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快递重量收费标准一览表(一季度快递单价降至10.2元)

国家邮政局4月27日发布关于2021年一季度邮政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揭示了今年邮政快递行业多个新趋势。

数据显示,受上年基数较低、今年春节不打烊、就地过年政策及电商促销影响,一季度,行业保持高速增长,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219.3亿件和223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和45.9%,近两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4.4%和20.4%。

同城快递重量收费标准一览表(一季度快递单价降至10.2元)(1)

在业务量方面,据统计,一季度,快递业务净增量94亿件,接近100亿件,其中1月净增量47.1亿件,月增20亿件成为新常态。全网复工复产速度快于上年,2月20日(正月初九)快递包裹揽收量即恢复至春节前正常水平。假日经济成为行业增长的亮点,春节期间(2月11日至17日),累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同比增长260%。

在业务结构方面,一季度的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不足快递业务量的三分之一,函件、汇兑、包裹、订销报刊累计量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5.8%、21.9%、5.5%和2.9%。相比而言,异地快递业务量占比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对全部快递业务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九成。“快递经济”正在形成,基于“快递经济”的产业集聚模式初见雏形,对城市产业辐射带动的能级逐步提升。

同期,国内疫情防控成果巩固拓展,经济稳定恢复,海外对华物资需求增加。据统计,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5.3亿件和28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和71.1%,两年平均增长率均为35.2%。

在区域结构方面,中部快递加速崛起。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占比分别为78.2%、14.3%和7.5%,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78.2%、12.7%和9.1%。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合计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广东、浙江对全国快递增长的贡献率接近一半。14个省份增速高于全国,主要来自中西部地区,湖北以247.3%增速领跑。省会城市快递业务量占全国比重为35.5%,同比持续降低,城市间快递增速分化。

目前,“快递进村”工程正加快推进。据介绍,各地通过多种模式推动快递进村,如鼓励快递企业间合作开展“统仓共配”,利用村级客运公交班车带动快递下行进村,利用村委会办公室设置村级便民服务站负责快件签收,利用乡镇网点运输车辆开设“流动快递车”提供定时定点流动快递服务等,各地快递服务直投到村比例明显提升。

国家邮政局分析称,一季度,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0.5,较上年同期下降5.4,头部企业间分化严重,二三线企业逐步出清。社区团购、即时配送业务对传统快递业务产生影响,电商快递结构发生变化,头部企业市场竞争激烈,市场格局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快递行业市场竞争带来的“价格战”依旧持续并在近期不断发酵。数据显示,一季度快递平均单价为10.2元,低于上年同期。从产品价格变化来看,同城和异地均价为6.4元和6.1元,同比分别下降9.2%和22.9%,同城快递均价首次超过异地。国际/港澳台快递价格继续上涨,均价为53.7元,同比增长2.4%。受市场竞争激烈因素影响,主要企业业绩承压,企业融资力度加大。重点企业加大基础设施设备投资,主要集中在产业园区、运输能力建设和处理中心自动化升级。

此前据南都记者了解,受新冠疫情干扰、快递企业集中回补业务量、局部地区市场竞争加剧等综合因素影响,2020年第二季度部分区域的快递价格下行明显,导致目前我国快递市场价格还处于低位运行。截至目前,申通和顺丰在今年一季度财报中均披露了业绩亏损的情况,主要受市场价格下降幅度较大、低价快件带来毛利压力等因素影响。

针对部分区域、部分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不正当竞争等突出问题,有关部门正加强执法和监管力度。例如,近期,浙江省审议通过的《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草案)》就明确提出,快递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快递服务,引发业内关注。北京市邮政管理局也印发了《全市快递市场秩序整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将在全市范围内围绕违反快递服务标准、侵害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快递企业“刷单”等六个方面重点开展治理整顿。

有快递企业在上市公司公告中回应称,“不断完善快递产业发展相关立法和加强执法活动,有利于减少快递行业恶意竞争、规范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有利于维护商家、消费者、快递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可能对局部地区快递市场价格、企业运营环境、服务水平提升等产生积极影响,对快递企业的业务量、市场份额及收入可能带来一定影响。”

有证券研究分析指出,监管层面加强对行业的价格监督,对当前行业的价格竞争有一定缓解作用,快递龙头企业短期有望迎来利润修复,但草案将成本与价格的关系作为监管标准,仍存在标准模糊(各企业成本存在标准差异、各家仍在持续进行降本增效)、监管执行难度大等问题,仍需观察后续执行力度情况。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