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功能和疗效(太子参清补佳品)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中药教研室教师、执业中药师 陈钰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四叶参等,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 干燥块根,主产于江苏、安徽等 地。其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 经,有益气补脾、生津润肺之功 效。主治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 后虚弱等症。

历史由来

太子参之名最早见于《增订 本草备要》,谓其“形细如参条,而 补性不下大参,气味功用均同人 参”。可见,古本草所指太子参即 五加科人参的小形参。现代所用 太子参为参类的新品种,因其块 根很小,对小儿虚汗有效,统称 “ 孩 儿 参 ”(《饮 片 新 参》)、童 参 (《上海常用中草药》),首载于《中 国药用植物志》,谓其“治小儿虚 汗为佳”。《江苏药材志》增入“补 肺阴,健脾胃”。《药材学》则提出 本品“补气、益血、生津”。《中药大 辞典》谓其“补肺健脾”。《中药辞 海》则明确提出本品“益气健脾、 生津、润肺”。

太子参功能和疗效(太子参清补佳品)(1)

柘荣太子参

“柘荣太子参”是中国闻名道地药材,福建省柘荣县特产,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福九 味”之一。“柘荣太子参”历史悠 久,据《柘荣县志》记载“清末,境 内就有零星种植”。其色泽晶黄、 块根肥大、质地坚硬、有效成分 高,一向被药材市场作为质量参 照标准,并主导了国内药材市场 太子参价格,为中医药界公认为 品质最好,广受消费者推崇。太 子参是一味药性平和、气阴兼补、 老少皆宜的清补良药,具有抗疲 劳、抗应激、增强免疫力、抗氧化、 延长寿命等作用。太子参还是常 用的药食两用的佳品。太子参在 民间广泛用于膳食原料, 家家户 户常用其煲鸡、鸭、肉等。以太子 参为配方的保健品在市场很多, 最具代表性的是“江中健胃消食 片”,对儿童食欲不振特别有效。 以太子参为主组成的补益保健茶 用于保健和治病, 具有简便易行 和疗效显著的特点。

参类补药,你选对了么?

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四者都是常用的补益药。虽均有补气之效, 但又各具所长, 临床应用要掌握其适应症方能取得最佳功效。 人参素有“百草之王”的美誉,味甘、微苦、性微 温,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之功效,适用于大病、久 病体虚的患者服用 。 由于人参偏热 ,长期大量服用 ,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失 眠、心悸、血压升高、精神抑郁等 不良反应,患者一定要在医生辨 证施治的基础上服用人参,尤其是体质较强壮的年轻人及实证、 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 党参味甘、性平,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功,临床上常用的 补气健脾名方“四君子汤”,就是在党参的基础上,配伍白术、茯 苓、甘草而成的。党参为平补之 品,其补益之功较人参弱,一般慢性虚弱病症患者都可选用,并可 搭配母鸡、老鸭、排骨等炖汤喝, 以起到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 效。一般而言,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不宜使用。 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能 益气补脾、生津润肺,适宜于气阴 不足者使用,尤其是肺气不足、伤津口渴所致的声低、乏力、咳嗽、干咳,以及脾胃气虚所致的不思饮食、神疲乏力、腹泻等患者使用。特别适用于儿童气阴两虚之 症,尤其是病后体弱,表现为乏 力、自汗、纳差等患儿。邪实而正 气不虚者慎用。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 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之功效。 西洋参的特点为清火除烦,不热 不燥,最适合气阴两虚的病人,或烦热口渴、内有虚火者使用。中阳虚衰、寒湿中阻及气郁化火者 忌服。 总而言之,人参、党参重在补 气,西洋参、太子参既能补气又能 益阴。人参可大补人身之元气, 党参可补中益气,太子参为清补之品,滋阴清热,西洋参可补虚生 津滋阴降火。

来源: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