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盐能吃吗(莆田的盐了不起)

位于秀屿区东峤镇境内的莆田盐场,盐田纵横交错,星罗棋布。

亮晶晶的日晒盐折射出的光芒,晶莹剔透,与方方正正的晒盐池、辛勤劳作的盐工,构成了一幅人间美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莆田盐场,是福建最优质的盐场之一,盐田面积近10万公亩,年产海盐约10万吨,占福建省海盐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福建闽盐能吃吗(莆田的盐了不起)(1)

福建莆田盐场航拍

莆田盐场采用日晒制盐法,纯手工晒盐。据记载,福建海水制盐的历史可追溯到秦始皇时代。到了宋金时代,福建海盐的制作方法已有根本性改变,独创的日晒法制盐沿用至今。纳潮、制卤、扒盐、归坨、赶混……每一步工序都凝聚着一代代盐工的智慧。

2018年3月,莆田传统晒制技艺列为莆田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夏天易出好盐”

凌晨3点的莆田,万籁俱静。今年64岁的林金柏在生物钟的驱使下准时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走到阳台确认有没有下雨。

“是个晴天,可以开始扒盐了。”作为一名在莆田盐场工作了47年的工人,林金柏对高温连晴的天气又爱又怕,“夏天易出好盐,我们已经被晒得习惯了。”

福建闽盐能吃吗(莆田的盐了不起)(2)

林金柏是莆田盐场7工区8组的组长,对千年传承下来的日晒制盐法早已熟练于心。对纯手工的制作技艺,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福建海盐“色与净砂无异”,不仅含有70多种微量元素,且外观洁白、质地细腻,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晃眼。

经过多年的研发,莆田盐场已先后成功生产出“福建贡盐、天然海晶盐、天然钾镁海盐”等一系列高品质原盐。

盐场的建设匠心独运,石、砖、瓷底结晶池独一无二,因制作工艺传承古法日晒制作,始终保持细、白、干的高品质而享誉海内外,深受华南、华东和华中大部分省份以及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青睐。此外,杭州G20等重要会议将福建海盐作为会议专用盐、日本用福建海盐生产高端食品。

福建闽盐能吃吗(莆田的盐了不起)(3)

然而晒盐最怕的还是天气变化,一旦天气预告有雨,盐工们的“恶战”就要开始了。林金柏仍然记得30多年前的那个夏天,天气预报显示将有12级台风登陆,他所在的班组必须尽快把盐田里即将晒好的盐收拢起来,进行封盖。

为了“配合”天气的节奏,盐工们就在盐田旁建起一座座石头房子,作为工间休息的场所。石头房子十分简陋,林金柏却把这儿当成了家,每天住在小屋,日夜看管着盐田。尽管,他真正的家就在不到一公里远的地方。

“干到走不动了再休息”,这是林金柏的口头禅,也是以吃苦耐劳著称的莆田人的真实写照。

“铺满池底已凌晨3点”

7月入伏,莆田迎来一年中最热的四十天,近40度的高温让人避之不及。可对于莆田盐场的工人们来说,越是高温的天气,他们越要抓紧制盐。

福建闽盐能吃吗(莆田的盐了不起)(4)

“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所以盐出的也快。到凌晨3点,结晶池里的盐基本就已铺满池底。”莆田盐场副场长吴文新介绍道,每到夏天,盐场工人们的早班时间就会提早到凌晨3点,这不仅是为了避开高温作业,也是为了及时将结晶池中的盐扒出。

福建闽盐能吃吗(莆田的盐了不起)(5)

7月的莆田,天亮的很早。不到5点,微亮的日光就从云层中透出,染红天边的云霞,倒映在如镜面般的盐池中,煞是好看。

然而,正在盐池中劳作的工人们却无暇欣赏美景。他们必须加快脚步,在太阳完全升起前,将池子里的盐扒出,以免影响下一轮海盐的结晶。

“唰唰唰……”偌大的盐田里回响着工人们扒盐时如海浪般的声音。经过几个小时的劳作,黑色的盐田埂上,已经堆满了大大小小白色的盐堆。日与夜,白与黑。盐工们的汗水在这夜以继日的工作中“闪耀”。

“365天守着盐田”

“晒盐看似简单,却极辛苦。比如旋盐这道工序,无论是最热的三伏天,还是最冷的数九天,都得进盐池劳作,每日连续推卤四个小时以上,才能保证盐粒的均匀。”劳作了好几个小时的林金柏回到盐田埂上,麻利地举起水壶,猛地灌了几口。

“我每天都要喝30瓶水。”面对高温酷暑,林金柏必须保持身体的水分充足,才不至中暑晕厥。

福建闽盐能吃吗(莆田的盐了不起)(6)

福建闽盐能吃吗(莆田的盐了不起)(7)

林金柏的脸庞晒得乌黑,眼中却倒映着洁白的海盐。“下雨的时候,别人都往屋里跑,只有我们往外跑,就怕卤水和盐堆被雨淋到,这海盐就毁了。”林金柏说,一年四季都在产盐,我们就365天守着盐田。

“现在没有年轻人愿意干这么苦的活,我不敢走,也不能走,千年的技艺总不能丢了吧。”64岁的林金柏早已超过了退休的年纪,但他却选择继续留在盐田,“制盐需要一个‘勤’字。我还能再等等,希望能有年轻人可以继承这门千年的技艺。”

福建闽盐能吃吗(莆田的盐了不起)(8)

和林金柏有着同样信念的,还有莆田盐场8工区10组的组长林淑英。林淑英是盐场里为数不多的女组长,她巾帼不让须眉,手持盐耙,细致而又迅速地将盐扒出。白色的盐堆与她晒黑的皮肤,在盐池的映衬下十分显眼。

福建闽盐能吃吗(莆田的盐了不起)(9)

“现在我们的工人都是40岁以上的,这千年的制盐技艺,会不会后继无人?”林淑英怅然若失。她紧了紧手中的盐耙,“只要我们还在一日,我们就制一日的盐。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们就教。”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度,莆田盐场的工人们总是弓着身子,拿着盐耙认真劳作。洁白的盐粒被阳光照射得闪闪发光,犹如守望着盐田的工人们一样闪耀。

来源:闽声传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