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

最近天气热起来了,大伙全都钻进了空调房懒得出来,可每到这时候,我就会想到一个问题:咱小时候为嘛不怕热呢?

同样是35度,同样是高温橙色预警,一帮一伙的孩子顶着大太阳去渣土操场上踢球,而支撑咱在似火骄阳下挥汗如雨的随身装备就三样:

两块砖头摆成的球门,五毛钱一根的冰棍,还有一双球鞋。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1)

来源@封面新闻

前两样都好说,但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很多人根本就没见过真正专业的“球靴”。

看到谁淘换来一双钢钉鞋,任由鞋钉在水泥地上擦出一路火星子,像脚踩风火轮一样一路牛逼带闪电时,就会不由自主投去羡慕的目光。虽然这玩意不是根本就不是踢球用的……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2)

现在不一样了,运动商店里的球鞋,颜色艳丽,款式新颖,想买哪个只要有银子就能买到。但是穿在脚上时,还是会怀念少年时代所穿的一二十块的球鞋,忍不住回忆逝去的激情岁月。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3)

01

天津人的童年战靴

天津流行的球鞋,一直都在变。

上世纪60至80年代,普及度最高的绝对是飞跃球鞋,而且趁着最近这几年的国潮风,飞跃又火起来了,街上总能碰到。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4)

图源@bear20080142

但各位要明白一个概念,最初“飞跃鞋”和“解放鞋”一样,只是鞋型的名称,并不是商标。到1958年,上海大孚橡胶厂才将“飞跃”申请为商标,所以“大孚飞跃”是正儿八经的国货。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5)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6)

80年代初期,谁要是穿双飞跃那就是贵族,每天把鞋擦得倍儿白,一点泥不沾,这种爱干净总被说是“轻浮”,其实就是别人眼红。

一个学生,如果在班里冲大家炫耀他有双飞跃球鞋的鞋票,不亚于今天富二代开辆玛莎拉蒂,绝对能吸引女生的目光。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7)

图源@bear20080142

那阵能跟飞跃叫板的,只有回力球鞋,而且它比飞跃历史更长。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8)

回力的风头甚至一度盖过飞跃,因为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老女排就是穿着回力拿的冠军。用现在的话说,女排就是带货王,靠着她们的广告效应,80年代回力的年销售额高达8亿,按当时的消费水平,几乎就是“人脚一双”。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9)

中国女排在第23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脚上穿的就是回力,1号主攻手郎平是天津人。

时间推移到90年代,女排陷入低谷,而甲A联赛、94、98两届世界杯彻底掀起了足球运动的狂潮,相比于排球,足球更容易普及,但不论是飞跃还是回力,对于爱好足球的男生而言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方口的太坤,纯白的爱脏,穿着踢球不但娘炮,弄脏了回家还得妈见打。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10)

这双老回力已经发黄了

于是,“疙瘩鞋”应运而生。

大博文,这个名字既古老又熟悉,在足球风靡中小学的时代,它生产的带有胶钉的球鞋,一度成为中小学生的标配。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11)

大博文!

尽管没有回力和飞跃鞋疯狂的全民普及度,但对于100%的80后、90后来说,他们的生命中,一定拥有过这么一双黑色球鞋。

02

大博文有多牛?

大博文和双星,是90年代到20世纪初球鞋的代名词,说买球鞋,没别的,就是他们俩。

没办法,它们实在太适合足球少年了。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12)

双星球鞋

尤其在90年代黄土高原一样的古老操场上,双星和大博文的疙瘩鞋完美适应场地。加之其进可增强抓地力,令你足下生根退可撸起裤腿,配上白袜秀小腿肌肉装逼

精神物质一脚抓,堪称经典。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13)

大博文也有飞跃球鞋,虽然有授权,但并不正宗

而相比于双星,大博文还要再高一个档次。因为双星脚感固然不错,但大博文的三点细节更让人赞不绝口:

脚尖处的胶皮形状适合走路,对脚的呵护是全方位的;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14)

鞋钉的形状和分布位置非常科学,穿起来舒适,控球效果完美;

乳黄色鞋底材质的耐磨性远高于同时期其他球鞋。

这些优势,足够让人忽略它前后容易开胶、以及不透气的缺陷,让人纠结的只有选择红色还是绿色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15)

所以,如果谁在当时新买了一双大博文,不亚于今天买了一双AJ,他一定会在大家卧槽!你买大博文了?!”“大哥我脚不臭,让我体验一下…”的羡慕和要求中,成为当天傍晚足球场上的焦点。

而在其他少年的心里,只盘算一个主意,那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妈妈接受一个观点:

