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新城区有什么发展的项目(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区你了解多少)

呼和浩特新城区有什么发展的项目(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区你了解多少)(1)

新城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东北部。始建于清朝乾隆四年(1739年),是由清代建造的“绥远城”俗称“新城”而得名。全区总面积7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55平方公里,农区和山区645平方公里。北面和东面以大青山为分水岭,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和乌兰察布市交界,南面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接壤,西面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毗邻。2013年全区总人口58万余人,有汉、蒙、满、回等30个少数民族,是满族聚居区。

2017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呼和浩特新城区有什么发展的项目(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区你了解多少)(2)

历史沿革:

舜时,今新城区与呼和浩特其他地区称“并州缴外”、后又称“冀州缴外”地,当时为荤粥族所在地。

夏、商、周时期,主要是“荤鬻(yù)”、“鬼方”、“猃狁”等北方少数民族在此狩猎游牧。

春秋战国之际,荤鬻、鬼方、猃狁各族的名称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史书中出现的“戎”和“狄”。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革新政治、军事,学习北方游牧民族之所长,胡服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等民族,“置云中、雁门、代郡”,这里成为云中郡的一部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新城地区仍为秦云中郡属地。西汉时期,现新城区属云中郡北舆县辖地,部分农区属云中郡武泉县(今塔利村东北)辖地。公元340年,鲜卑族拓跋氏建立代国政权,设“盛乐都城”(今和林格尔县土城村北),现新城地区属盛乐城管辖。公元386年,拓跋珪改代称魏,史称北魏。公元389年,北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将归顺于北魏的敕勒族安置在这里,呼和浩特地区始有“敕勒川”之称。

公元六世纪中后期,隋朝将呼和浩特地区划归榆林郡管辖。唐朝初年,在呼和浩特地区设云中都督府和定襄都督府,此时的新城地区为定襄都督府辖地。以后,唐王朝又在呼和浩特地区设立云中都护府、单于大都护府来管辖云中、定襄。

五代十国时期,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后,占有该地区,时属西京道丰州管辖,并在丰州城(今白塔村北)设立西南路招讨司。

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金袭辽制,呼和浩特地区仍称丰州,新城地区属丰州富民县范围内。

元代忽必烈统一中国后,新城地区仍为丰州的一部分,属中书省大同路管辖。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蒙古阿勒坦汗率土默特部落进驻丰州地区,自此丰州地区又称“土默川”。隆庆六年(1572年),阿勒坦汗修建“库库和屯”城(今呼和浩特旧城)。万历三年(1575年)竣工后,明廷赐名“归化”。新城地区为归化城之辖区。

1644年,清朝建立。清朝为巩固其在北方的统治,于雍正十三(1735年)年议定在归化城东北建造新城(绥远城)。乾隆四年(1739年)六月竣工。此“新城”即为今新城地区的主要部分。乾隆六年,设统治机构归绥道,隶属山西巡抚管辖,是山西诸道之一。

1912年(民国元年),“归化”、“绥远”两城合并为“归绥县”。1914年(民国三年),绥远与山西分治,设立“绥远特别行政区”,改绥远城将军为行政长官。同年7月,改行政长官为都统。1929年(民国十八年),改绥远特别行政区为绥远省,改都统为主席,省府设在原绥远城将军衙署内,并改归绥县为归绥市。市内下辖四个区,原绥远城区、火车站归第一区管辖。1937年10月,日寇侵占归绥,改归绥市为“厚和浩特市”。抗日战争胜利后,厚和市复称归绥市。全市设六个区,原绥远城区为第五区、火车站为第六区。

1949年1月28日,中国共产党重新组建了归绥县委和县政府,当时的县政府在陶卜齐、榆林一带设一区;在保合少一带设一区,今新城区农区多属二区管辖;在太平庄一带设三区,今新城区部分农村属三区。

1950年1月20日,和平解放后的归绥市人民政府成立,原旧住房机构基本没变,城区仍设6个区,下设6个公区,都是市人民政府派出机关。1951年,归绥市人民政府决定全市设4个区,7月3日,将原新城的五区和火车站的六区合并,改为归绥市第一区,在火车站设有办事处。区政府驻关帝庙街。

1952年6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由张家口迁到归绥市,8月1日,内蒙古军区和绥远军区合并,编为“蒙绥军区”。1953年11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绥远省政府合署办公。11月8日,归绥市第一区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区正式改称新城区。

1954年4月25日,将归绥市改称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为市辖区之一。新城区建制未变,区政府迁往建设西街。

1955年,新城区人民政府改称新城区人民委员会。1966年8月20日,新城区更名为“东风区”。1973年,东风区机关迁往新城西街。1979年3月20日,恢复“新城区”称谓。

1980年,召开新城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城区人大常委会和新一届人民政府。1984年,组建政协新城区委员会,同年7月,农村人民公社改称为乡人民之福,生产队、生产大队改称为自然村或村民委员会。

1999年7月1日,呼和浩特市调整市辖区行政区划,把原属新城区的人民路、大学路办事处及中山办事处、东风办事处、迎新办事处部分管区划归赛罕区(原郊区),将原属呼市郊区(赛罕区)的毫沁营、保合少、小井三个乡全部及巧报乡、罗家营乡部分农村划归新城区管辖。至此,新城区共辖7个办事处、3个乡人民政府。

2001年4月机构改革,新城区对农区三乡继续了新的划分,将毫沁营乡改称毫沁营镇;撤销小井乡划归保合少乡管辖。自此,新城区形成辖有城区七个街道办事处,农区为一乡一镇的新行政组织格局。2002年新城区政府迁到呼伦北路,成吉思汗大街9号。2003年。新城区将1乡1镇7个街道办事处的村委会调整为30个,社区居委会调整为60个。

呼和浩特新城区有什么发展的项目(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区你了解多少)(3)

名胜古迹:

新城区主要的名胜古迹有大窑文化遗址、古长城遗址、塔布罗陀汉墓及塔利古城、红山口摩崖雕刻、公主府、将军衙署、新城鼓楼、阜安门遗址、阿王府、满族民居、成吉思汗影视城等。

新城区主要的教育基地有革命老区、内蒙古革命烈士陵园、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多松年故居、新城区国防教育中心、新城区素质教育基地等。

呼和浩特新城区有什么发展的项目(内蒙古呼和浩特新城区你了解多少)(4)

文化风俗:

新城区以蒙、满、汉为主的各族人民在新城区创造出了多彩丰富的民族风情。

从历史上讲,新城区的蒙古族主要以土默特部为主,自十六世纪初定居土默川以来,形成了图特的风俗习惯;同时,新城区又是满族聚居区,自乾隆中叶起,准许八旗官兵携带家眷长期驻防,此后大量满族居民便逐渐定居绥远城,呼和浩特地区的满族人民依然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民族风俗;古路板的二月二龙灯节更是延续了三百多个春秋。

保和少乡古路板村是一个蒙汉聚居的村庄,每年农历二月儿都要举行一次颇具规模的民间龙灯节,龙灯节持续三天,主要有绕九曲、唱大戏、庙会交流三大活动。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地名命名的意义通常认为是地名的字面所表达的含义,它是人们为地命名时的着眼点,或者叫命名的因由或理据。地名是社会的产物,它的命名、演变始终都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没有航海知识的积累和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就不会有像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的名称。地名由少数人称说到为广大社会成员所公认,要经过一定的传播和筛选过程。


本文由梦里草原头条号运营者整理编辑;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或收藏;

最重要的是记得点关注;

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同时我们更希望您的纠错和指正;

谢谢!

运营者(梦里草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