币,故而得名榆钱,又因为其谐音“余钱”,而且可以食用,所以自古以来,每当春天榆钱挂满枝头的时候,人们会趁鲜嫩采摘下来,做成各种美味进行食用,不仅可以充饥,寓意美好又能品尝春天的味道。

在《齐民要术种白杨》中记载:崔实日:“二月榆荚成,及青,收干以为旨蓄。”色白,将落,可做瞀就是榆酱。在《食疗本草》残卷中对榆荚的食疗作用记载:“榆钱性稍辛,能助肺气。杀诸虫、下气、令人能食,又心腹间恶气、内消之。陈滓者久服尤良。”可见,榆钱不仅能够食用,而且还有不错的食疗价值,因此到了春天,有机会不要错过这种美食。

带着女儿寻找春天特有的香椿(这6种树上的嫩芽)(4)

4、枸树穗

说起枸树这种生长速度快,萌芽力、分蘖力和适应性强、分布广等特点的乡村常见树种,给人们留下更多印象的是这种树雌花序球形头状,成熟时橙红色,肉质,非常容易招蜜蜂等虫子,也是鸟儿的美食。

实际上枸树不起眼的雄性花序,成长条穗状,有点像柳花穗,颜色暗绿。在民间也和榆钱一样,是春天不可多得的食用美味。

每年春天构树穗出来的时候,方便的话可以采摘回来洗干净,炒菜、做汤,或者凉拌都行。个人吃过最多的还是把枸树穗洗干净后打入鸡蛋,和面做蒸菜,蘸着蒜泥或者辣椒油吃,味道美极了。

带着女儿寻找春天特有的香椿(这6种树上的嫩芽)(5)

5、刺老芽

刺老芽通一般所指楤木。顶芽比香椿芽粗壮,味道不仅清香鲜美、香甜醇厚,而且嫩芽中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中各种氨基酸总含量最高,是蕨菜的2倍。可以说这种山野菜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极高,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是颇受大家欢迎的一种食药两用有机山野菜,素有“山野菜之王”的美誉。

所以每到春节萌芽的季节,刺老芽萌发的幼茎嫩芽,在乡野间像蕨菜一样成为了大家竞相采摘的山野菜。春季萌芽后采摘嫩芽,掰去顶芽,然后冲洗干净,可以炒鸡蛋或炸制食用。增加食欲又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是春季不可多得的美味。

带着女儿寻找春天特有的香椿(这6种树上的嫩芽)(6)

6、桑芽

人们知道桑叶养蚕,也有人知道有桑叶茶,还有专业人士知道桑叶有着不错的药用价值,对流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见桑叶中含有对人有益的物质。而桑芽就是桑树春天萌发的嫩芽,用来做菜食用,不仅品尝了春天的味道,对人体的益处不言而喻。

当桑树在春天开始萌芽的时候,就可以采摘桑树枝头上的嫩芽,回家冲洗干净,做美食享用。做法和以上枝头上的嫩芽有很多相通之处,可沸水焯过做凉拌菜,炒菜做汤等。

带着女儿寻找春天特有的香椿(这6种树上的嫩芽)(7)

小结:春天正是吃野菜尝鲜的季节,由于这6种嫩芽来自树上,所以采摘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再者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这6种产自树上的芽菜突出一个“嫩”字,说明老的叶片食用价值大大降低、甚至失去了食用价值。所以在春天里吃产自树上的芽菜要趁早,错过又是一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