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户人家制作变蛋)

图文:程守忠

在丰县城南老家,松花蛋不大受待见,因为本地盛产变蛋。松花蛋颜色深,腥味较浓,而且含铅;而产于老家的变蛋,色泽清亮金黄,几乎属于纯天然食品。略微有点碱涩味——那是老家乡间的本味,加一点食用醋,即醇美鲜香,不可方物,令人沉醉……

(有一户人家制作变蛋)(1)

这是一枚变蛋的特写。变蛋的前世是一枚普通的鸡蛋,经过老家人的纯手工制作,就华丽转身为一枚清亮金黄的变蛋,即磕即食,淡淡的碱涩味,含着乡愁和依恋,那是老家的味道,经久不忘,历久弥新。

(有一户人家制作变蛋)(2)

佐酒,只需要破开,或对剖,或切为荷花瓣状,点微盐,淋陈醋,滴麻油,一口烈酒,搛一瓣入口,沁凉滑润,鲜香软糯,心神即醉。

田间割麦子,骄阳似火,口干舌燥,拈起一枚,在镰把上磕破外皮,或自高处丢落硬地,壳与肉即将分离,扯住外皮,轻轻一剥,即得“全牛”,有“庖丁解牛”之快感,不染灰尘,入口微涩,咀嚼香浓,劲力再生,好不惬意!

(有一户人家制作变蛋)(3)

且随我到丰县宋楼镇实地考察一趟,领略鸡蛋华丽转身的过程。任村外风起云涌,老家村庄还是老门旧户,土道与水泥路纵横交错,亲切与浓情牵牵连连,不绝如缕,心热眼跳。

(有一户人家制作变蛋)(4)

不觉间,就到了“变蛋世家”的门口。我到达时李彦景老人正在忙碌着。他数十年如一日,在手工加工变蛋的作坊间,摸爬滚打——毕竟生活的舞台上,没有轻重缓急,只有含辛茹苦,流血流汗!他声称,如今每天做10000个变蛋。

(有一户人家制作变蛋)(5)

在制作现场,这一筐筐里面,装满了新鲜的鸡蛋。

(有一户人家制作变蛋)(6)

做变蛋最关键的是这一大盆泥浆,把清水、草木灰、生石灰、碱粉、茶叶、五香粉搅拌而成,要将配料的比例调好,否则做出来的味道会大打折扣。

(有一户人家制作变蛋)(7)

将鸡蛋在泥浆中浸泡后,然后再一一拿出晾干,将鸡蛋的外部裹满锯末就完成了制作过程。

(有一户人家制作变蛋)(8)

续入鸡蛋捞出滚在料斗间,装缸捂上七八天,取出,晾晒两天,才能完成鸡蛋到变蛋的华丽转身。每一枚变蛋上,都有手工劳动的馨香。

(有一户人家制作变蛋)(9)

彦景先生说,就是一天不眠不休,也做不出多少变蛋来,至少每一枚都得过一次手吧。生活的前台,充满仪式感和成就感,后台却浸泡在汗水和心血中。

(有一户人家制作变蛋)(10)

制作成形的变蛋如琥珀一般透亮照人,而且剥开之后香气宜人,吃起来软硬适中,口感极为爽滑细腻,令人回味无穷。

(有一户人家制作变蛋)(11)

装卸货、送货等环节,哪一样也不能少啊!

(有一户人家制作变蛋)(1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是生活最好的注脚。

(有一户人家制作变蛋)(13)

彦景先生的儿子李廷科,既是猎鹰应急救援队队员,也是变蛋作坊的劳动者和送货员。装车,出发;人生的一半在路上!

(有一户人家制作变蛋)(14)

辛苦的付出,也换来丰厚的回报,只要心怀沃土,哪里都是可以成长的土壤。李彦景老人做变蛋,年收入超过20万,虽然身在农村,但一样可以赚钱,据悉,每年都又很多人慕名来访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