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中盈利分析指标(什么是资本保值增值率)

什么是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是财政部制定的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十大指标之一,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了企业资本的运营效益与安全状况。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企业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扣除客观增减因素后同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该指标表示企业当年资本在企业自身的努力下的实际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财务效益状况的辅助指标。反映了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企业发展后劲越强。

财务报表中盈利分析指标(什么是资本保值增值率)(1)

那么,如何分析资本保值增值率?

真正意义的资本保值增值与本期筹资和其他事项无关,与本期利润分配也无关,而是取决于当期实现的经济效益,即净利润。因此,资本保值增值指标应从损益表出发,以净利润为核心。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初所有者权益 本期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资本保值增值率若为100%,说明企业不盈不亏,保本经营,资本保值;若大于100%,说明企业有经济效益,资本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增值。

例:某企业期初所有者权益5000万元,本期实现净利润1800万元,期末所有者权益6800万元。

资本保值增值率=(5000 1800)/5000×100%=136%

结果显示该企业通过本期经营,不但实现了资本保值,还使资本增值了36%,至于期末所有者权益比期初增长了40%,除了资本增值外,还可能是投资者追加投资或其他什么原因所致。资本保值是增值的基础,保值的含义在物价上涨形势下应是实际价值的保全,而非名义价值的保全。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对资本保全的影响,只有在当期净利润不低于期初所有者权益与一般物价指数上升率的乘积时,才能实现真正的资本保值增值。

所以在物价上涨趋势下,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应为:

[期初所有者权益 (本期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一般物价指数)]/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期初所有者权益 本期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100%一一般物价指数上升率

上例中若本期一般物价指数上升10%,则:

资本保值增值率=[5000 (1800-5000*10%)]/5000=126%

重新设计的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将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与损益表中的净利润联系起来,含义直观明确,易于理解操作,克服了单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分析资本保值增值的局限性,投资者据此不仅可以明了自身权益的保障程度,而且可以检查考核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全面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

如何选股?如何看盘?如何追涨停?如何止损?如何解套?不会?没关系,关注A股攻略公众号(ysdh178),名师在线直播,为你揭秘操作策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