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球 仙人掌(仙人掌的菊与刀)

青 色植物身上的刺千奇百怪,有如椽之刺,也有纤细如绒的毛刺;有植物茎上的刺,也有叶上、花托上、果实上的刺;有直刺,也有带钩的弯刺;有由叶子退化而成的刺,由茎演变成的刺,也有植物由表皮形成的刺……这些刺的大部分作用是自我保护,还有部分是为了把种子传播到远方,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仙人球 仙人掌?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仙人球 仙人掌(仙人掌的菊与刀)

仙人球 仙人掌

青 色

植物身上的刺千奇百怪,有如椽之刺,也有纤细如绒的毛刺;有植物茎上的刺,也有叶上、花托上、果实上的刺;有直刺,也有带钩的弯刺;有由叶子退化而成的刺,由茎演变成的刺,也有植物由表皮形成的刺……这些刺的大部分作用是自我保护,还有部分是为了把种子传播到远方。

去野外考察植物,身上有几道划痕是常有的事,且经常不经意间把植物的刺带回家,我谑称这些刺为“勋章”。那日,从平潭老家回来,身上带了几种“勋章”——衣物上沾满了白花鬼针草的“针”,脚底一根3厘米长的柘树刺横穿鞋跟,差几毫米刺到肉;手心扎着数根细密的、几乎肉眼看不见的仙人掌的刺。

小时候,邻居家种了好几排无花果。尽管我们家也种无花果,但常常还没熟就被我们摘个精光。但邻居家不一样,他们的地里围了个仙人掌篱笆,让我们怎么都过不去,只能眼巴巴看着那些果实日益膨大成熟,却无法触及。偶尔一两枝树枝从篱笆上伸出,我们便喜不自禁地用各种工具偷摘,椅子、扁担齐上阵。摘得无花果,但也被它的“守护者”仙人掌刺得哇哇叫痛。

但更多时候,我们是去摘仙人掌的花时被刺到的。仙人掌的花,实在太美了,冒着被刺的危险也要摘。仙人掌的刺有两种,一种长刺,如鱼骨般尖长,黄色,长1~2厘米;一种细刺,棕红色,绒毛状,肉眼不易见。长刺一般能避免,细刺却像躲在暗处的“锦衣卫”,阴险得很,总是趁你不注意抹你一下,等你回过神来,已经着了它的道,怎么拔也拔不下,看不见摸不着,却刺扎着。

长刺在明,细刺在暗,二者共同护卫仙人掌花周全。我常觉得,这就是仙人掌的花开得格外娇艳的原因。它的黄色花瓣如丝绸般光滑,有时抚摸它,又有青花瓷般的蜡质感。更多时候,我把它看成大朵的蜡梅,如冬日织在胸口上的阳光,看着看着,心中便会升腾起不可名状的温柔和温暖。令人称奇的是,仙人掌的花不但受蜜蜂青睐,也是黄蜂的心仪对象,经常看到大黄蜂绕着仙人掌花纷飞。这里有什么奇特的奥秘吗?

童年的我,甘愿冒着被黄蜂蜇、被仙人掌刺的危险,也要采一朵花回家,只为看看这么美的花里面是什么样的。解剖仙人掌花是技术活。花托上很多细刺,手不能抓在花托上,可又舍不得把手捏在花瓣上——那花瓣太娇嫩,怕不小心伤了它,影响它的美。解剖一次积攒一次经验,最后总结出,把手指放置于小窠之外的外皮上才会减少刺伤。饶是如此,还是经常被刺。

时光如白驹过隙,童年记忆渐渐模糊。直至有一日听几个花友说,在东南亚一带经常有仙人掌果在街市上售卖,可以吃。我大吃一惊,从小到大陪伴的“小伙伴”竟然能结果,我却浑然不知。之后,听说在平潭某山头上长着很多仙人掌果,便驱车赶回。果然,一棵棵一人多高的仙人掌的叶状肉质茎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仙人果”。

仙人掌果成熟时外皮紫红,看起来很像火龙果,令人垂涎。实际上,它的果实不到普通火龙果的三分之一,种子体积却是火龙果的数倍,吃起来酸酸甜甜,没多少果肉,且果皮有刺,难怪我们这没人愿意吃。那一日,我从老家带回两三斤仙人果,寄给了几位远方花友,颇有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欢欣。那也是阔别家乡三十年后,再次被仙人掌刺到手,并勾起童年被刺记忆的一天。

窃以为,仙人掌的黄色花与它的刺,就像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笔下的“菊与刀”:一个柔嫩娇媚,一个又黩武好斗;一个温婉柔弱,一个又坚忍不拔。柔软到让人心生悲悯,坚韧到所向披靡,将二者统一,并发挥到极致,就是毕生要修炼的功课。

作者:

来源: 福建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