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的本质是什么(人口红利是什么)

人口红利,经济学术语,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简而言之就一句话,人口红利就是一个国家廉价青壮年劳动力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少。再用更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说就是一个国家廉价农民工多,拿退休工资吃养老金的人少。

人口红利的本质是什么(人口红利是什么)(1)

模切工作室:目前人口问题的本质是人口结构问题。

人口问题早已成为网络热门话题之一,不同地方政府,不同专家学者,不同阶层网民,大家如今都站在自己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在思考这个问题并发出不同的声音。想想也是有意思,我们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有14亿人口,我们的中学地理课早就告诉我们虽然我们地大物博但是我们各种人均自然资源(无论是油气,森林,耕地等等)并不丰富。我们曾经为了人口太多伤透脑筋,如今又为了出生率下降操碎了心,真是感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我们发现网上有一部分人到现在都还没搞清楚中国人口问题的本质,他们只是觉得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率下降而天天忧心我们人口在变少。其实中国的人口问题从来就不是数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造成今天人口结构问题的原因也很简单:

  • 1.改革开放之前,人多力量大导致那个时期新生人口爆增,50后60后都处在人口爆发增长期。所以很多70后和80后的父母都是兄弟姐妹众多,本人的父亲就一共有8个亲兄妹
  • 2.改革开放之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导致新生人口率猛降,70后80后90后都处在人口猛烈下降期。所以这三十年出生的小孩独生子女众多,本人也是独生子女中的一员。

上述的人口发展趋势导致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廉价劳动力众多,而中国经济在那个阶段也处在融入世界的飞速发展期。本人曾记得上世纪90年代在我们老家内地某县城,当年县劳动局经常也会代替沿海某些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和批量招工,那时很多没读大学的年轻劳动力出去打工有的还送礼走后门!这种情况在今天看来恐怕是难以想象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后(大概2010年之后),这个阶段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高速增长已趋于稳定成熟发展阶段,而之前贡献最大的50后60后劳动力们在这个时期开始逐渐步入中老年阶段。但是70后,80后,90后的劳动力总数没有随着经济大幅增长而增长,这时所谓的人口结构问题就逐步显现。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抱怨招工越来越难,招到工要长期留住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这个阶段调了头变成介绍进厂还会物质奖励。其实这个时期工厂招工难的问题除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断层外,还有互联网飞速发展带来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等原因,尤其是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向一些新兴行业导致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更是年年为招工头痛。

人口红利的本质是什么(人口红利是什么)(2)

模切工作室:专注制造业模切材料发展二十年。

经过上文阐述我想大部分人应该很清楚人口红利的本质是什么,还有我们国家的人口红利发展变化。这十来年尤其是某些专家学者不断推波助澜,危言耸听的夸大人口红利的好处和危害,由此导致我们整个社会经济转型步子迈的谨小慎微。其实按照世界规律而言,越是发达国家文明社会基本人口增长率越低,出生率也越低。越是落后国家封建社会基本人口增长率越高,出生率也越高。但是别人并没有因为所谓的人口问题就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别人的经济发展依然在稳步向前。根本原因就是别人早已从“人口红利”走向了“人才红利”,世界头号发达国家美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美国建国历史并不久,更谈不上什么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它的本质就是个移民国家,尤其通过一战二战后吸纳全世界人才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而我们国家的深圳能发展起来的道理其实跟美国类似,深圳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本地人口很少,完全是国内移民聚集起来的城市,但是深圳照样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创新型城市。

人口红利的本质是什么(人口红利是什么)(3)

模切工作室:心之所向,一往无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今天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环境下,在我们不断喊出新时代发展创新型社会经济的宏大目标下,我们不应该继续提倡所谓的“人口红利”,更不应该避难就易的老去想已经过去的“人口红利”。我们全社会应该真正聚焦“人才红利”,真正在新时代各行各业发展更多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术。所谓进入新时代就是标志着我们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走向一个更高层次更高要求的新阶段,就算前面是千难万险我们也应该迎难而上毫不畏惧,而不是像某些专家学者一样天天就知道怀念过去遍地廉价农民工的时代,天天就想着继续创造“人口红利”追求低质量的社会经济发展!#知识迎虎年,开挂一整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