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阁寺中的经典语录(金阁寺完美与毁灭)

文|缘来酱子

金阁寺中的经典语录(金阁寺完美与毁灭)(1)

金阁寺原名为鹿苑寺,1394年由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建造,其规模和豪华程度远胜皇宫,因其金碧辉煌的外观,湖中倒映出的金色楼阁太美,众人称之为“金阁”。

后来足利义将军39岁时出家为僧,死后金阁改为禅寺,以足利义的法号“鹿苑院殿”命名为“鹿苑寺” 。

1950年7月2日凌晨,京都著名古蹟金阁寺(鹿苑寺)燃起熊熊大火,消防队抢救不及,这座拥有近600年历史的国宝就这么毁于一旦,轰动日本全国。

事后调查发现,原来是寺内实习僧人蓄意纵火,他坦承自己的动机是“对美的嫉妒”……。

日本社会大众仅将这起事件视为疯人疯事,但当时已是作家的三岛由纪夫,却从中看见了无与伦比的“美”。

他前往京都实地考察、调查僧人背景,写下了以口吃小僧“沟口”为主角的《金阁寺》。

金阁寺中的经典语录(金阁寺完美与毁灭)(2)

川端康成曾这么称赞三岛由纪夫的文学造诣是:“以真花精萃编织而成的纤弱人造花。”

31岁的三岛由纪夫,重新虚构这出充满了残酷、诡谲,与幻灭的社会事件,完成笔下最著名的经典和最美的美:《金阁寺》。

这部象征悲剧美学之极致的小说,在1956年发表后获得读卖文学赏大奖,在日本甚至西方世界都有非常崇高的评价。

一出版就疯狂热销,改编成电影、舞台剧、歌剧,《金阁寺》风靡西方,也奠定了三岛由纪夫世界级的文学地位。

他是天才也是狂人,过度受保护的童年,造就压抑怪诞的性格。三度提名诺贝尔奖,都擦身而过。

他不但写小说,还能写舞台剧、演电影,热衷健身,追求完美体态;狂人的三岛由纪夫以圣塞巴斯蒂昂的裸体雕塑为目标,开始追求希腊式肉体美。

无论三岛由纪夫最后的人生结局如何,他对人性的挖掘与探索,以及对信仰的初心,都像金阁寺这把火焰一样,焚烧殆尽了执念,炽烈得留下了虚幻的唯美。

金阁寺中的经典语录(金阁寺完美与毁灭)(3)

“烧死我的火焰,必定也会烧毁金阁。这样的想法几乎令我陶醉。”

沟口是天生口吃、内向的孩子,从小父亲就跟他说金阁是美的象征,他也在不断思念、描绘金阁的美而成长。

后来他成为鹿苑寺的徒弟,可以每天看金阁。刚开始的时候毫无感动。

但是战争时的危机之下,金阁显示了悲剧性的美,在战后的金阁,沟口又看到了超然之美。

沟口认识了散发强烈毒意的柏木,因为柏木牵线,沟口试图与女人交欢。

“你是结巴?” ,女人的惊呼刺痛了沟口,沟口无地自容之余,竟化为突然勃发的欲望。

沟口的心头,一边交织着千百次被口吃所阻而无法说出话来的屈辱,一边被女人放肆地大叫“结巴呀!你倒是结巴呀”鼓舞着……。

这时候,金阁寺出现了。它吞没了沟口所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金阁寺中的经典语录(金阁寺完美与毁灭)(4)

后来沟口总是浮现梦幻的金阁,都充满无力感,逐渐感到自己与金阁不相容,金阁之美似乎成为自己的宿敌,与师父之间的关系也恶化。

一种残忍暴虐的念头一闪而出:必须烧毁金阁寺!

在做好纵火的准备后,他又遭无力感侵袭……。三岛由纪夫在这部作品中描写青年僧侣的苦恼,以及对生存的诅咒,最后为摆脱“美”的羁绊,纵火焚烧了金阁寺。

书中的少年成了一个寡言的暴君,幻想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称王。令人想起现今有多少人是内在的暴君,以普世为美的“金阁寺”做为內心的象征。

但这样眺望的美却不是人精神上能承受的,反而压碎自己的王冠。

这一段话说得真实:“我们突然变得残暴,就是在这样的一瞬间吗?──譬如就在这样晴朗的春天下午、就在精心修剪的草坪上,茫然地望着穿透过叶隙的阳光在嬉戏的瞬间吗?” ,我们所崇拜的,我们所向往的,是我们不胜负荷的。

金阁寺中的经典语录(金阁寺完美与毁灭)(5)

当时在三十岁写完《金阁寺》的三岛由纪夫,像是给青春的回眸,与其说你的世界有什么明确性,它其实更接近那在夜色如河中成为船体的金阁寺,那样一瞬间的恒常性而已。

你会知道,所有的无解和无语,都是自己内心的挣扎,这世界从来不是前一刻的面貌,你对抗你心中最美也最丑的金阁寺,与外界无关,只是你爬不爬得过去那座山。

比死亡还更瑰丽的是,金阁不但远比死亡美丽,也比死亡来得永恒。

金阁寺的沉默也远比死亡带来的来得沉重。也因此,三岛由纪夫塑造的沟口,必须追寻金阁寺。

他迷恋的其实不是金阁寺,而是关于金阁寺的语言。而他所追寻的金阁寺,也不是真正实体的金阁寺本身,是一种由他想象中的金阁所化身而成的语言。

三岛由纪夫从真实事件中的僧人看到了自己,笔下写出口吃的沟口,在说与不说的言语中,毁灭即是永恒。

金阁寺中的经典语录(金阁寺完美与毁灭)(6)

对于日本战败后的传统崩裂,与民族被美国踩在脚底的情形,三岛由纪夫非常希望能以武功重现日本帝国的光采。

忠于武士道精神的三岛由纪夫有天皇情结,困在日本民族的框架中走不出来。

他筹组私人小军队楯之会, 企图引起注意而藉机演讲表达立场,但是被吸引过来的人们并不认同的他想法, 还出言讥讽,场面失控。

他黯然地提早放弃演讲随即切腹自杀, 一如古代的武士般将短剑刺入腹中,期待以近乎自虐的传统死法撼动日本。

他的死谏并没有任何的效果, 徒留下整个日本与世界一个感叹号与问号。

金阁寺书中呈现出三岛式、也可以说是日本式的美学思想。沟口的美,是精神至上但与现实识相抵触的,想象往往比真实更美丽, 金阁寺对他来说是心灵上的圣堂。

故事最后,沟口亲手送走金阁寺,让金阁寺留在精神世界里。

现实中的作家三岛由纪夫,在四十五岁自杀,将自己的肉体送走而作品遗留世间。

金阁寺中的经典语录(金阁寺完美与毁灭)(7)

三岛由纪夫在美学无尽的执念中孜孜不倦,挥洒出对于人性善恶美丑的滚烫文墨。

关于金阁寺,三岛由纪夫想说的是:美的毁灭,远比美的本身更令人目眩神迷……。

金阁不是无力,绝非无力──但它是一切无力的根源!

就像日本民族心中那虚拟、神话般的天皇,在三岛由纪夫心中就像是美不可言的“金阁寺” ,我看到在三岛切腹断首的那一瞬间,他心里的金阁寺正在燃烧……。

金阁寺中的经典语录(金阁寺完美与毁灭)(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