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老炮儿中六爷(解析老炮儿的世界之三)

文/刘晨茵有这样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 “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答案自然是一样重,就像现在的电影市场,有铁有棉花,百花齐放有人说,大众拒斥“太内行”的艺术电影,用大众性对抗艺术性,其实是担心票房的借口专业性不强的作品,票房再好,也是寅吃卯粮,是以未来信誉的缺失换来的平庸的闹剧电影如同棉花一样填充着资本市场的票房数字繁荣,但还有这样一部电影,用响当当的一块铁,在2015年末砸出一声响儿而我们热烈的讨论,则是它的回声没错,它就是《老炮儿》,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如何评价老炮儿中六爷?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评价老炮儿中六爷(解析老炮儿的世界之三)

如何评价老炮儿中六爷

文/刘晨茵

有这样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 “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答案自然是一样重,就像现在的电影市场,有铁有棉花,百花齐放。有人说,大众拒斥“太内行”的艺术电影,用大众性对抗艺术性,其实是担心票房的借口。专业性不强的作品,票房再好,也是寅吃卯粮,是以未来信誉的缺失换来的。平庸的闹剧电影如同棉花一样填充着资本市场的票房数字繁荣,但还有这样一部电影,用响当当的一块铁,在2015年末砸出一声响儿。而我们热烈的讨论,则是它的回声。没错,它就是《老炮儿》。

电影《老炮儿》的背景是胡同鹩哥、嫩模跑车共存的新北京,写出了旧江湖的没落,也记录了新时代的更替。电影并不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它对两个时代的冲突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只是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面孔,一个鲜活的时代端给观众,只求了解认识而已。两代人的冲突,没有谁占据道德制高点,讨论这本电影并不意味着一定非要分出高下优劣。

冯小刚饰演的“六爷”住在寸土寸金的后海胡同,却活在社会的底层,他收拾欺人太甚的城管,教训嘴巴不干不净的小年轻,凑钱从局子里捞兄弟,摆平一件件琐碎的小事,用来固守着自己的“江湖”地位,带着同样生活不易的兄弟过着仗义而困囿的生活,就像谁谁口中的“我二叔”“他三舅”一样,是一出门就能撞上的鲜活面孔。就连影片唯一的女性角色 “话匣子”,也是媚而不谄,用北京丫头特有的“飒”,缓冲着男人世界的矛盾。

六爷是个挺矛盾的人,他“痞气”却又“柔软”,看到有人围观跳楼瞎起哄会义愤填膺,看到沿街乞讨的姑娘能帮就帮,比很多看似体面内心淡漠的人要纯真得多。

电影上映后,迎来不少针锋相对的评价,有人评电影“太黑”,为一个老混混树碑立传,还有人说影片最后举起的“反腐大旗”是在“洗白”。在我看来,六爷很难用“好人”“坏人”来定义。如此贴近现实,亦正亦邪,这样一个在灰色地带讨生活的人,硬要定义,也是侠客英雄式的江湖人物。

城市建设向七环挺进,六爷栖息的地盘却越缩越小,像是一个孤岛。现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的游戏规则已然悄然转变,一张外国银行的对账单都比白花花的现金更能让对手寝食难安,但六爷还来不及下载新的规矩,就被法拉利的车灯晃晕了眼儿。斗转星移,六爷发现坚持了一辈子的立身之道变得踉踉跄跄徒有其表。

有人说,六爷的“反腐举报”不合“江湖规矩”,在我看来,这正是六爷称得上侠客英雄的点睛之笔。当儿子晓波划车被飙车党扣押时,六爷不报警,因为“一码归一码儿”,江湖的事只适用江湖规矩。但当他拿到身关命运的贪腐证据时,哪怕对方开出千万价码,他心中的“秤”比谁都要清楚:江山社稷事,江湖管不了。

“小老百姓,有的事,还得管。”这是城里的小混混无法体会的“侠义”: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在一个实用主义者的眼里,这些江湖规矩像是个段子,为了规矩而死的六爷,留有一身悲壮,一声叹息。老北京的茬架有个规矩:死者为大。所以手握日本军刀,身穿将校呢的六爷,用自己的性命,平了心中的那个“理儿”,就像在二环路上狂奔的鸵鸟,为这个载浮载沉的时代,激起一朵不合时宜的浪花。

侠之小者,为友为邻;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其实,真实的社会从来都是“黑与白”搅和在一起的,就像北京的老胡同,贫富共存,新旧和鸣,对灰色世界的白描,让这部电影多了一份真实和情怀。

影片最后,又有个不懂礼貌的人来问路,“小炮儿”弹球还端着架子较劲称呼问题,学着沉渣泛起的“黑话”,但儿子晓波则用微笑热心指了路。在两个不同的年轻人身上,导演给出了模糊的希望,儿子晓波才是传承了六爷的衣钵,从内核上把六爷的“老炮儿”精神融进了新的时代洪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