“20块一双的双星和30块一双的大博文,真的有很大差距。”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16)

当然了,据微博某网友回忆,你要是去天大足球场门口小卖部买鞋,脚大还得加5块。

哪怕到了2011年,贴吧里的一位老哥仍旧因为自己穿着大博文,产生无与伦比的优越感,虽然他18块钱的大博文很可能是假货。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17)

10年前流行于贴吧的“穷B自嘲体”文风,用在大博文身上,却真假难辨,意境深远。

98年世界杯以后,天津孩子开始流行穿足球队服,在没有校服的年代,穿上一身五颜六色的尼龙队服,抱着一个掉了皮的破足球,脚蹬一双大博文,脚下生风,昂首阔步,威风凛凛。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18)

韩乔生老梗:7号队员夏普丨来源@纸钱

配齐这身装备,你就是王串场最靓的仔。

03

大博文之妙用

大博文固然是那个年代男生最拉风的鞋,但前文也说了这类球鞋的缺点,就是不透气。

所以,穿着大博文踢完球,那脚也臭的要不得了。

但是在那个娱乐方式非常原始的年代,臭球鞋坑里潮湿和腐败气味,也算是一种紧缺资源。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19)

要的就是这个味儿

如果为臭球鞋赋予价值属性的话,那在那个年代,它绝不会遇到类似今天石油价格跳水的困境。

因为,这个臭味的用处太多了。

80、90后的小时候,大概率玩过一种游戏牌。纸牌有不同的角色,其中有个小偷,如果他被捉住,那就会受到惩罚。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20)

惩罚的方式很多,有老汉推车(另一个抬起小偷的双腿在地上爬)、剁小耗子(用手猛剁小偷的大臂,会出现一个鼓包在动,非常疼)、叠罗汉(十分危险,容易把人压死)等等。

而最难以容忍的,就是氧气罐,方法把臭球鞋扣在口鼻上,而游戏里还有一个角色叫增减官,可以增加或减少扣在口鼻上的时间。

我清楚的记得,我们班里有个同学家里是炒崩豆的,个人卫生极差,所以他那双大博文也成为了最残酷的刑具,每次“小偷”被行刑后,都会泪流满面,痛改前非。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21)

另一种游戏牌

除了氧气罐,大博文的另一个妙用就是捂老根儿。

每到秋末,拔老根儿会成为天津孩子的主流游戏,但培养神根儿的方法有点重口味,必须说把叶柄放在鞋坑儿里,加速其“老根儿化”,而且越是汗脚臭鞋坑儿,效果越好,这种闷过的根儿,学名叫“老将”。我估计几乎所有男孩,当年鞋垫下都会放着好几个老将。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22)

网上有位同学,惟妙惟肖地描述了精心加工的过程,甚至专门提到了大博文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要选通体黄绿、又大又粗的根儿,收集十几根符合标准的备用。首先把这些根儿泡在水里,放在暖气或炉子附近,经过一夜烘烤,碗中水分所剩无几;

再将众根儿拿出,用湿毛巾包裹放回原处两三个小时;接下来是一个颇有难度的环节,这个环节要求加工者的脚够臭,越臭越好,这里建议大博文,亲测效果非常之好,将众根儿平分两份,置于球鞋的鞋垫之下;

三日过后将根儿取出,然后自己左右手互搏,将这些经过锤炼的根儿,采用淘汰制考核一番,比赛期间要注意在两根儿之间垫张软纸,以免相互磨损。”

可以说,这些开发出大博文神奇用法的孩子,应该算是“误入鞋途”了。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23)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博文和飞跃、回力一样,都完成了引领一代人时尚潮流的历史使命。

很久一段时间里,天津的孩子习惯只有在体育课时才把它拿出来,其余的时间一直放在讲台的抽屉里,老师每天闻着味在上面讲课。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24)

再往后鞋类产品越来越丰富,大博文并不优秀的外观,被越来越多的重视颜值的年轻人放弃,逐渐淡出了天津人的视野。

时间已经走完了21世纪的五分之一,现在已经是00后的天下。

往日那群飞奔的少年,都成长为大腹便便的中年油腻男了,那些球场上的“豪迈”、闷老根儿时的“智慧”、玩游戏牌时的“缺德”,也都随着大博文渐渐远离生活而消失。

大博文和双星的区别(每个天津人小时候都穿过)(25)

那些“英姿”,那双承载童年快乐的大博文,也许只有三两好友聚会的时候才会提起。

而当我们提起这双三十块钱的臭球鞋时,仍会忍不住回忆那段青葱岁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