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沙尘暴该怎么躲避(沙尘暴固然令人生厌)

遇到沙尘暴该怎么躲避(沙尘暴固然令人生厌)(1)

最近持续不断的沙尘天气令人非常气闷,沙尘暴之下的生活百态也成了朋友圈的热门话题。

学校的各种室外活动都停止了。周一语文课,铃声响起,教室外漫天昏黄,沙尘越来越严重了,有学生忍不住还在向外张望。

我问他们,看到今天这样的天气状况,可曾想到用什么样的诗句来描述一下。

他们能想起“千里黄云白日曛”来,于是借机复习一下高适的《别董大》,让大家一起背一背这首诗。

然后,我又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成语。

自强不( ) 厚德载( )

每个词的最后一个字我特意用括号空出来,把这个抛给学生,让他们将括号补充完整。有两个方向的要求,一个方向是根据成语补充上正确的字,另外一个是根据此时的天气状况补充上联想到的同音字。

当然,这个并不难。

原词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据天气想到的:自强不吸 厚德载雾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易经》乾坤二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中华民族之精神,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即本于此。

“自强不吸,厚德载雾”则是利用谐音对词语进行的改造。再自强,也不能不呼吸;再厚德,也不想载雾霾。这在调侃中充满一种无奈的情绪。

上完课之后,看朋友圈,发现一个升级版:埋(霾)头苦干,再创辉煌(灰黄)。不过,比较而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更适合作为语文资源,因为有延伸开来进一步扩展的可能,有较为厚重的文化色彩。

这种“借境”的方式,通常会收到比“造境”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之所以要以这个方式开头,实际上是想借机说一说谐音双关的问题。

由于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由此引发某些联想,这在课堂上很常见。学生经常有各种“奇思妙想”,让他们觉得乐不可支。但他们很少意识到谐音是一种很重要的修辞方式。这在中小学的教材中多有出现。

比如,小学学过刘禹锡的《竹枝词》。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此诗中的“晴”就与“情”构成谐音双关,作者巧妙地利用天气情况写出了少女复杂的心理活动。

又比如,初中要学李商隐的《无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此诗中的“丝”就与“思”构成谐音双关,看似在写春蚕之“丝”,实际在写情人之“思”。 “丝”与“思”的共同点是到死方休,这种谐音双关,令人拍案叫绝。

不仅仅古诗中有谐音双关,散文或者小说中也有谐音双关。

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这一段: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这一段中对“匾”行礼,还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对“鹿”行礼,而且算是拜孔子,算是拜先生,就让很多学生难以索解。

答案隐藏在“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句话之中。原来这幅画代表的是“福、禄、寿”,“鹿”与“禄”谐音,“伏”与“福”谐音,“古树”象征“寿”。古代很多读书人读书主要为了什么呢?“福、禄、寿”而已。

又比如,《红楼梦》中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节,门子递给贾雨村的“护官符”是这样的: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丰年好大雪”之“雪”正谐音双关了四大家族中的“薛”家。

以上这些,有一些我之前课堂上讲过,算是温故,有一些没有讲过,算是知新。正是在这样反复的温故而知新中,学生才建立起有关谐音双关的有机知识架构。

其实,关于谐音,还可以陆续展开很多。比如,我曾经给他们讲过才子金圣叹,就是点评水浒传的那位,在因为哭庙案被杀头的刑场上,写下一副对联送给两个儿子。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这里的“莲子”正谐音“怜子”,“梨儿”正谐音“离儿”,而且据说金圣叹的两个儿子,正好一个叫莲子,一个叫梨儿。这么一来,这幅对联就更耐人寻味,令人叫绝了。

除此之外,比如,婚俗中有将“红枣、花生、桂圆、莲子”放在一起,摆在新娘新郎拜天地的桌子上,有“早生贵子”之意,这也是一种谐音。

每到车子尾号8限行的那一天,路况就要好一些,很多人喜欢8,是因为8与“发”谐音。

互联网娱乐节目“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更是充斥了各种谐音梗。

由此看来,只要用心,各种可利用来讲谐音双关的资源无处不在。那么,这个谐音双关和考试有关系吗?

看下面这样一道题。这是在疫情期间,学生参加全区期末考试时需要面对的一道试题。

遇到沙尘暴该怎么躲避(沙尘暴固然令人生厌)(2)

参考答案:将常用的“以毒攻毒”设计成“以读攻毒”,写出了疫情使人焦虑,读书忘却烦恼。(意思对即可。设计巧妙之处1分,后面内容1分。)

最后,送一个彩蛋,我在单位附近拍到的一幅照片,我也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过。利用谐音的相关知识,欣赏一下这个提示安全生产的条幅妙在哪里吧。

遇到沙尘暴该怎么躲避(沙尘暴固然令人生厌)(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